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花南星的結果 展開
- 天南星科天南星屬植物
- 中藥
花南星
天南星科天南星屬植物
花南星(學名:Arisaema lobatum),為天南星科天南星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中國的安徽、甘肅、江西、廣西、四川、雲南、湖北、貴州、浙江、湖南、陝西、河南等地,生長於海拔600米至3300米的地區,多生於草坡、林下以及荒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它的塊莖可用於寒痰咳嗽,蛇咬傷,瘧疾。
花南星的植株
花序柄與葉柄近等長,常較短。佛焰苞外面淡紫色,管部漏斗狀,長4-7厘米,上部粗1-2.5厘米,喉部無耳,斜截形,略外卷或否,驟狹為檐部;檐部披針形,狹漸尖,長4-7厘米,有時具長2-3厘米的尾尖,寬2.5-3厘米,深紫色或綠色,下彎或垂立。肉穗花序單性,雄花序長1.5-2.5厘米,花疏;雌花序圓柱形或近球形,長1-2厘米;各附屬器具長6毫米的細柄(粗約1毫米),基部截形,粗4-6毫米,向中部稍收縮,向上又增粗為棒狀,先端鈍圓,長4-5厘米,直立。
雄花具短柄,花藥2-3,葯室卵圓形,青紫色,頂孔縱裂。子房倒卵圓形,鈍,柱頭無柄。漿果有種子3枚。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生長於海拔600-3300米(雲南),生於林下、草坡或荒地。
中國特有,產雲南、貴州、四川、甘肅、陝西、廣西、湖南、湖北、河南、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區,以四川為最普遍,南至南嶺山脈,北至黃河。
藥用價值
花南星
來源
花南星的塊莖。
性味
味苦;辛;性溫;有毒。
功效主治
燥濕;化痰;祛風;消腫;散結。主咳嗽痰多;中風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兒驚風;癰腫;毒蛇咬傷。
⑴《中華本草》:燥濕;化痰;祛風;消腫;散結。咳嗽痰多;中風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兒驚風;癰腫;毒蛇咬傷。
⑵《中國植物志》:塊莖入葯,陝西用以代天南星,四川有的用作箭毒藥。草醫常用於治吹風蛇(眼睛蛇)咬傷,也可外包治瘧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需經炮製後用)。
外用:適量,搗敷。
採收儲藏
夏、秋季採挖,除去鬚根及莖葉,洗凈,鮮用或曬乾。
性狀鑒別
塊莖扁圓形,直徑2-5cm;表面深棕色。幼時可見周圍著生小塊莖,長大后小塊莖即脫落而留有疤痕。氣微,味辛、麻,刺舌。
用種子或塊莖繁殖。
花南星的生境
塊莖繁殖:於 10-11月收穫時,選無病蟲害、健壯、中等大小的塊莖作種莖,貯放於地窖內。翌年4月在畦面開淺溝,溝距20-25cm,株距15cm下種,芽頭向上,覆土4-5cm,澆水,每1hm2需大的種莖600-750kg,小的種莖30-40kg,裁后15d左右出苗。
生長期間要注意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雨季注意排水。7月苗高15-20cm,追施人糞尿1次。初次追肥后,直深中耕,第2次追肥在8月,施硫酸銨和過磷酸鈣混合肥料,施肥后要澆足水。花期除留種株外,其餘花序全部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