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城鎮

江蘇省邳州市轄鎮

邳城鎮,江蘇省邳州市下轄鎮,位於市域中北部,距城區15千米,轄域面積90.90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邳城鎮下轄1個居民社區和2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邳城村。截至2019年末,邳城鎮常住人口為8.12萬。

因該地曾為邳州市的州城而得名“邳城”。人民公社化時,曾易名為紅旗公社。1986年,建邳城鎮。2000年,泇口鄉併入。邳城鎮歷史悠久,是邳州市的文化古鎮、商貿重鎮,自清康熙七年(1668年)發生大地震邳州下沉后,治所遷至該地,已有200多年歷史,直至1954年,治所才向東南遷至運河鎮。境內有270省道貫穿,邳蒼分洪道、中運河流經。著名景區有河口生態農業觀光園。

歷史沿革


清康熙七年(1668年)山東郯城發生大地震黃河決口泛濫,邳州舊城下邳沉沒,遂北遷新城,始稱邳城。至1954年,邳縣人民政府遷往運河鎮,歷時200多年,邳城一直為邳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邳城鎮
邳城鎮
民國元年(1912年),邳州改稱邳縣,先後屬徐海道、銅山行政督察區,實行市鄉制,邳城屬城亢鄉。
民國三年(1914年),改市鄉製為區團制,及至抗日、解放戰爭時期,邳城均屬第一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邳城解放,東片為邳縣一區;西片為五區。
1953年,邳城劃歸江蘇省徐州地區,東片為邳縣一區;西片屬邳縣五區。
1956年,東片並為官湖區邳城鎮、坡里鄉、柳林鄉;西片改屬車輻山區。
1957年,撤區並鄉,東片為邳城鎮,西片為湘口公社。
1958年,撤銷鎮建制,東片隸屬紅旗公社,西片為湘口公社。
1961年,東片從紅旗公社分出,設邳城公社。
1983年,東片改為邳城鄉,西片復建泇口鄉。
1986年,東片撤鄉,恢復鎮的建制,為邳城鎮,西片仍為湘口鄉。
2000年4月,撤銷泇口鄉、邳城鎮,合併設立新的邳城鎮。

地名溯源

邳城鎮因曾系邳州州城而得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邳城鎮位於邳州市中北部,東與鐵富鎮以及官湖鎮接壤,北與鐵富鎮和戴庄鎮毗鄰,
邳城鎮嶄新校園裡書聲琅琅
邳城鎮嶄新校園裡書聲琅琅
西與車輻山鎮搭界,南與趙墩鎮和戴圩街道以及官湖鎮為鄰,地理坐標在東經117°97′、北緯34°47′,總面積90.9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邳城鎮境內大部分系平原地區,屬黃淮地區沂蒙沖積扇平原,東北部有山丘,地勢高亢。

水文

邳城鎮境內主要有邳蒼分洪道在境內中部穿過,中運河在西部過境。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邳城鎮北部與鐵富鎮接壤處的艾山地下礦泉水富含偏硅酸等30多種微量元素,被國家確定為飲用型優質天然礦泉水。

土地資源

邳城鎮土質以礫石為主。土質以多年淤積、風化的黃沙土、老黃土為主。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邳城鎮下轄21個行政村,分別是邳城、城東、城西、城南、城北、城山、石頂、艾山、太平、湯家、山嶺、西新莊、下河涯、棋村、坡里、雙廟、草寺、劉渡口、河灘、呂灘、丁道口。
2000年,因鄉鎮合併,從原泇口鄉划入14個行政村,分別是白園、大王廟、百戶、土樓、謝湖、陸宅、土山、葛埠、池庄、郭宅、劉庄、瓦房、薛湖。
2001年,村級行政區域調整,合併為23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邳城鎮下轄1個居民社區和2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邳城村境內。
邳城鎮下轄社區(村)基本統計表(2019年)
序號居民社區\行政村小組數戶數人數
1城東社區24022054
2邳城村57583016
3城西村611004598
4城北村34162368
5城山村1218167440
6新山河村1212305542
7艾山村45022080
8鹿山村106883276
9湯家村68103321
10河口村98142842
11祁家村56593346
12坡里村44082060
13雙廟村44962126
14草寺村65982721
15泇口村58403740
16白園村98653550
17呂灘村78704112
18大王廟村95562846
19百戶村67302930
20謝湖村74642200
21葛埠村55202464
22劉瓦房村77853350
23郭池村87203300
-總計1511704775282

人口民族


2019年末,邳城鎮家庭戶數為18080戶,常住人口為81240人。

經濟


綜述

1978年,邳城鎮國民生產總值0.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890元。2000年,邳城鎮居民生產總值2.1億元,人均收入3200元。2004年,邳城鎮國民生產總值4.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3650元。2018年,邳城鎮地區生產總值31220萬元。鎮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915萬元,地方工商稅收完成4319萬元,稅收佔比73%。鎮級可用財力完成1177萬元,增長30%。農民人均收入20450元,增長14.2%。

第一產業

邳城鎮在改革開放前,農民收入主要源自農業。小麥、玉米良種繁育、機械化推
遠眺邳城
遠眺邳城
廣、噸糧田建設、大宗農作物模式化栽培技術曾在邳州市領先。原農科站引進、繁育、推廣濟南13號小麥良種、掖單系列玉米種,多次獲省、市農業科技進步獎。2018年,邳城鎮糧食播種總面積96090畝,糧食總產量56454噸,其中稻穀3900噸,小麥20760噸,玉米26100噸。泇口片區9個村大蒜種植21500畝,產量24820噸。以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為突破,穩步推進土地流轉,全面建成新山河村500畝水稻、草寺村946畝優質稻、泇口村360畝水稻、劉瓦房村320畝優質稻、河口村180畝茨菇、雙廟村210畝蔬菜等6個村級集體規模經營“樣板田”。發展農業專業大戶125個,農業企業64個,家庭農場1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26個,農業專業合作社成員560多戶。2018年,邳城鎮第一產業產值432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2940萬元,林業產值92萬元,牧業產值530萬元,漁業產值264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94萬元。

第二產業

邳城鎮工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是邳州市後起的工業強鎮。2003年,邳城鎮企業總數2343個,總產值5.8億元,銷售收入5.6億元,利稅2625萬元,資產總額達2.7億元。工業項目473個,其中私營及私營控股工業226個,個體247個,工業固定資產總額1.8億元,固定資產凈值1.2億元。2003年末實現工業銷售收入4.5億元。進廠務工人數8456人。2018年,邳城鎮招商引資和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總投資3億元的光伏發電一期10兆瓦建成併網發電;落戶園區鎮的相關企業項目加快建設。2018年,邳城鎮第二產業產值14787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2115萬元。

第三產業

邳城鎮的第三產業包括商貿服務、餐飲服務等,2018年,邳城鎮第三產業產值12113萬元。

文化


文物古迹

黌廟、天主教堂
據《邳志補》記載,黌廟坐落在邳城城內東北隅,南北長223米,東西寬116米,
邳城天主教堂
邳城天主教堂
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黌廟實為文廟,於康熙年間修建,后多次重修,為古時進學庠廩生員溫習功課、交授學業的場所。天主教於清光緒二十四(1898年)傳入邳城,初建教堂10間,主持教務的是法國神甫石慶勒斯力。這位神甫病逝后,墳墓就建在天主堂院內並保存起來。後來,法國、德國傳教士先後到這裡傳教。至2003年,教堂有神甫2人,修女1人,教徒近百人。

社會


教育

2003年,邳城鎮共有幼兒園21所,小學9所,中學4所,在校生11974人,教師511名,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64名,中級職稱376名。2019年末,邳城鎮境內有幼兒園、託兒所14個,小學11個,小學教師136人,小學生3920人。

文化事業

邳城鎮鎮內設有文化站、影劇院、書店、錄像放映室、網吧等文化娛樂設施。
邳城河口村民自發捐款,扶助貧困家庭
邳城河口村民自發捐款,扶助貧困家庭
2018年,邳城鎮獲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稱號;祁家村創建成為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村。成功舉辦2018“唱響新時代、建設新邳城”首屆春節文藝匯演和首屆芍花節。

衛生

邳城鎮鎮內有邳城、泇口2所鎮級衛生院,至2003年末,這兩所衛生院建築面積9600平方米,有病床23張,設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科室,配有B超、腦電圖、X光機、血生化自動分析等設備。23個村級衛生室全部達到農村甲級衛生室標準。至2019年末,邳城鎮境內有醫療機構25個,病床240張,執業(助理)醫藥師58人。

民生

2018年,邳城鎮新建村級標準化垃圾房18個,改造農村戶廁745座,改造危房51戶。取締關閉“散亂污”小企業57家,禁養區養殖場12家,依法拆除養殖大棚18家1.6萬平方米。

旅遊


風景名勝

河口生態農業觀光園
邳城鎮境內的城河作為縣域河道,流經邳城鎮河口村長2千米。2018年,邳鎮城依託河堤外側現有500畝銀杏林、600畝金葉銀杏種植基地,建成120萬株金針菜種植基地,間作套種櫻花、紫薇等高檔花木6萬株。投資260萬元硬化6米寬城河路,埋鋪路牙石4千米,栽植20厘米左右金葉銀杏嫁接大苗2200株,間作紅葉石楠球2200株,構建了連接270省道的交通便捷通道和旅遊觀光景觀帶。投資硬化生態園園區2米寬遊園步道4千米,安裝路燈120盞,配套了停車場、遊覽車、標識牌、廁所等基礎設施,打造了集特色種植、休閑採摘、生態旅遊、游泳垂釣、民宿康養於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

交通


邳城鎮境內有270省道穿境而過。鎮北有310國道,鎮南有311國道

代表人物


伍彬劉仁航(1884~1938)
宋綺雲(1904~1949)革命家沙培琛(1926~1948)
宋振中(1941~1949)小蘿蔔頭李二元末北方紅巾軍首領
湯應曾(1530~1588)張南冥(1912~1997)
徐國泰(1890~1911)魏雲嶺(1909~1934)
李超時(1906~1931)李培南
徐林俠(1904~1949)夏慕堯(1885~1948)
程樹榛陳寶雲(193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