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糰子

特色名點

菜糰子,是以玉米面、豆面、小米麵、五花肉、雪裡蕻、蔥末、薑末、香油味精、醬油等為食材製作而成的特色名點。一般來說,一斤面夠做三個菜糰子。菜糰子就著鹹菜、腌菜、稀飯吃特別香。

除了雪裡蕻,干豆角、干白菜、茴香都是不錯的選擇,粗纖維含量豐富,可以清理腸道垃圾。如果選擇腌過的雪裡蕻,要事先浸泡,去除鹹味。如果是乾菜,提前泡軟即可。夏天溫度高,泡軟的時間會短一些,冬天屋內有暖氣時也一樣。

製作


做法一

菜糰子
菜糰子
1.把玉米面、豆面、小米麵放在一容器里,放適量蘇打,加30℃左右的溫水,邊倒水邊攪拌。
2.面和均勻後放在一邊,用濕布蓋著,防止面變干。這個過程叫醒面,大約需30分鐘時間。
3.醒面的同時,把蔥、姜、香油、味精加醬油與肉調和均勻,腌制10~15分鐘。然後,把事先洗凈、泡好的雪裡蕻切成末,用手捏團,將裡面的水擠出,但不要擠得太干,否則口感就不好了。然後和肉餡拌在一起。
4.面醒好后,抓一把放在手裡,搓圓后雙手一拍,麵皮就攤在雙手心裡了;往裡放餡后,邊轉麵皮邊往上攏,兩隻手的大拇指同時把餡往裡按,這樣麵皮就被推得均勻了,薄厚也一樣了。和面時水若放得不夠,可能就不太容易合上。
5.捏成團上鍋,屜布往中間攏一攏,便於菜糰子受熱,蒸30分鐘即可。

做法二

材料
用料
•小麥麵粉250克
•玉米面(黃)250克
•豬肉餡50克
東北酸菜300克
•粉條(干)1小把
輔料
•鹼3克
酵母粉5克
調料
•色拉油適量
•食鹽適量
•醬油10克
•小蔥30克
•花椒粉適量
•水200克
菜糰子的做法
1.將麵粉和玉米面共500克(我用的是1:1的比例,像老孫那樣感覺粗糧難下咽的可以用麵粉和玉米面2:1或者3:1)放入盆中混合。
2.放入酵母粉和食用鹼(可以省略)邊倒溫水邊用筷子攪成小麵疙瘩,水倒入2/3就可以,因為不同牌子的麵粉的吸水性也不同,剩下的水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添加。
3.將小疙瘩都揉在一起成光滑的麵糰,麵糰要稍微硬一點,不要太軟了,因為玉米粉比較粗糙不愛成型,發酵后還會更軟一些,太軟了成品不飽滿,發扁。
4.將和好的麵糰放溫暖處發酵至兩倍大,我圖上的因為我忙別的事去了忘記了,有點發大了,而且面和的也有點軟,所以在這裡特意提示一下。
5.將酸菜的葉片一一掰下來,用水洗乾淨。
6.先切成絲再切成丁,稍微的躲一躲,然後將酸菜末用手擠去水份放入盆中。
7.將粉條放入熱水中小火煮到裡面沒有白色的硬心,然後撈出過涼水。
8.將粉條切碎放入酸菜盆中。
9.將炒鍋燒熱放入植物油(平時炒菜的油量再稍微多一點點,因為拌餡時就不在放油了),燒熱放入肉末炒散變色,放醬油炒勻關火,晾至不燙手。
10.將晾好的肉末放入酸菜粉條盆中,放入蔥花。
徠11.再放入花椒粉、鹽拌勻,嘗一下味道,基本都是熟的嘗一下也沒什麼。
12.發好的麵糰揉勻分成大小均勻的小麵糰。
13.取一份小麵糰壓扁擀成中間厚四周薄的圓皮(不要擀太薄了,容易露餡),放入拌好的餡料。
14.將皮子的邊緣合攏,不用捏漂亮的折,只要捏嚴不漏就可以了。
15.然後整理成饅頭狀。
16.放入蒸鍋中,蒸簾抹上食用油,涼水,中火或者中小火,開鍋后再蒸20分鐘就可以了,如果包的比較大就再再延長5~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