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原中也的結果 展開

中原中也

日本詩人

徠中原中也(なかはら ちゅうや,1907年~1937年),是備受年輕人喜歡的、昭和詩壇最耀眼的日本明星詩人,被譽為“日本的蘭波”,同時在翻譯法國詩歌方面也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人物生平


故鄉山口
中原中也
中原中也
1907年4月29日,中原中也于山口縣山口町吉敷郡下宇野令村(今山口縣山口市湯田溫泉)出生,他是家中長子,父親謙助,母親名福。出生后六個月隨父母去了旅順。此後,隨著父親任職地的變遷不斷遷居。
1914年就讀於下宇野令小學。
19徠15年1月,創作詩歌悼念亡弟亞郎。
1918年,為參加縣立(舊制)山口中學入學考試,轉學到山口師範附屬小學。
1920年4月,以第十二名的好成績升入縣立山口中學。這一時期,開始創作短歌並投稿到《防長新聞》,二年級時,與友人合夥刊行和歌集《末黑野》。在校期間還接觸到俄羅斯詩人貝魯伊的特殊表達手法。過度痴迷文學導致其在升學考試中落第。之後,轉學至京都立命館中學復讀。自此,離開故鄉,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青春歲月。
京都時代
1923年,對高橋新吉的詩集《達達主義者新吉的詩》產生了共鳴。開始創作達達主義詩歌,某段時期,被戲稱為“達達先生”。與被稱作“天空詩人”的永井叔交好,經永井叔介紹認識了見習女演員長谷川泰子。
1924年4月,與長谷川泰子同居。開始與東京外語學校學生詩人富永太郎互動往來,深受蘭波、魏爾倫等法國象徵主義詩人的作品影響。決意去東京發展。
1925年,帶著長谷川泰子來到東京,居住在豐多摩郡戶螺町(今新宿區西早稻田)。參加早稻田高等學院、日本大學預科升學考試落榜。4月,在富永太郎的介紹下,認識了剛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法文專業的小林秀雄。5月,搬家到杉並町高圓寺,鄰近小林秀雄位居馬橋的居所。這段時間,小林秀雄與長谷川泰子產生了情愫。11月,富永太郎因肺結核去世,不久,長谷川泰子與小林秀雄搬家至杉並町天沼開始同居。中也遷居至中野。
1926年,4月,考入日本大學預科班文科。9月,未經父母允許擅自退學。就讀於東京外語學校法文學院。是年,創作《朝歌》、《臨終》。
1927年春,與河上徽太郎相識。10月,經河上介紹,認識了“SURYA”樂團的靈魂人物諸井三郎,委託其作曲。
1928年,1月,結識內海誓一郎。3月,結識大岡昇平。同月,父親謙助胃癌病發。3月至5月間,兩度回鄉探望病父。
1929年,1月,搬遷至涉谷町神山(今澀谷區神山),緊鄰大岡昇平、阿部六郎的居所。4月同人雜誌《白痴群》創刊。參與者有河上徽太郎、大岡昇平、安原喜弘、阿部六郎、內海誓一郎、富永次郎、古谷綱武、村井康男。中也和河上微太郎同為《白痴群》的發起人,《白痴群》年內發行至第四期。
1930年,1月,發行《白痴群》第五期。4月,發行第六期,雖然中也激情滿滿地發表作品,同人雜誌發行至第六期還是停刊了。5月,在“SURYA”樂團的第五場發布會上,《歸鄉》、《失去的希望》(內海誓一郎作曲)、《做一名老者》(諸井三郎作曲)首次上演。
1931年,4月,就讀於東京外語專科法語系(夜間班)。與高森文夫交往。5月,結識青山二郎。7月,搬家至豐多摩郡千馱谷町872(今澀谷區代代木)。26日,弟弟恰三去世,返鄉參加葬禮。
1932年,3月,造訪安原喜弘、山口,遊覽了長門峽等地。5月,開始編撰《山羊之歌》。雖然刊發了預訂徵集通知,報名者僅十餘人。這一時期,出現了神經衰弱癥狀。
1933年,3月,修完東京外語專科學業。4月,與芝書店交涉《山羊之歌》的出版事宜未果。5月,在牧野信一、坂口安吾的引介下加入同人雜誌《紀元》。6月以後,除了同人雜誌,還在《半仙戲》《四季》等雜誌上發表詩作。12月,與遠房親戚上野孝子完婚。翻譯出版了《蘭波詩集》。
1934年,7月,和懷孕的孝子夫人一同歸省。拜訪高森文夫。埋頭於蘭波詩歌翻譯。9月下旬,隻身返回東京。10月18日,長子文也出生。11月,定下由文圃堂出版發行《山羊之歌》。結識草野心平。結識太宰治。12月初,《山羊之歌》完成印刷,歸省,初見文也。專心致志於蘭波作品翻譯。
1935年,1月,小林秀雄擔任《文學界》總編,中也的發表渠道進一步拓寬。3月末,隻身赴東京。與逸見猶吉、高橋新吉、草野心平等人創辦《歷程》,5月發行了第一期。6月,搬遷至牛區市穀穀盯(今新宿區住吉町)。12月,成為《四季》刊合伙人。
1936年,在《文學界》《四季》《歷程》《改造》《文藝懇話會》《MURASAK1》《隼》等刊物上次第發表詩歌與評論。6月,《六月的雨》獲文學界獎選外第一名。秋天,在親戚中原岩三郎的斡旋下,參加電台(今NHK)的入社面試未被錄用。
遷居鎌倉
1937年,2月中旬,住進千葉縣中村古峽療養所。出院后,搬入神奈川縣鎌倉町扇谷(今鎌倉市扇谷)壽福寺附近的居所。這一時期,決意返鄉。9月15日,《蘭波詩集》出版發行。同月,將《往日之歌》原稿譽寫完畢,託付給小林秀雄。10月4日,拜訪安原喜弘,訴說頭痛和視覺障礙。10月6日,入住鎌倉療養院。22日,永眠。現已斷明所患疾病為結核性腦膜炎

人物影響


從19歲起,中原中也就立志走詩歌創作的道路,當時正值大正末期,整個日本社會還沒有完全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創傷中恢復過來,文學藝術方面達達主義盛行。中原在這種社會環境下開始文學創作無疑受到一定的影響,因而他的詩給人的印象是微弱的,但又是觸及內心、觸及深層意識的東西,是靈魂受到創傷的人的自白。他的詩生前不曾被人們重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重新發現了其詩的價值。

代表作品


《中原中也詩集》
《中原中也詩集》
中原中也的詩作並不多,只有360首左右,但在他死後名聲大震。很多詩 作都被選進了日本的國語教科書。主要作品有詩集《山羊之歌》(1934)、《往日的歌》 (1938)。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1907年4月29日,中原中也出生於日本山口縣。外祖父政熊在當地開設了一家外科醫院。父親為軍醫柏村謙助,與中原福成婚之後,成為名門望族中原家的上門女婿,故改姓中原。謙助並繼承了政熊的醫院,成為普通醫師,在地方上享有名望,曾被選為議員。
作為家之長男,中原中也被寄予繼承祖業的厚望。小學時代,他成績優秀,被視為神童。故家中對其管教甚嚴,父親經常帶他外出釣魚,不允許他和出身階層不同的鄰家孩子玩耍。
婚戀
1923年,經永井叔介紹邂逅了日後對其影響頗大的見習女演員長谷川泰子。長谷川泰子很欣賞中原中也創作的達達主義詩歌,兩人情投意合。
1924年,年僅17歲的中原中也與年長他三歲的長谷川泰子同居。1925年他以參加大學預科考試為由,帶著長谷川泰子奔赴東京。在富永太郎的介紹下,結識了日後成為日本文學評論泰斗的小林秀雄。但不久,小林秀雄與長谷川泰子產生了情愫,長谷川泰子離開中原中也,與小林秀雄搬家至杉並町天沼開始同居。這成為日後為人津津樂道的昭和文壇著名的三角戀愛。
1933年,1月左右,向坂本睦子求婚被拒絕。
1933年12月,中原中也在父母的安排下與遠親上野孝子結婚,並在1934年10月有了第一個孩子文也。1936年11月,長子文也因小兒結核病去世。承受著極度悲傷,寫下了《文也的一生》《夏夜博覽會不亦哀乎》《冬日的長門峽》。15日,次子愛雅出生。

創造特色


中原中也以其敏銳的感受性捕捉自然之聲色,並於修辭上呈現自己獨官世界。他思考生與死,文字游弋其間,甘美而哀切的詩句流溢著無韻質樸面深邃的語言表達著生命的倦怠和虛無。他吟詠惜別時之留心深處之悲痛、流逝不復返之物。他將每一聲嘆息都人了詩,終其作都在表達著三個主題:活著、愛著、痛苦著。

人物評價


愛情無法讓他看見愛的風景,悔恨無法讓他表現出悔恨,他只是咀嚼情緒本身,然後原封不動地入詩。此時的他蔑視語言的秩序,表現出愛情或悔恨中純粹的精妙,讓我驚嘆。(日本著文藝評論小林秀雄評)
能如此全身心地詠唱青春的苦惱、悲傷和希冀的詩人,在我看來只有中原中也。(日本詩人高橋順子評)

後世紀念


紀念館
在山口縣山口市的湯田溫泉,設有中原中也紀念館,收藏其遺物及手稿,並對外開放參觀。該館館址原本是中原中也一家居住的住宅,也是其父親開業的醫院所在地,1972年火災而燒毀,其後改建為紀念館於1994年開館。1998年由建設省(今國土交通省)入選為公共建築百選。
紀念獎項
中原中也去世后的1939年獎,為了紀念他設置了以他命名的“中原中也獎”,獲獎者有立原道造、高森文夫、杉山平一、平岡潤等。1996年由山口市中原中也獎運營委員會重新設置,以青土社和角川書店資助出版,以現代詩歌為對象進行獎勵的文學獎。此獎每年獲獎者一名,候補者為5-6名。
候補作品主要是從作者報名以及出版社、媒體的推介作品中選出,個人出版的非營利性作品也曾獲過此獎。自1996年以來,豐原清明、長谷部奈美江、宋敏鎬、和合亮一、蜂飼耳、中村惠美、久谷雉、須藤洋平、最果夕日、川上未映子、文月悠光、細田傳造等詩人獲獎。在獲獎詩人中女性占較大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