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夏庭

東北大學校長

馮夏庭,男,1964年9月出生於安徽潛山縣,中共黨員,博士,現任東北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在岩石力學智能分析方法及其工程應用這一新的學術研究方向上開展研究工作。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大事件

1964-09

出生

1964年9月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

1998

受聘到中科院工作

1998年,受聘於中科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工作。

2017-08

任東北大學黨委常委

2017年8月,任東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9-11

當選工程院院士

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當選工程院院士
2021-02

任東北大學校長

2021年2月,任東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1982.9-1986.7東北工學院採礦工程學士
1986.9-xx東北工學院礦山建設工程碩士
xx-1992.1東北工學院礦山建設工程博士

工作經歷

馮夏庭教授
馮夏庭教授
1993年10月破格晉陞東北大學副教授。
1995年9月—1996年3月任日本資源環境技術綜合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1996年5月—11月任南非金山大學高級研究幹事。
1996年12月—1997年11月任日本國際工業技術研究機構特別研究員。
1996年6月破格晉陞東北大學教授。
1998年2月受聘於中科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
2001年1月—3月在英國帝國理工做訪問學者。
2001年6月—2003年7月任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
2001年9月任中國科學院岩土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3年7月—2005年7月任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所長。
2017年8月任東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21年2月任東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在岩石力學智能分析方法及其工程應用這一新的學術研究方向上開展研究工作,主要體現在岩土工程(包括滑坡)的安全性分析、評估、開挖與控制措施設計優化、實時監測;岩石力學的智能分析方法,包括本構模型的結構與力學參數的智能識別、岩石力學反問題的并行-智能數值計算方法、岩石力學智能反饋分析方法、岩石力學非線性動力學方法、大型地下工程開挖與加固過程的全局優化方法、岩石力學與工程問題的綜合集成分析方法與系統等;岩石力學并行有限元方法與軟體;岩石力學問題的溫度-水流-應力-化學(THMC)耦合過程的試驗、模型與數值分析方法;水化學腐蝕下岩石損傷局部化過程與時間效應研究。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重點基金各1項,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項,與謝和平院士聯合主持國家973項目1項,先後主持水布埡水電站、拉西瓦水電站、龍灘水電站、糯扎度水電站、福寧高速公路八尺門滑坡以及多個礦山等的岩石力學問題研究重點項目近10項。
在國際權威學報、國內核心刊物和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被SCI收錄30餘篇,EI收錄150餘篇、ISTP收錄30餘篇。在全國性大會和國際會議上多次應邀作大會報告。應邀到英國、日本、瑞典、法國、加拿大、美國、南非等的科研機構和大學國際合作研究、講學和學術交流,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社會活動


1)第2屆、第3屆全國青年採礦科學技術會議秘書長(1994、1997)。
2)第2屆、第3屆全國青年岩土力學與工程學術會議學術委員會委員(1995、1998)。
3)第4屆全國青年岩土力學與工程學術會議組織委員會主席(2001)。
4)國際岩石力學新進展學術會議組委會第1屆副主席(1994)、第1屆主席(2002)。
5)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先進科技工作者(1999)。
6)國際岩石力學學會地球物理委員會第4屆學術會議組委會委員(2001)。
7)遼寧省第三屆青年學術年會材料與工程分會主席(1998)。
8)2001 國際岩石力學學會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nd Asian Rock Mechanics Symposium岩體特徵分會執行主席(2001.9.11-13,北京)。
9)2003 國際岩石力學學會 Regional Symposium–地質系統中的T-H-M-C耦合過程的國際會議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2003.10.13-15,瑞典斯德哥爾摩。
10)岩石邊坡國際會議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2003.12 香港。
11)國際岩石力學學會和日本岩石力學學會主辦,2004 ISRM國際會議-第3屆亞洲岩石力學大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2004.11-12。
12)國際岩石力學學會區域性會議-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itu Rock Stress 國際科學委員會成員,June 19-21,2006,Trondheim, Norway。
13)European Regional ISRM Conference-EUROCK2006,國際科學委員會成員,Liege,Belgium,May 9-12,2006。
14)GeoProc 2006: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upled T-H-M-C Processes in Geo-system: Fundamentals,Modelling,Experiments &Applications副主席,Nanjing,China,May 22-24,2006。
15)ITASCA Consultants GmbH主辦,Numerical Modeling of Discrete Material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Civil Engineering and Earth Sciences,德國,2004.9.29-10.1。
16)中國工程院土建水利學部、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全球華人岩土力學與工程中青年專家論壇組委會主席,2003.10。
17)國際岩石力學學會 Regional Symposium –國際岩石力學會議主席,中國三峽,2004.5.18-21
18)香山科學會議第230次學術討論會“深部地下空間開發中的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問題”執行主席之一,2004.6.23-25, 北京。
19)2011年接任國際岩石力學學會主席(2011—2015),成為該國際組織成立半個世紀以來首位當選主席的中國科學家。

人物評價


馮夏庭深入一線,掌握了調控措施,將實驗室的成果應用到現場,一舉攻克了工程難題。他帶領團隊及時精準地預警出隧洞開挖過程中潛在岩爆區域與等級,為施工人員及設備安全提供科技保障。在他看來,以為國家解決問題為實際目標,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是一個科學家一生不變的責任。(《光明日報》評)
馮夏庭在科研工作崗位上,以忘我的工作態度取得累累碩果,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戮力進取。創新來源於實踐,服務與實踐,這是他的一貫理念,並通過切實行動帶動身邊的人踐行這一科學創新理念。他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盡心盡責,矢志不渝,不忘初心,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不斷耕耘、開拓。(網易評)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具體獎項獲獎作品頒獎機構
2017-5全國創新爭先獎
2008-6中國第七屆光華青年獎
2005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二等獎大型岩體工程穩定性和優化的分析方法及應用
2004中國科學院十大傑出青年
2004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協
2004湖北省十大傑出青年
2004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
2003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等獎
2003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複雜條件下岩體的非線性力學特性及分析方法研究
2003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02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二等獎“三峽工程永久船閘邊坡變形與穩定性反饋分析及預報研究”
2002教育部推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等獎“南芬露天鐵礦主運輸平硐延長服務年限的綜合技術研究”教育部
2001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一等獎線性岩石力學系統力學行為的智能分析與預測
2001遼寧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二等獎岩體結構系統非線性變形破壞演化特性的智能識別研究
2001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0-2002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基金
2000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教育部
2000遼寧省百千萬工程百人層次
1999遼寧省優秀骨幹教師
1999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三等獎
1999瀋陽市十大傑出青年知識分子
1998教育部科技進步(基礎類)三等獎三等獎“智能岩石力學研究”教育部
1998冶金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三等獎“高陡邊坡穩定性分析和計算機管理系統”冶金部
19971997年度世界科學名人美國科學名人傳記學會
1997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
1996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5遼寧省青年先進科技工作者
1995冶金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三等獎"岩石分級與工程設計專家系統研究”冶金部
1995冶金高校優秀教材中青年獎“岩石力學與工程專家系統”
1995東北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一等獎“岩石力學與工程專家系統”
1995-1997日本國際工業技術研究基金
1993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三等獎
1993遼寧省科技出版社優秀圖書獎
1992冶金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二等獎“岩石三性綜合分級”冶金工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