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拉斯·席夫

安得拉斯·席夫

安得拉斯·席夫1953年生於布達佩斯,自幼接受音樂及鋼琴教育。他經常受邀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中演出,其小提琴家妻子YuukoShiokawa也在當地莫扎特音樂院。他對室內樂富有熱情,1989年在薩爾茲堡附近的蒙德西創設自己的音樂節。他的唱片贏得許多知名大獎,其演奏以精緻品味和透徹的結構著稱,這種特性使他演奏的巴赫作品(以現代鋼琴演奏)成為別樹一格的盛事。他被認為是古爾德之後,最具權威性的巴赫詮釋者。

個人介紹


安得拉斯·席夫
安得拉斯·席夫
安得拉斯·席夫1953年生於布達佩斯,自幼接受音樂及鋼琴教育,1968年贏得匈牙利電視台青年演奏家大賽首獎。先後跟隨卡多薩、拉多斯與馬爾科姆學琴,1972年於布達佩斯首度公演,按著在歐洲、美國和日本演出。先後在莫斯科(1974)和英國里茲(1975)鋼琴大賽獲獎,隨即在世界各大音樂中心展開演奏活動。他經常受邀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中演出,其小提琴家妻子Yuuko Shiokawa也在當地莫扎特音樂院。他被認為是顧爾德之後,最具權威性的巴赫詮釋者。

三個傳奇


過去三十年,匈牙利青年鋼琴家領域可說被三個傳奇名字所分據,他們是蘭基、柯西斯和席夫。沒有其它同輩鋼琴家,如揚多、羅曼,或是其它更次流的鋼琴家堪能與他們相提並論。他們三人都是卡薩多和拉多斯的學生,不過很快地,他們三人就分出不同的發展路線。柯西斯明顯地註定成為一個光采耀眼、具群眾魅力的鋼琴大師,他主觀、超群,一貫地令人難以捉摸。從一開始,他就施展他那匈牙利風格的語法,強烈影響著匈牙利民間的音樂風氣,宛如整個社會的無形“音樂總監”。蘭基是個有著明朗音樂個性與智能的藝術家,天性隨和,自主走他自己的路。起先他在演奏和錄音上表現傑出,國際聲望不亞於柯西斯,但因個人因素,最後還是從第一線鋼琴家線上退了下來。
安得拉斯·席夫作品
安得拉斯·席夫作品
席夫早年與他這兩位同儕錄過朝氣蓬勃的莫扎特三重協奏曲K.242。當時席夫的首先要務,是建立信心,好讓他能從兩位前輩成就的陰影中走出來。他早期在Hungaroton、Denon以及Decca的早期錄音極其優美,但是他演奏的舒伯特和貝多芬(以古式鋼琴演奏),至今仍與當年他穿短褲演奏時一樣,帶著一種細緻、含蓄與差怯的氣質。上述三位鋼琴家的三重奏中,或許可以從席夫所演奏的第三鋼琴,聽出些許與他個性有關的優柔。席夫在家鄉布達佩斯與其它青年音樂家一同等待出頭機會,看來真的前途可慮。顯然,席夫當時決定從匈牙利出走,對他的藝術成就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環境的劇烈改變,如遇到支持擁護的群眾、不受外在壓力干擾等,無疑適於激發出席夫的潛能和幹勁,並讓他把這股活力轉移到實質的鋼琴演奏上。

藝術評價


席夫努力不懈地鍛練他的天賦,而在一九八零年代前即形成與其它藝術家截然不同的音樂氣質。偶像級鋼琴大師如李斯特、拉赫曼尼諾夫,對他來說意義不大;他反而對成套的系列作品則有強烈的本能。他對藝術歌曲亦顯出相當創造性,遠遠超出一般伴奏扮演的角色,而是與演唱者占同等的重要地位,一同塑造對話般的張力與和諧。儘管1975年他贏得知名的里茲鋼琴大賽第三名,似乎頗有繼承其羅馬尼亞前輩魯普(Radu Lupu)衣缽之勢,然而實際上席夫的特長並不屬任何擅長演奏諸如蕭邦練習曲或布拉姆斯《帕格尼尼變奏曲》等經典名作的新舊門派,席夫的曲目首先包括巴赫、莫扎特、舒伯特和巴爾托克,這些是他特別專註的核心曲目。
安得拉斯·席夫作品
安得拉斯·席夫作品

演奏特點


所謂的“專註”,同時也說明他在這方面的高遠理想。席夫借著他特有的音樂氣質,可以把一系列的大套作品,從個別樂曲的細部到綜觀全套作品,一以貫之,一氣呵成。當代很少有其它音樂家,能像席夫一樣,對一套作品能有這樣深入的鑽研和理解。他那驚人的記憶力,讓他能連續數晚演奏一系列大套作品,而且還能同時詮釋數字作曲家的大套作品,例如,同時演出舒伯特奏鳴曲和巴赫的組曲、前奏曲、賦格和變奏曲等。席夫在學習和領悟方面的長才,使他在過去二十年錄製出許多唱片。包括全套莫扎特鋼琴奏鳴曲和協奏曲(Sndor Vegh指揮Salzburg Camerata Academica樂團)、舒伯特奏鳴曲和鋼琴小品集,巴赫鍵盤作品、貝多芬協奏曲,以及貝多芬、舒曼、里格的奏鳴曲、幻想曲和變奏曲。之外還有海頓,這是藝術氣質格外貼近席夫的。當然,這並不代表席夫只是個出色的懷舊主義者,他也是當代音樂的重要詮釋者之一,著名代表作包括巴爾托克、第二維也納派的作品和楊納傑克,以及瓦雷斯(Sandor Veress)作品。

獨特完整


作為一個鋼琴家和音樂家,席夫擁有古今罕見的獨特性和完整性。很少人能像他那樣,指觸間處理出宛如薄紗般的純凈和透明,武術般的演奏姿勢或機械化超技在他演奏中則是完全看不到的。因此,他的柴科夫斯基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雖有渾然天成的婉轉之美,卻難免缺乏一些鋼鐵般的力度。然而在這張Decca的錄音中,蕭提(Sir.GeorgSolti)指揮的杜南伊《小星星主題變奏曲》,卻令人想起飾有銀絲的花飾,有著奇迹般的明暗對比和細緻音色,率真的情感表現,同樣帶著微妙而含蓄的風味。如同哈農庫特在演繹巴洛克音樂時所揭示的精神一般,席夫同樣也主張該對音樂語言的合理真確性做出交待。

音色煉金


席夫演奏莫扎特奏鳴曲和舒伯特鋼琴曲(例如本唱片收錄的D.780和D.946)時,他總是歌唱或交談的語法表現,絕不曾顯露任何冷漠、粗野或平板。他會把從作品中感受的啟發,化作指觸顯現的溫暖,做出宛如陽光般燦爛,又不是訴諸戲劇化誇大的音樂詮釋。席夫並不是那種以強奏搏得滿堂採的運動家型演奏家,他是個音色的煉金師,在輕鬆流暢的基礎下,經營歌唱性的強奏,顯現作品可親的一面。作為巴赫詮釋者,他遵循當年古老舞曲風味,把對位音樂演奏得活潑生動、精神蓬勃。幽默、神秘及羅可可風穿插在即興風格的樂句里,是席夫極其可貴的手法。從最近發行的海頓作品錄音中,可看出席夫呈現作品原貌的傾向。這套由Teldec發行的海頓作品錄音中,席夫試圖表現道地傳統中歐音樂風味。席夫對此毫不退縮,在唱片解說中明白批評某些鋼琴家的演奏方式偏離正統,例如古爾德和李希特。這麼做不僅表現相當的自信,也帶有一種傳教士般的熱誠使命。

個人成就


席夫錄音中最顯赫的成就,應是莫扎特奏鳴曲,以及與小提琴大師、教育家兼指揮家魏格(SandorVegh)合作的協奏曲集。這是席夫與魏格一段長期而緊密合作關係之下的成果。也許有些愛樂者沒注意到,席夫和魏格曾是演奏會二重奏的搭檔,而且他們曾為日本Decca錄製了一套光采非凡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他們合作的莫扎特協奏曲集中,一老一少兩位大師,把成熟與活潑的音樂觀點融合一氣,充滿創意、深度和濃厚的情感,以及接近莫扎特喜歌劇般的氣質。這種水乳交融的互動,可說音樂史上少有人能匹。本專輯收錄的莫扎特奏鳴曲C大調K.545和D大調K.576,雖是小曲子,卻就是這樣將世界的戲劇性封包在音樂中,各角色自由而邏輯井然地呈現。席夫與魏格的長期合作與相處,很有趣地促成一個更大規模的計畫,那就是席夫兼任鋼琴和指揮,演出全套莫扎特鋼琴協奏曲。因為,如同他在1999年薩爾茲堡莫扎特過所告訴我的,他已很難想象如何去與別的指揮家合作演奏莫扎特。無怪乎,他已組織了一個屬於他的管弦樂團“CappellaAndreaBarca”,由一群飽富經驗的演奏家朋友組成。現在已很難得聽到一個由鋼琴家同時演奏和指揮的莫扎特協奏曲,如此生氣盎然、充滿陽光又具有莫扎特所特有的玩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