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弗朗茨·舒伯特的結果 展開

弗朗茨·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代表作《b小調第八交響曲》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出生於維也納近郊的里赫田塔爾,奧地利作曲家。

1808年,進入維也納宮廷樂團寄宿學校學習。1810年,《G大調狂想曲》(D.1)問世,這是他第一首標有明確日期的作品。1811年,創作了其第一首藝術歌曲《哈加的悲歌》。1813年,創作了《D大調第一交響曲》。1814年,為了免服軍役,在其父親的小學里擔任校長助理,以獲得微薄的薪金維持生活。1815年,舒伯特的作曲技巧已臻成熟,於該年創作了145首歌曲,並創作了《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D大調第三交響曲》《g小調第九弦樂四重奏》等作品。1818年,辭去教師職務,全力從事音樂創作,開始了“自由藝術家”的生涯。1822年,創作《b小調第八交響曲》。1828年3月26日,舉辦了其生前僅有的一次正式音樂會;同年11月19日,舒伯特病逝,終年31歲。

舒伯特被稱為“歌曲之王”,他既是維也納古典音樂傳統的繼承者,又是西歐浪漫主義音樂的奠基人。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給後世留下了豐厚的音樂遺產,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9部交響曲、10餘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以及其他作品。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808-08

考進了皇家神學寄宿學校

1808年8月,他考進了皇家神學寄宿學校,並在皇家教堂童聲合唱團里唱歌。在那裡舒伯特開始接觸了莫扎特的序曲和交響曲。

1814-10-19

為歌德的詩《紡車旁的格麗卿》譜曲

1814年10月19日為歌德的詩《紡車旁的格麗卿》譜曲,舒伯特的這第一部歌曲傑作,打開了他創作靈感的閘門。

為歌德的詩《紡車旁的格麗卿》譜曲
1815

作品高產

在1815年,儘管有教課的工作,還要找薩列里上課,以及生活的很多雜事,他的產量高得讓人難以置信。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D.125) 完成了,緊接著第三號D大調(D.200)。他又寫了兩首彌薩曲,第一首僅用了六天。三首歌劇Der vierjährige Posten (D.190), Fernando (D.220) 和Claudine von Villabella (D.239)-- 另外兩首, Adrast (D.137) 和 Die Freunde von Salamanka (D.326), 沒有完成。 另外還有一部弦樂四重奏,四部奏鳴曲,及零散的鋼琴曲,以及146 首歌曲。有些歌曲還很長。他光10月15日寫了8首歌,10月19日7首。

作品高產
1823

為Wilhelm Müller的詩歌創作的歌曲集“快樂的磨坊女”

1823年舒伯特完成了第一個為Wilhelm Müller的詩歌創作的歌曲集“快樂的磨坊女”(Die schöne Müllerin), D. 795,這部作品以及後來的“冬季之旅“(Winterreise)D.911, 被廣泛地認為是舒伯特歌曲作品的巔峰之作。

為Wilhelm Müller的詩歌創作的歌曲集“快樂的磨坊女”
1824

寫了壯麗的Octet in F (D.803), "A Sketch for a Grand Symphony"

1824年舒伯特寫了壯麗的Octet in F (D.803), "A Sketch for a Grand Symphony"; 當年夏天他重返?eliezovce, 在那裡他被匈牙利的當地語言特色深深吸引,而寫成了Divertissement a l'Hongroise (D.818)和String Quartet in A minor (D.804)。

寫了壯麗的Octet in F (D.803), "A Sketch for a Grand Symphony"
1827

舒伯特完成歌曲集“冬天之旅”

1827年舒伯特完成歌曲集“冬天之旅”(D.911),以及兩首鋼琴三重奏(B flat, D.898; and E flat, D.929)。

舒伯特完成歌曲集“冬天之旅”
1828-11-19

逝世於維也納

他於1828年11月19日死於維也納,哥哥費迪南德的公寓里,卒年31歲。根據他的要求,死後被葬在其崇拜了一生的偶像貝多芬的墓邊。

逝世於維也納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797年1月31日,弗朗茨·舒伯特出生於維也納近郊的里赫田塔爾;舒伯特的祖父是農民、手工業者,其父親泰奧多爾·弗洛林為里赫里塔爾一所學校的校長,忠於職守,敬仰權貴,是一個愛好音樂又有市民保守觀念的虔誠教徒。
弗朗茨·舒伯特畫像
弗朗茨·舒伯特畫像
1801年,隨同家人搬至位於“天堂門”的支柱巷。1804年,由於可能會被接收為宮廷樂童,而在安東尼奧·薩列里處進行資格考試。
學習時期
1808年,11歲的舒伯特進入維也納宮廷樂團寄宿學校學習,當帝國聖堂唱詩班的童聲歌手;不久,被選入學校的小管弦樂隊擔任第二小提琴手,接著提升為第一小提琴手,在樂隊期間得以接觸到維也納古典樂派三位作曲家約瑟夫·海頓、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和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等人的作品。
1810年,《G大調狂想曲》問世,這是舒伯特第一首標有明確日期的作品。1811年,創作了其第一首藝術歌曲《哈加的悲歌》;同年,在文策爾·魯齊卡處學習通奏低音,嘗試交響曲和舞台劇的作曲。
1812年,舒伯特的母親去世;同年開始在薩列里處學習對位法;同年,進入變聲期,失去了樂童的職位。1813年,《D大調第一交響曲》(D.82)創作完成;同年,離開寄宿學校,開始在聖安娜中學的師範學校學習預備生課程。
1814年,參加普通中學的畢業考試;同年,為免服軍役,在其父親位於支柱巷的中學擔任教學助手,給低年級學生上課,以獲;同年,在里赫田塔爾的教區禮拜堂第一次演出《F大調彌撒曲》(D.105);同年,創作了藝術歌曲《紡車旁的瑪格麗特》(D.118)。
1815年,18歲的舒伯特在該年創作了145首藝術歌曲,其中包括《魔王》(D.328)、《野玫瑰》(D.257)等作品,標誌著他的作曲技巧已經成熟;10月15日,舒伯特僅在一天就寫出了8首歌曲;同年,創作了《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D大調第三交響曲》。
弗朗茨·舒伯特[奧地利籍作曲家]
弗朗茨·舒伯特[奧地利籍作曲家]
1816年,申請盧布爾雅那音樂學校的校長職位,沒有被接受;在此期間,舒伯特處於理想與現實、生活與藝術的矛盾痛苦中,他違背父親的意願,毅然辭掉小學教師的工作,為此父親同他脫離關係達數年之久,經朋友們的調解於1823年父子才重歸於好;同年,創作完成了《c小調第四交響曲(“悲劇”)》,並結束了在薩列里處的學習。
變革時期
1817年,結識歌唱演員約翰·米夏埃爾·福格爾;同年,成為“胡鬧協會”成員。1818年,他辭去教師職務,全力從事音樂創作,開始了“自由藝術家”的生涯;此後,舒伯特就靠賣作品獲得的微薄稿酬、巡迴演出及一些朋友的接濟而生活。
1819年,與福格爾一起前往施泰爾、林茨和克雷姆斯明斯特。1820年,創作《復活節康塔塔》(D.689)、《四重奏樂章》(D.703)等作品。
1822年,維也納《時尚報》第一次詳細報道了舒伯特的歌曲;同年,創作了歌劇《阿爾方索與埃斯特雷拉》(D.732)、《降A大調彌撒曲》(D.678)、《b小調第八交響曲(未完成)》(D.759),以及《流浪者狂想曲》(D.760)。
1823年,成為格拉茨和林茨音樂協會的榮譽會員;同年,創作《陰謀者》(D.787)、《費拉布拉斯》(D.796)、《美麗的磨坊女》(D.795)。

創作晚期

1824年,出版《美麗的磨坊女》;同年,創作了《八重奏》(D.803)、《弦樂五重奏》(D.804)以及《大二重奏》(D.812)。
1825年,作為替補入選音樂之友協會的代表團;同年,開始創作《C大調第九交響曲》,並完成鋼琴奏鳴曲(D.845和D.850);夏天,旅行前往施泰爾、林茨、克雷姆斯明斯特、格蒙登、薩爾茨堡和加斯泰因。
1826年,申請維也納宮廷樂隊指揮一職未果;同年,將《第九交響曲》交付音樂之友協會;同年,創作了《G大調弦樂五重奏》(D.887)和《鋼琴奏鳴曲》(D.894)。
1827年,當選音樂之友協會代表團成員;同年,《八重奏》(D.803)和《B大調鋼琴三重奏》(D.898)第一次由伊格納茨·舒潘齊格演出。
1828年3月26日,在紀念貝多芬逝世一周年之際,朋友們籌款在維也納為舒伯特舉辦了其生前僅有的一次正式音樂會,由他本人給福格爾親自伴奏演唱了幾首藝術歌曲,其他曲目還有《G大調弦樂四重奏》《降E大調鋼琴三重奏》,以及幾首合唱作品;11月19日,舒伯特病逝,終年31歲,按照其生前的意願,與貝多芬同葬於一地。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著名景點——舒伯特墓
著名景點——舒伯特墓
在舒伯特創作的成熟時期,他的健康狀況持續惡化。自1822年起,舒伯特就在和梅毒作鬥爭。儘管有人提出其他的病因,最終的病症可能是傷寒症,但他晚期的病症與汞中毒的病狀相似,而汞恰恰是19世紀早期被用來治療梅毒的藥物。

情感生活

舒伯特曾熱戀著一位經營紡織廠的富有寡婦的女兒,她的名字叫特麗莎·葛羅伯。據舒伯特的朋友們稱,這是他一生中的初戀,也是最後一次戀愛,至少可以說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真正的戀愛。儘管舒伯特對她傾注了真摯的感情,但特麗莎最終嫁給了一個麵包師。1824年5月,27歲的舒伯特離開維也納前往匈牙利,在4個月的鄉村生活中,將感情寄托在其學生——女伯爵卡洛林身上。舒伯特為卡洛林創作了許多鋼琴作品,其中包括題獻的《流浪者幻想曲》

個人作品


聲樂作品

聲樂套曲
聲樂套曲作品列表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出版時間
D.89冬之旅1827年
D.795美麗的磨坊女1824年
D.957天鵝之歌1828年
歌曲
歌曲作品列表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作品時間詞作者
D.117外來的少女1814年席勒
D.118紡車旁的瑪格麗特1814年歌德
D.121牧羊人的哀歌1814年歌德
D.138永恆的愛1815年歌德
D.149歌手1815年歌德
D.162在情人身旁1816年
D.182初戀1815年弗林蓋爾
D.189歡樂頌1815年歌德
D.196夜鶯頌1815年赫爾蒂
D.216風平浪靜1815年歌德
D.218墳墓之歌1815年肯內爾
D.225漁夫1815年歌德
D.245春天頌1815年席勒
D.246保證1815年席勒
D.257野玫瑰1815年歌德
D.280玫瑰花帶1815年克洛普施托克
D.282克朗南1815年峨湘
D.291無窮1815年克洛普施托克
D.296月亮頌1815年歌德
D.312海克托告別1815年席勒
D.314夜之歌1815年科塞加騰
D.321你了解這個國家?1815年歌德
D.322赫爾曼和圖爾內爾達1815年克洛普施托克
D.328魔王1815年
D.360船夫之歌1816年邁爾霍弗爾
D.361春天溪畔1816年朔貝爾
D.367圖勒王1816年歌德
D.369豐收神頌1816年歌德
D.398春之歌1816年佚名
D.410情話1816年施勒格爾
D.429情歌1816年赫爾蒂
D.457夕陽頌1816年科塞加滕
D.478豎琴手之一,誰如此孤寂1816年歌德
D.479豎琴手之二,我悄悄走過門旁1816年歌德
D.480豎琴手之三,決不是他的麵包1816年歌德
D.493流浪者之歌1816年呂貝克
D.498搖籃曲1815年佚名
D.504在安澤爾莫墓前1816年克勞迪烏斯
D.514枯萎的菩提樹1817年斯凱肯維
D.527搖籃曲1817年邁爾霍弗爾
D.528田園曲1817年戈爾多尼
D.530泉水頌1817年克勞迪烏斯
D.531死神與少女1817年克勞迪烏斯
D.536船夫1817年邁爾霍弗爾
D.544酒館侍人1817年歌德
D.545少年與死亡1817年施鮑恩
D.546歌中的慰藉1817年朔貝爾
D.547致音樂1817年朔貝爾
D.550鱒魚1817年
D.553在多瑙河上1817年邁爾霍弗爾
D.558各種體態的情人1817年歌德
D.573伊菲姬尼1817年邁爾霍弗爾
D.583從塔塔羅斯來的人們1817年斯席
D.629孤獨沉思若痴1818年彼特拉克
D.630現在·蒼天·打底1818年彼特拉克
D.633蝴蝶1815年席格爾
D.638溪邊少年1819年(第三稿)席勒
D.652少女1819年施勒格爾
D.653夜晚的貝爾塔之歌1819年格里爾帕爾策爾
D.669乘風1819年邁爾霍弗爾
D.673情人正在寫1819年歌德
D.677希臘眾神1819年席勒
D.685晨曲1820年維爾訥
D.686慕春1820年烏蘭德
D.6911820年施勒格爾
D.715逝世的1821年歌德
D.717蘇萊卡之歌之一,啊,為了你濕潤的翅膀1821年歌德
D.719秘密1821年歌德
D.720蘇萊卡之歌之一,為何不感動1821年歌德
D.725深夜琴聲1822年邁爾霍弗爾
D.737里拉琴頌1822年布魯赫曼
D.738在小樹林中1822年布魯赫曼
D.741歡迎你1822年呂克特
D.745玫瑰1822年施勒格爾
D.746湖畔1823年布魯赫曼
D.749約瑟夫·施鮑恩1822年科林
D.764藝神之子1822年歌德
D.765致遠方的人們1822年歌德
D.768流浪者的夜歌1822年第二次譜曲索爾代
D.771侏儒1822年科林
D.772憂傷1823年科林
D.774水上吟1823年施托貝爾格
D.776你是安寧1823年呂克特
D.785憤怒的歌手1823年布魯赫曼
D.794朝聖者1823年席勒
D.799在夕陽下1824年拉佩
D.800孤獨1825年拉佩
D.806長庚星1824年邁爾霍弗爾
D.827夜與夢1822年科林
D.828年輕修女1825年克萊格黑爾
D.833盲童1825年齊貝爾
D.837休息吧,武士1825年司各特
D.838獵人,狩獵歸來休息吧1815年司各特
D.839聖母頌1825年原為司各特的《埃倫的歌》,施托克譯成德語
D.842掘墓人的思鄉情1825年克策格黑爾
D.846諾曼之歌1825年司各特,施托克譯成德語
D.852萬能1825年皮凱爾
D.853在橋上1825年舒爾采
D.857海豚星座1825年許茨
D.866在你身旁1826年賽德爾
D.867搖籃曲1826年賽德爾
D.870要去月亮上的流浪人1826年索爾代
D.877/1迷娘和豎琴手1826年歌德
D.881漁夫之歌1826年施萊希塔
D.882在春天1826年舒爾采
D.884維爾德曼1826年舒爾采
D.889聽,聽,雲雀1826年莎士比亞
D.891誰是西爾維亞1826年莎士比亞
D.904阿林德1827年羅希利茨
D.905琉特琴頌1827年羅希利茨
D.906帶孩子的父親1827年鮑恩弗爾德
D.921聽,聽月缺1827年格里爾帕爾策爾
D.922秘密的愛情1827年倫凱
D.933漁夫的幸福愛情1827年萊特內爾
D.9391828年 萊特內爾
D.942米里亞姆的凱歌(女高音與合唱)1828年格里爾帕爾策爾
主調合唱曲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創作時間
D.440基督復活(合唱曲)1816年
D.809遊艇手1824年
D.815默禱(合唱曲)1824年
D.920小夜曲1827年
D.983少年的歡樂創作時間不明

歌劇

歌劇作品列表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創作時間
D.84魔鬼的歡樂宮1813-1814年
保證(片段)1816年
D.732阿爾方索與埃斯特雷拉1821-1822年
家庭戰爭(原名《陰謀者》)1823年
D.796費拉布拉斯1823年

輕歌劇

輕歌劇作品列表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創作時間
D.239克勞迪納·封·維拉-貝拉1815年
薩拉曼卡朋友1815年
費爾南多1815年
D.647孿生兄弟1819年

戲劇配樂

戲劇配樂列表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創作時間
D.644魔豎琴(音樂話劇)1820年
羅沙蒙德,塞普勒斯的公主(序曲、幕間曲、芭蕾舞音樂和女高音浪漫曲)1823年
D.797牧羊人之歌(和合唱等)

宗教音樂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創作時間
D.185F大調彌撒曲1814年
D.167G大調彌撒曲1815年
D.452C大調彌撒曲1816年
D.678降A大調彌撒曲1819-1822年
D.324降B大調彌撒曲1815年
D.950降E大調彌撒曲1828年
D.872德意志彌撒曲1826-1827年
D.689乞丐(清唱劇)1820年
D.964聖靈與讚美詩(男聲與管樂)1828年
D.31d小調慈悲經1812年
D.45降B大調慈悲經1813年
D.49d小調慈悲經1813年
D.66F大調慈悲經1813年
D.27聖母經(女高音、管弦樂隊和管風琴)1812年
D.706詩篇第23篇(女聲)1820年

管弦樂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創作時間
D.82D大調第一交響曲1813年
D.125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1814-1815年
D.200D大調第三交響曲1815年
D.417c小調第四交響曲“悲劇”1816年
D.485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1816年
D.589C大調第六交響曲1818年
E大調第七交響曲(未配器)1821年
D.759b小調第八交響曲1822年
D.944C大調第九交響曲1825年
D.11降B大調序曲1812年
D.590D大調序曲(義大利風格)1817年
D.591C大調序曲(義大利風格)1817年
D.648e小調序曲1819年
D.905首德國舞曲1813年
D.89有6段三聲中部的5首小步舞曲1813年
D.438A大調迴旋曲(小提琴和管弦樂隊)1816年

室內樂

弦樂四重奏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創作時間
D.18降B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1812年
D.32C大調第二弦樂四重奏1812年
D.36降B大調第三弦樂四重奏1813年
D.46C大調第四弦樂四重奏1813年
D.68降B大調第五弦樂四重奏1813年
D.74D大調第六弦樂四重奏1813年
D.94D大調第七弦樂四重奏1814年
D.112降B大調第八弦樂四重奏1814年
D.173g小調第九弦樂四重奏1815年
D.87降E大調第十弦樂四重奏1813年
D.353E大調第十一弦樂四重奏1816年
D.703c小調第十二弦樂四重奏1820年
D.804a小調第十三弦樂四重奏1824年
D.810d小調第十四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1824年
D.887G大調第十五弦樂四重奏1826年
其他重奏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創作時間
D.956C大調弦樂五重奏(2把小提琴,中提琴和2把大提琴)1828年
D.667A大調鋼琴五重奏(《鱒魚》)1819年
D.96吉他、長笛、中提琴和大提琴四重奏(改編自馬蒂格卡的《小夜曲》)1814年
D.898降B大調第一鋼琴三重奏1827年
D.929降E大調第二鋼琴三重奏1827年
D.897降E大調夜曲1825年
D.28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鳴曲1812年
D.574A大調小提琴和鋼琴奏鳴曲1817年
D.821a小調大提琴和鋼琴奏鳴曲1824年
D.384D大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1816年
D.384a小調第二小提琴奏鳴曲1816年
D.408g小調第三小提琴奏鳴曲1816年
D.803八重奏(2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單簧管、大管和圓號)1824年
D.487柔板和迴旋復協奏曲(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1816年
D.934C大調幻想曲(小提琴和鋼琴)1827年
D.895b小調輝煌迴旋曲(小提琴和鋼琴)1826年
D.802乾枯的花朵引子和變奏(長笛和鋼琴)1824年
D.72F大調小步舞曲和終曲(管樂八重奏)1813年

鋼琴作品

鋼琴奏鳴曲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創作時間
D.157E大調第一鋼琴奏鳴曲1815年
D.279C大調第二鋼琴奏鳴曲(沒有完成)1815年
D.459E大調第三鋼琴奏鳴曲1816年
D.537a小調第四鋼琴奏鳴曲1817年
D.557降A大調第五鋼琴奏鳴曲1817年
D.568降E大調第六鋼琴奏鳴曲1817年
D.570/1升f小調第七鋼琴奏鳴曲1817年
D.575B大調第八鋼琴奏鳴曲1817年
D.537a小調第九鋼琴奏鳴曲1817年
D.613C大調第十鋼琴奏鳴曲1818年
D.625f小調第十一鋼琴奏鳴曲1818年
D.655升c小調第十二鋼琴奏鳴曲(未完成)1819年
D.664A大調第十三鋼琴奏鳴曲1819年
D.784a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1823年
D.840C大調第十五鋼琴奏鳴曲1825年
D.845a小調第十六鋼琴奏鳴曲1825年
D.850D大調第十七鋼琴奏鳴曲1825年
D.894G大調第十八鋼琴奏鳴曲1826年
D.958c小調第十九鋼琴奏鳴曲1828年
D.959A大調第二十鋼琴奏鳴曲1828年
D.960降B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1828年
D.915c小調小快板1827年
其他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創作時間
D.14512首圓舞曲1821年
D.36536首圓舞曲1816-1821年
D.576安塞爾姆·許騰布倫內爾主題的13段a小調變奏1817年
D.5932首諧謔曲1817年
D.608D大調迴旋曲1818年
D.89911首即興曲的第1至第4首1828年
D.93511首即興曲的第5至第8首
D.94611首即興曲的第9至11首
D.780瞬想曲6首1823-1828年
D.79012首連德勒舞曲1823年
D.817匈牙利曲調1824年
交響曲
交響曲 - - 交響曲片段 - - Symphonic Fragment - - D.2B - - D大調
交響曲 - - 第一交響曲 - - Symphonie No.1 - - D.82 - - 1813 - - D大調
交響曲 - - 第二交響曲 - - Symphonie No.2 - - D.125. - - 1814 - - 降B大調
交響曲 - - 第三交響曲 - - Symphonie No.3 - - D.200 - - 1815 - - D大調
交響曲 - - 第四交響曲(悲劇) - - Symphonie No.4 - - D.417 - - 1816 - - C小調
交響曲 - - 第五交響曲 - - Symphonie No.5 - - D.485 - - 1816 - - 降B大調
交響曲 - - 第六交響曲 - - Symphonie No.6 - - D.589 - - 1818 - - C大調
交響曲 - - 交響曲片段 - - Symphonic Fragment - - D.615 - - D大調
交響曲 - - 交響曲片段 - - Symphonic Fragment - - D.708A - - 1820 - - D大調
交響曲 - - 第七交響曲 - - Symphonie No.7 - - D.729 - - 1821 - - E大調
交響曲 - - 第八交響曲(未完成) - - Symphonie No.8 “Unvollendete” - - D.759 - - 1822 - - B小調
交響曲 - - 第九交響曲(偉大) - - Symphonie No.9 “The Great” - - D.944 - - 1825 - - C大調
交響曲 - - 第十交響曲 - - Symphonie No.10 - - D.936A - - 1828 - - D大調
重奏 - - 八重奏 - - Octet - - D.803 - - 1824 - - F大調
重奏 - - 鋼琴五重奏(鱒魚) - - Piano Quintet “Trout” - - D.667 - - 1819 - - A大調
重奏 - - 弦樂五重奏 - - String Quartet - - D.956 - - 1828 - - C大調
重奏 - - 第一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 - - D.18 - - 1812 - - 降B大調
重奏 - - 第二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2 - - D.32 - - 1812 - - C大調
重奏 - - 第三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3 - - D.36 - - 1813 - - 降B大調
重奏 - - 第四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4 - - D.46 - - 1813 - - C大調
重奏 - - 第五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5 - - D.68 - - 1813 - - 降B大調
重奏 - - 第六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6 - - D.74 - - 1814 - - D大調
重奏 - - 第七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7 - - D.94 - - 1814 - - D大調
重奏 - - 第八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8 - - D.112 - - 1814 - - 降B大調
重奏 - - 第九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9 - - D.173 - - 1815 - - G小調
重奏 - - 第十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0 - - D.87 - - 1813 - - 降E大調
重奏 - - 第11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1 - - D.353 - - 1816 - - E大調
重奏 - - 第12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2 - - D.703 - - 1820 - - C小調
重奏 - - 第13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3 - - D.804 - - 1824 - - A大調
重奏 - - 第14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 - - String Quartet No.14 “Der Tod und das Modchen” - - D.810 - - 1824 - - D小調
重奏 - - 第15弦樂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5 - - D.887 - - 1826 - - G大調
重奏 - - 第一鋼琴三重奏- - Piano Trio No.1 - - D.898 - - 1827 - - 降B大調
重奏 - - 第二鋼琴三重奏 - - Piano Trio No.2 - - D.929 - - 1827 - - 降E大調
重奏 - - 弦樂三重奏一 - - String Trio No.1 - - D.581 - - 1817 - - 降B大調
重奏 - - 弦樂三重奏二 - - String Trio No.2 - - D.471 - - 1817 - - 降B大調
奏鳴曲 - - 小提琴奏鳴曲一 - - Violin Sonatas No.1 - - D.384 - - 1816 - - D大調
奏鳴曲 - - 小提琴奏鳴曲二 - - Violin Sonatas No.2 - - D.385 - - 1816 - - A小調
奏鳴曲 - - 小提琴奏鳴曲三 - - Violin Sonatas No.3 - - D.408 - - 1816 - - G小調
奏鳴曲 - - 小提琴奏鳴曲四 - - Violin Sonatas No.4 - - D.574 - - 1817 - - A大調
奏鳴曲 - -吉他型大提琴奏鳴曲- - Arpeggione Sonata - - D.821 - - 1824 - -
奏鳴曲 - - 第一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1 - - D.157 - - 1815 - - E大調
奏鳴曲 - - 第二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2 - - D.279 - - 1815 - - C大調
奏鳴曲 - - 第三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3 - - D.459 - - 1816 - - E大調
奏鳴曲 - - 第四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4 - - D.537 - - 1817 - - A小調
奏鳴曲 - - 第五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5 - - D.557 - - 1817 - - 降A大調
奏鳴曲 - - 第六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6 - - D.566 - - 1817 - - E小調
奏鳴曲 - - 第七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7 - - D.568 - - 1817 - - 降E大調
奏鳴曲 - - 第八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8 - - D.571 - - 1817 - - 升F小調
奏鳴曲 - - 第九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9 - - D.575 - - 1817 - - B大調
奏鳴曲 - - 第十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10 - - D.613 - - 1818 - - C大調
奏鳴曲 - - 第11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11 - - D.625 - - 1818 - - F小調
奏鳴曲 - - 第12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12 - - D. - - 1819 - - 升C小調
奏鳴曲 - - 第13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13 - - D.664 - - 1819 - - A大調
奏鳴曲 - - 第14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14 - - D.784 - - 1823 - - A小調
奏鳴曲 - - 第15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15 - - D.840 - - 1825 - - C大調
奏鳴曲 - - 第16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16 - - D.845 - - 1825 - - A小調
奏鳴曲 - - 第18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18 - - D.894 - - 1826 - - G大調
奏鳴曲 - - 第19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19 - - D.958 - - 1828 - - C小調
奏鳴曲 - - 第20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20 - - D.959 - - 1828 - - A小調
奏鳴曲 - - 第21鋼琴奏鳴曲 - - Piano Sonatas No.21 - - D.960 - - 1828 - - 降B大調
彌撒 - -德意志彌撒 - - Deutche Messe - - D.872 - - 1826-1827 - -
彌撒 - - 第一號彌撒 - - Mass No.1 - - D.105 - - 1814 - - F大調
彌撒 - - 第二號彌撒 - - Mass No.2 - - D.167 - - 1815 - - G大調
彌撒 - - 第三號彌撒 - - Mass No.3 - - D.324 - - 1815 - - 降B大調
彌撒 - - 第四號彌撒 - - Mass No.4 - - D.452 - - 1816 - - C大調
彌撒 - - 第五號彌撒 - - Mass No.5 - - D.578 - - 1819-1822 - - 降A大調
彌撒 - - 第六號彌撒 - - Mass No.6 - - D.950 - - 1828 - - 降E大調
舞曲 - - 為鋼琴而作的圓舞曲12首 - - Samtliche Walzer for Piano - - D.145 - - 1814 - -
舞曲 - - 為鋼琴而作的圓舞曲20首 - - - - D.146 - - 1815 - -
舞曲 - - 舞曲原型36首 - - - - D.365 - - 1816-1821 - -
舞曲 - - 傷感的圓舞曲34首 - - - - D.779 - - 1823 - -
舞曲 - - 圓舞曲12首 - - - - D.924 - - 1826 - -
舞曲 - - 圓舞曲12首 - - - - D.969 - - 1826 - -
舞曲 - - 為鋼琴而作的蘭德勒舞曲 - - Landler for Piano - - D.790 - - 1823 - -
舞曲 - - 為鋼琴而作的德國舞曲 - - German Dances for Piano - - D.783 - - 1823-1824 - -
舞曲 - - 為鋼琴而作的埃科賽斯舞曲 - - Ecossaises for Piano - - D.781 - - 1823 - -
進行曲- - 為鋼琴四手聯彈而作的進行曲3首 - - Marches for Piano Duet - - D.602 - - - -
進行曲 - - 為鋼琴四手聯彈而作的進行曲3首(軍隊) - - - - D.733 - - - -
進行曲 - - 為鋼琴四手聯彈而作的進行曲6首 - - - - D.819 - - - -
進行曲 - - 為鋼琴四手聯彈而作的進行曲 - - - - D.859 - - - -
進行曲 - - 為鋼琴四手聯彈而作的進行曲2首 - - - - D.886(D.968b)- - - -
進行曲 - - 為鋼琴四手聯彈而作的進行曲 - - - - D.928 - - - -
為四手連彈而作的鋼琴作品 - - Piano - - Music for four Hands - - D. - - - -
音樂的瞬間 - - - - Moments Musicaux - - D.780 - - 1827 - -
即興曲 - - 即興曲11首 - - Impromptus - - D.899.935.946 - - 1827-1828 - -
合唱 - - 聖母頌 - - Magnificat - - D.486 - - 1815 - - C大調
合唱 - - 聖母悼歌 - - Stabat Matet - - D175.383 - - - -
幻想曲 - - 為小提琴和鋼琴而作的幻想曲 - - Fantasie For Violin and Piano - - D.934 - - 1827 - - C大調
幻想曲 - - 流浪者幻想曲 - - Fantasy in C “Wanderefantasie” - - D.760 - - 1822 - - C大調
迴旋曲 - - 為小提琴與弦樂而作的迴旋曲 - - Rondo in A for Violin and Strings - - D.438 - - 1816 - -
迴旋曲 - - 為小提琴和鋼琴而作的迴旋曲 - - Rondo for Violin and Piano - - D.895 - - 1826 - - B小調
聲樂套曲 - - 美麗的磨房女 - - Die Schone Mullerin - - D.795 - - 1823 - -
聲樂套曲 - - 冬之旅 - - Winterreise - - D.911 - - 1827 - -
聲樂套曲 - - 天鵝之歌 - - Schwanengesang - - D957 - - 1828 - -
歌曲 - - 歌曲 - - Lieder - - - - - -
歌劇 - - 費拉布拉絲 - - Fierrabras - - D.796 - - 1823 - -
戲劇配樂 - -羅莎蒙德- - Rosamunde - - D.797 - - 1823 - -
敘事歌曲
《魔王》
這是一首戲劇性、藝術性很強的敘事歌曲。演唱者要善於用不同的音色變化和感情處理來表現四個不同人物。這首歌曲創作於1815年,是舒伯特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全曲以德國詩人歌德的同名敘事詩為詞,通過不同的旋律音調,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鋼琴模仿持續不斷的急馳馬蹄聲和呼嘯魔的風聲的三連音,表現了敘事詩里兒子、父親、魔王以及敘事者四個性格各異的人物和特定的環境。敘述了一個在昏暗的大風之夜,父親懷抱生病的兒子在煙霧籠罩的森林裡策馬疾馳,黑暗中傳來昏迷的孩子緊張、驚恐的呼叫,兇惡、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誘、威逼孩子隨他而去的故事。這首歌曲雖然是自由發展,但保持結構的統一和形式的完美。
第一段:敘事者以口語化的朗誦調唱出。
第二段是父親和兒子的對話。音樂在聲部的低音區,以沉著、平衡的聲調,刻畫父親的關切和撫慰,父親慈愛地問。
第三段魔王的音樂旋律是抒情歌唱性的,顯得甜蜜、虛假、狡猾。
接著,父與子再次對話,魔王步步進逼,兒子心裡害怕,一次次呼喊父親,一次比一次驚惶,直到第五段,魔王軟硬兼施,威逼恐嚇。
最後一段,敘事者用焦急沉痛的音調描述了可悲的結局:父親急馳到家,兒子早已在懷抱中死去。鋼琴以兩個特強和弦,表現了精疲力竭的父親悲痛欲絕的心情。
敘事長詩
《聖母頌》
舒伯特的這首《聖母頌》是他在1825年根據英國詩人瓦爾特·司各特的敘事長詩《湖邊夫人》中的《愛倫之歌》譜寫而成。歌曲抒發了敘事詩主人少女愛倫祈求聖母饒恕其父罪行的純真感情。歌曲採用分節歌形式,曲調柔美委婉、純凈樸實,音樂表情細膩豐滿,表現了作者對真善美的嚮往。由於這首歌曲的藝術魅力,後人將其改編成器樂曲演奏,又以小提琴獨奏及弦樂演奏主旋律、豎琴伴奏的譜本流傳較廣。
歌曲開始的前奏,採用了六連音的分解和弦造成一種感情上的起伏。
歌曲旋律優美、舒展、動人,感情委婉、真摯、感人至深,歌曲里的臨時變化音、裝飾音和三連音運用得特別巧妙,恰到好處,使歌曲新穎不俗,獨具魅力。
當歌曲唱到第八小節,出現了感情的高潮,然後逐漸平靜下來,輕聲呼喚聖母的名字。
最後,全曲在寧靜的氣氛中結束。
小夜曲
小夜曲
舒伯特於1828年他逝世前數月完成這首小夜曲。原為作者聲樂套曲《天鵝之歌》的第四首,由維也納音樂出版家哈斯林格題名,意借天鵝臨死才放喉歌唱之說,暗示這一套曲為作者絕筆。《小夜曲》是作者根據詩人萊爾斯塔勃的詩所作,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曲。這首《小夜曲》由於旋律優美、動聽,也被改編成器樂曲演奏,廣受人們喜愛。
歌曲結構為二部曲式,大小調交替發展。第一段d小調旋律輕盈婉轉,情緒柔和明朗,模仿吉它的伴奏,表現了一位青年向心愛的姑娘傾訴愛慕之情。
第一段歌詞是對四周幽靜環境的描繪。接著是8小節抒情而安謐的間奏。
第二段中部轉D大調,運用了變化音,調性的變化使感情變得激動,形成全曲高潮。
尾聲的旋律和節奏加入了新的因素。隨著以D大調為主,帶有大小調綜合傾向的結束句由強漸弱,表現了愛情的歌聲在優美恬靜的夜色中漸漸遠去。
《搖籃曲》
從它寫出來那天起,直到今天還被世界各國的母親們和歌唱家們傳唱著。如舒伯特創作這首動人的歌曲時,還有這樣一段故事:
那時的舒伯特生活很貧苦。有一天晚上,他沒有吃飯,餓著肚子在街上徘徊,希望能碰見一個熟人,借點錢好充饑。但好久也沒有碰到熟人。這時他走到一家豪華的酒店門前,他走了進去,在一張桌子前坐下,他忽然發現飯桌上有一張舊報紙,舒伯特就拿起翻看著。他見上面有一首小詩:“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媽媽雙手輕輕搖著你,……”這首樸素、動人的詩,打動了作曲家的心靈,他眼前出現了慈愛的母親的形象。是呀,在那寧靜的夜晚,母親輕輕地拍著孩子,哼唱著搖籃曲,銀色的月光透過窗子照在母子的身上,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呀……,舒伯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於是,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拿出一支鉛筆,一面哼唱著,一面急速地譜寫著。
舒伯特寫好后,把歌曲交給了飯店的老闆,老闆雖然不懂音樂,但覺得這首曲子那麼好聽,那麼優美,便給了舒伯特一盆土豆燒牛肉。
舒伯特在貧困中,以美好的心靈為母親和孩子們寫下了這首甜美的歌曲,這首《搖籃曲》很快在世界各地傳唱開了,而它的作者舒伯特卻在貧困中死去了……
搖籃曲不僅僅是音樂方面的一種重要的音樂形式,而且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藝術手段。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在母親的懷抱中聽母親哼唱著搖籃曲長大。母親通過搖籃曲,把人生的哲理,未來的希望以及母親的愛,深深地埋在孩子們的幼小心靈里。這些哲理和希望如同種子,隨著孩子的成長,在他們的心靈中開花、結果,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們的思想。
母親們,不要忽視一首短短的搖籃曲,它會影響你的孩子——祖國未來花朵的一生。
“未完成”交響曲
作品作於1822年,時值舒伯特25歲,但直到43年後樂譜才被發現,並於1865年首次公演。本交響曲唯有第一、第二兩樂章擁有完整的曲譜,第三樂章只有九小節改編為管弦樂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鋼琴曲譜的形態,第四樂章則連草稿都沒有。但第一、第二兩個樂章無論在形式上或感情處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無縫,整個內容至此已表達得十分完整,再加任何詼諧曲樂章或終樂章,均有畫蛇添足的感覺。所以,此曲在形式上雖然未完成,但實際上是完整無缺的,並因此而顯得結構新穎,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僅是舒伯特交響曲中最傑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樂的一部絕世佳作。它抒發了作者內心世界的矛盾衝突,憂傷情緒充滿了整個樂曲。透明清純、優美豐富的旋律,不加裝飾和聲和音色,這種作曲手法非常新鮮,這是此曲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的重要原因。本曲未完成而終,這為它增添了許多穿鑿附會的謠言傳說,甚至有人將它杜撰成故事,拍成電影。如此一來,此曲更是家喻戶曉。
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b小調,3/4拍,比較簡單的奏鳴曲形式。曲初由低音弦奏出富有暗示性的旋律(片段1),名指揮家溫迦納形容為"好像是來自地底世界的聲音"。這段旋律,在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中都擔任重要的角色。
第二樂章,稍快的行板,E大調,3/8拍。整個樂章行如流水,布局和發展都舒緩自然。這一樂章的主題十分出名,是一個旋律優美的典雅主題(片段2),由第一小提琴呈現,把聽眾帶入了一個寧靜而充滿幻想的意境。
“偉大”交響曲
舒伯特於1825年開始寫作《第九交響曲》,並在1828年3月完稿。他原本希望此曲能由維也納的“音樂之友協會”(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演出,但是該協會認為作品太長也太難。同一年稍晚,舒伯特去世后,此曲手稿留給舒伯特的兄長費爾迪南(Ferdinand),直到1839年才在舒曼的安排協助下,由萊比錫布業大廳管弦樂團首演此作品。
雖然發表稍遲,然而舒伯特的《第九交響曲》卻是十九世紀最重要的樂曲之一,不僅對舒曼本人有強烈影響,亦對勃拉姆斯略起作用,並以其設計構思之廣——如舒曼所說是“像天堂一般長”——大膽地為布魯克納與馬勒指出了一條明路。在未完成的《第八交響曲》中,率先使用的許多風格與形式上的處理方式,都再度出現於此曲中。但是兩首交響曲最關鍵的創作觀念並不相同;在第九中,舒伯特克制了延長旋律的衝動,而改以簡潔有力、可塑性極高的主題,作為各樂章里的基調。
全曲四個樂章的管弦樂獨特色彩,精緻得令人驚嘆。如同《未完成交響曲》,舒伯特將溫暖、燦爛的木管及銅管色彩鋪陳於弦樂之上,使此曲固守在浪漫派的音域中。此外,他運用這些樂器的獨奏能力也同樣重要——雙法國號溫柔地齊奏出樂曲開端高貴的鼓號曲;雙簧管亦是抒情地和著弦樂的伴奏,像遠處的一支小號,吹奏出行板樂章的第一主題。
該曲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節奏活力充沛,以及兩組特殊的基本節奏——附點四分音符後接八分音符,以及三連音——在樂曲的進行中逐漸加強。這兩種節奏,加上由法國號最先吹出的一個持續的四音符裝飾音,變成終樂章的構成要素,正因為節奏素材的力道十足,龐大漫長的終樂章才能夠像炮彈一般推進。
舒伯特晚期作品中的詩意與想象,在此曲達到巔峰,行板樂章里至少有一個值得一提:再現部來臨時,舒伯特以長號、木管及弦樂(均為最弱音)奏出聖詠般的模式,兩支法國號輕柔地反覆吹奏著高音G。法國號音符間的音程中,弦樂釋放出沉靜而緩慢變化的和聲——首先是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接著是中提琴和小提琴,漸漸增強,最後弦樂與法國號一起奏出樂章本調a小調。這個片段充分地展現了作曲家的天賦——後來更不只一次地迴響在舒曼與勃拉姆斯的音樂中。
五重奏
舒伯特這首A大調五重奏與通常的鋼琴五重奏不同,不是那種鋼琴加弦樂四重奏的標準形式,而是鋼琴與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這樣四件弦樂器的組合,亦即比標準形式少了第二小提琴,而以低音提琴取代。再者,這首曲子有五個樂章,這一點也與眾不同。因為第四樂章是採用舒伯特本人的歌曲《鱒魚》的旋律而作主題與變奏,所以此曲俗稱《鱒魚五重奏》。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舒伯特最美妙動聽的室內樂佳作,甚至也是鋼琴室內樂這個門類的一頂桂冠。整個基調是浪漫而愉快的,情懷坦蕩,自由自在,而且始終充滿了歌唱性。第四樂章不用說了,歌曲《鱒魚》的旋律你應該是很熟悉的,或許還會唱呢。即使是有點激動不安的第三樂章,也是歌唱性很強,還偷空來兩句溫柔的,帶點安撫性的。A大調通常都比較爽朗,而舒伯特此曲又特別流暢。在鋼琴與弦樂器,以及大小各提琴之間的輪番歌唱中,年輕的舒伯特想必是自己也深深陶醉進去了。
此曲乃舒伯特與其好友、男中音歌唱家佛格爾在北奧地利旅行時,受到博文迦納熱情款待,因此而受博文迦納委託而作,首演於博文迦納府邸。其5個樂章為:1.活潑的快板,A大調,古典奏鳴曲式。開頭以鋼琴彈奏三連音音型,起連接全曲的作用。先是第一主題的呈示與發展,然後經過部形成E大調,鋼琴彈出第二主題,小提琴反覆後進入呈示部小結尾。發展部在以附點4分音符及8分音符進行的新節奏伴奏下,小提琴以C大調奏第一主題,展開幻想追逐。再現部第一主題發展音型以D大調由鋼琴再現,通過短小的尾奏而結束。2.行板,F大調,由3個抒情的旋律組成。第一旋律為F大調,第二旋律為升F小調,第三旋律為D大調。然後第一旋律以降A大調,第二旋律為A小調,第三旋律為F大調重現,為巴赫、莫扎特的傳統。3.諧謔曲,急極,A大調,複合三段體。以弦樂與鋼琴對答,再構成賦格。4.小行板,D大調,主題與6段變奏。主題為歌曲《鱒魚》,先以第一小提琴奏主題,弦樂陪襯。第一變奏把旋律分配給鋼琴,弦樂琶音為襯托。第二變奏中提琴主奏,小提琴襯托,旋律移到低音提琴,鋼琴奏複雜的快速經過句。第四變奏轉調到三連音節奏,第五變奏也有轉調,第六變奏和結尾使用原歌曲伴奏中鋼琴的波浪音型。5.快板,A大調,不完全的奏鳴曲式,其中流露著匈牙利色彩。
弗朗茨·舒伯特早年
弗朗茨·舒伯特早年
他,所有最出色的作曲家中最早去世的,32歲不到就演完生命的鬧劇,比莫扎特還年輕。所有人都稱他為“歌曲之王”,這是一個十分錯誤的正確說法。無疑,他是世界歷史最偉大、獨一無二的歌曲作曲家,即使加上流行音樂,這個結論也是絕對成立的。他17歲所寫的東西,例如“魔王”,就成了全世界寫歌曲的人的噩夢,至今無人超越。有了他,藝術歌曲才成為能和交響樂、室內樂平起平坐的音樂形式。一首好的藝術歌曲,絕對比一首垃圾交響樂有著更大的價值,就像王維的二十個字,比絕大多數人的長篇都有價值得多。
但他絕對不只是一個歌曲作曲家,在他完成所有創造的年齡,貝多芬連“英雄”的影子都沒看到,不要說“命運”“田園”“合唱”了。而他,留下了貝多芬之後最好的弦樂四重奏、最好的鋼琴奏鳴曲、最好的交響樂,還有一部歷史上最好的C大調五重奏,像“鱒魚”之類的,只能算他一般化的作品了。一般人只知道他的“未完成”,或“偉大”,而“偉大”之後的“第十”,只寫了三個樂章,最偉大的音樂,馬勒,差遠了。
他,在生命的最後三個月,完成了一部半的交響樂,三部鋼琴奏鳴曲、還有最偉大的C大調五重奏,當然還包括一部聲樂套曲以及彌撒等,其他人三生都不可能達到的高度,他,三個月就完成了。而前面,他還留下了1000多部的作品,都是最優秀的作品。舒曼,德國歷史上最好作曲家之一,曾動情地說,他只對星星呼喚這個人的名字,而一百多年後,依然聽到星星動情地呼喚,呼喚著他的名字:Franz Schubert。-
----------------------------------以上評價來自300年後的知音纏中說禪
後人筆下的舒伯特通常是一個懷才不遇的天才,他的作品未能得到廣大觀眾的重視。確實,舒伯特的偉大作品–如交響樂–並未產生重要的影響,歌劇也沒有突破。造成這個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自己並未如莫扎特和貝多芬那樣積極主動地設法在公眾場合展現自己。直到1827年才在朋友們的勸說下開了個人音樂會,而且取得巨大成功。
另一方面舒伯特卻又名聲在外。特別是Vogl作為歌唱家不遺餘力地演唱他的作品。在他去世前,出版商們已經對他的作品感興趣。在他生前已經有大約100首作品被出版–這個數字與他的總共600首歌曲比起來只是很小一部分,但和當時的許多其它作曲家相比,已經很多了。
在舒伯特去世后數年裡Diabelli有出版了許多歌曲,當然到他的交響樂,彌撒曲和歌劇都陸續出版,又經過了若干年。舒曼有一次在維也納拜訪了他的哥哥費迪南。費迪南給他看了幾首舒伯特的遺作。舒曼當即看中了Große Sinfonie in C-Dur並決定讓它重見天日。1839年3月21號這部作品在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的指揮下在萊比錫首演。作品未完成的交響曲終於在1865年在Johann von Herbeck指揮下首演。
儘管英年早逝,舒伯特對當時音樂的許多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他與貝多芬一起被音樂界稱為德語國家浪漫主義音樂的奠基人。他不但繼承了古典主義音樂的傳統,並在其基礎上開創了歌曲音樂的先河,從而奠定了他浪漫主義音樂鼻祖的地位,並為後來的作曲家如門德爾松和舒曼,以及再後來的Hugo Wolf和Skrjabin所發揚光大。在十九世紀他以藝術歌曲的創始人聞名於世,而在二十世紀他在器樂的貢獻也逐漸被人們認可。可惜在歌劇上的影響有限,主要是因為歌詞的晦澀難懂和乏味,從而使作品的水準大打折扣。
當代經常有以舒伯特圈子為名的紀念音樂會舉行。最著名的當屬於1976年在Hohenems創立的舒伯特圈子,自2001年起每年夏天在Schwarzenberg和Hohenems舉行為數眾多的歌曲和室內樂音樂會。
舒伯特的作品“德語彌撒”是至今在奧地利地區流傳最為廣泛的彌撒曲。

創作特點


總體特徵

舒伯特的聲樂作品包括600餘首藝術歌曲、10餘部歌劇、歌唱劇、6首彌撒、清唱劇、重唱歌曲與合唱等。在器樂作品中,舒伯特寫了9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1首弦樂五重奏、2首鋼琴三重、1首木管與弦樂八重奏、多首鋼琴聯彈、多首即興曲、6首音樂的瞬間、22首鋼琴奏鳴曲、6首序曲、3首小提琴奏鳴曲、1首大提琴和鋼琴奏鳴曲、多首變奏曲、舞曲、進行曲等。
作為一生喜愛浪漫主義詩歌的作曲家,舒伯特的氣質、個性不同於貝多芬,沒有他的前輩那種強烈的時代感情和深邃的哲理思想。舒伯特採取兼收並蓄的藝術態度,從來沒有摒棄古典傳統。舒伯特採用的器樂體裁形式多種多樣,共同的特點是將古典形式與民間音樂因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突出歌曲性的主導地位,用歌曲性的旋律表現器樂詩的意境和抒情的音樂形象,甚至直接運用他的歌曲的音樂主題,突出他所要表現的標題性的音樂內容。無論是音樂陳述方式、形式結構均具有明顯的歌曲性的特點。舒伯特是一位天生的旋律作曲家,他善於把詩歌變成音樂,如莫扎特一樣,旋律像泉水不斷地涌瀉出來,激起感情的漣漪。他堅持古典傳統嚴謹的音樂結構原則,又不拘於形式的固定模式,力求通過調性、音區、和聲色彩等手法變化,多方面地表現複雜的心理狀態的活動和發展,而且通過“自我感受”的方式,用抒情的格調充滿詩意地表現或描繪出來。

各體裁特徵

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是舒伯特創作的中心,包括其他獨唱聲樂曲在內有600多首,佔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二。其取材範圍廣泛,凡是能觸發他的創作靈感和想象的詩篇,即使是平庸之作,在他的筆下也能成章,用音樂將詩人無力表達的意境和情感表現出來。
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有三種類型:第一,分節歌,即同一旋律中反覆歌唱多段,如《野玫瑰》《搖籃曲》《聖母頌》等;第二,通譜歌,即旋律隨歌詞而走,不作反覆,如《魔王》《聖母頌》等;第三,變化分節歌,於分節歌大致相似,但根據歌詞需要,其中有一部分變化或展開,如《菩提樹》《鱒魚》等。他的歌曲旋律豐富多彩,有純樸簡單的民歌式的,如《野玫瑰》《菩提樹》《鱒魚》一類;有浪漫甜美帶有憂鬱傷感的,如《海濱》《流浪者》等歌曲;有緊張和戲劇性朗誦式的,如《地神》《年輕的修女》等;有新開窗的體裁如敘事曲《魔王》等。舒伯特藝術歌曲的歌詞,大多選擇的是同時代浪漫主義文學家的詩歌,如歌德、海涅、席勒、繆勒、雷爾斯塔甫等人的詩作,這些詩歌優美抒情、側重內心情感。歌德的詩詞對舒伯特的聲樂曲有著重要的意義,他特別偏愛歌德的詩歌,認為歌德的詩歌能溝通好他和藝術歌曲之間的關係,表達他所要抒發的情感。在舒伯特的600多首歌曲中,有70多首詩採用歌德的詩篇來譜曲的,其中就有其代表作《魔王》。舒伯特還為小說《威廉·邁斯特》中的《唯獨他明白》的詩歌譜寫了5首獨唱曲。為繆勒的詩譜就了兩部聲樂套曲,為海涅的詩寫了6首歌曲。
他的歌曲除了旋律具有豐富的思想感情外,和聲的設計也作了精心的安排,他對和聲的色彩敏感,常常通過調性、調式、和弦轉換、音區變化來增強音樂的表現手法。在《小夜曲》《菩提樹》等作品中,舒伯特利用同主音大小調的轉換達到色彩的變化。在流傳廣泛的《搖籃曲》中,舒伯特讓旋律搖擺於主、屬兩個和弦之間,簡單安詳,就像慈母輕搖搖藍一般。舒伯特歌曲的鋼琴伴奏,也是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他的伴奏從如詩如畫的歌詞中生髮而出,又渲染了歌詞的意境,如《紡車旁的瑪格麗特》的伴奏音型自然地讓人聯想到紡車的轉動聲。敘事歌曲《魔王》沉重的三連音也描繪了父親走投無路的焦慮。《幻想》的伴奏則完全不同,不祥的動機以三個八度反覆出現,表現出恐怖的氣氛。《流浪者》的調性布局經過精心的設計,既符合詩歌的要求又符合音樂的審美。舒伯特使歌曲的伴奏從從屬的地位變為與其他因素一樣重要,而且利用伴奏的特點,補充和揭示了歌詞的內涵。
室內樂
舒伯特的室內樂創作鮮明,他不僅把自己的歌曲旋律運用到室內樂里,而且把歌曲的感情特徵也一起貫注進去,如代表作《鱒魚》鋼琴五重奏、《死與少女》弦樂四重奏。
在鋼琴領域的作品里,舒伯特是最早開拓特性曲(Character piece)的作曲家。特性曲是對浪漫主義時期器樂小品的總稱,主要是指鋼琴小品,常用三段式結構,中段和兩頭形成對比,和聲簡潔有色彩,旋律優美,織體卻樸素簡單。舒伯特的《即興曲》《音樂的瞬間》,都屬於特性曲的範疇,有即興創作的意味。他的鋼琴奏鳴曲式從歌唱抒情逐漸具有英雄氣息和戲劇力量;他所創造的鋼琴音樂小品“音樂瞬間”,是“無詞歌”的早期標本,後來的音樂家羅伯特·舒曼費利克斯·門德爾松約翰內斯·勃拉姆斯等都採用了這種形式,創作了一大批鋼琴詩歌。
交響曲
舒伯特的交響樂作品繼承了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傳統,但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使他的風格又有別於他的前輩。他以抒發個人情懷為目的、幻想重於現實,抒情多於力量。在他的九部交響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是《b小調第八(未完成)交響曲》,因為它不同於古典的傳統形式,只有兩個樂章,作品的抒情特點似直接從舒伯特的歌曲中產生出來。

主要成就


舒伯特的創作生涯雖然很短暫,卻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600多首的藝術歌曲,為世界音樂寶庫增添了耀眼的光輝,在音樂史上被譽為“歌曲之王”。他為不少詩人如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爾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寫了大量歌曲,把音樂與詩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敘事曲、充滿戰鬥性的愛國歌曲,也有源於民間音樂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鱒魚五重奏》《菩提樹》《美麗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羅米修斯》《致音樂》《迷娘之歌》《紡車旁的格麗卿》《牧童的哀歌》、《戰鬥中的祈禱》《劍之歌》《戰士之歌》等,主要歌曲匯有3部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鵝之歌》。他的交響曲中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響曲,其中第八交響曲是一部浪漫主義抒情交響曲,因只寫了兩個樂章而被稱為《未完成交響曲》,許多人試圖續寫,但都不盡如人意,不得不承認,它的“未完成”也許比完成更接近完美的形態。第九交響曲氣勢磅礴,充滿英勇豪邁的氣概,被稱為《偉大交響曲》。他的作品還有d小調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鋼琴五重奏《鱒魚》、C大調弦樂五重奏、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瞬間》、降E大調即興曲、A大調奏鳴曲和配劇音樂《羅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另有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它作品。舒伯特在生的時候,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里的教師,辭去職位后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靠朋友接濟。在譜寫《 美麗的磨坊少女》時就被愛情和事業上的夾擊,。就是來到維也納森林看到磨坊姑娘露茜那優美的一招一式才喚發起強烈的創作意識。

人物評價


德國作曲家羅伯特·舒曼:在舒伯特的音樂之外,根本沒有音樂在主題思想進展和聯想上以及在看似合乎邏輯的跳躍上贏得如此的心理學關注,很少有人像他一樣懷藏著如此獨一無二的個性,能推出形式各異的音樂描述,也極少有人為他自己、為自己的內心寫了這麼多東西。
捷克作曲家安東尼·德沃夏克:至於舒伯特的交響曲,我對其如此欽慕,竟至毫不遲疑地將其排列於緊隨貝多芬之後,遠遠領先於門德爾松,同樣領先於舒曼。就和聲與轉調的獨創性而言,就器樂音色而言,尚無人超越舒伯特。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愛舒伯特的歌曲,但對他的器樂曲評價還要更高。
俄羅斯作曲家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舒伯特對我來說太過偉大和神聖了,超出了我用邏輯分析武器來解釋他音樂語言的能力。
德國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勞斯:歌曲作曲家舒伯特在新穎性、豐富性與力度、創造性方面是絕無僅有的。無論如何,華麗的C大調交響曲還有浪漫的b小調都堪稱是始於門德爾松、舒曼,經由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直到布魯克納和馬勒的整個抒情交響樂的始祖,它們也因此具有特殊的意義。
奧地利指揮家尼古拉斯·哈農庫特:我根本未曾見過一個作曲家像舒伯特這樣描繪出一個如此完整的個人世界。對我來說,這屬於音樂史上最神秘莫測的範疇。他是一座完美無缺的巨石雕像。我在任何時代都看不到這樣一種現象。
鋼琴演奏者布倫德爾:當回顧時,在我們看來,他(指舒伯特)的結構要比在馬勒的聽眾看來經濟得多。它們變得可以一覽無餘了。
德裔美國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對舒伯特,我只有說:演奏,熱愛——閉嘴!
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貧困中度過的,艱難的生活使他過早地離開人世。然而,舒伯特卻為人類留下了許多的不朽名作。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
舒伯特在世的時候,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在逝世前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里的教師,辭職后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靠朋友接濟。
舒伯特死後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當崇拜卻只見過幾次面的貝多芬墓旁。
在音樂上有著執著的追求,流傳下來的作品無不讓人沉醉其中,舒伯特的音樂才華是受舉世矚目的,許多作品也備受爭議。

後世紀念


舒伯特紀念館

維也納有兩間舒伯特紀念館,一間是作曲家出生和度過大半輩子的學校兼住宅,即維也納9區的Nubdorfer Strabe 54號;另一間是舒伯特的哥哥費德南的住宅,舒伯特曾於1828年9月搬到他家小住。在舒伯特紀念館(學校兼住宅)的正廳,有一架胡桃木的大鋼琴,這是作曲家的同父異母的弟弟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