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履

陳履

陳履,本名天澤,字德基,號定庵,祖父陳志敬(有傳),為明代鄉賢。

人物介紹


父親陳廷對,明時海寇犯鄉,組織鄉人抗禦有功。陳履自幼受賢良薰陶,遂承祖訓,未到二十歲,文章學行譽滿莞邑,為縣令孫學古賞識,提拔。嘉靖三十七年(1588年)科中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名登進士榜,官受浦圻縣令。陳履到任后,目睹民眾賦稅繁重,流離失業者觸目驚心。陳履親下鄉間,體察民情,實行免勞役,寬賦稅,獎勵耕織,數年後蒲圻民眾得以安寧。當他離任時,百姓相沿不絕,到衙署挽留他,後來還立祠銘記他的功德。

以父母官為己任


陳履為官清廉,以靜養威,判案公平,以父母官為己任。有一年水災,潦水淹沒莊稼,他親自駕小舟視察災區,了解災民心聲,並交災情上報朝廷,爭取賑濟。有一年,御史下令各地方官舉行鎮壓肇事饑民,唯獨陳履沒有行動,他說:“怎能以百姓性命迎合上級意旨,獻媚邀功?”後來遷官蘇州海防同知。任前,倭盜結患,陳履署任后,調遺兵船治安督政有功,年長日久,緝獲一些盜賊銀餉,手下之官萌生私慾,陳履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荀私情,教育部將,其部屬感悟並致書感謝啟導之恩,書云:“聞命慚赧交並,如夢甫醒,明公執法如山,誠藥石愛我矣!”後來陳履以丁憂念歸故里。不久吳士夫啟奏朝廷,借他一年,督修蘇州水利,未幾並晉陞為戶部員外郎。當時王世貞曾寫詩送別:“上佑重輝澤國鄉,中朝新拜地官郎,逾深竹馬他年意,不改銀魚舊日光,奏計有人賢尹鐸,採風何議難弘羊,臨岐更?拭枯眼,為有閭閻淚滿行。”

晉陞監督浙江稅務


陳履晉陞后,監督浙江稅務,正值浙江一帶天災人禍,他為民請命,上奏皇朝:“浙民哮哮,救死不暇,臣奉職無狀,願以後期請罪,不忍督促填溝壑,傷陛下好生之仁。”其文陳情懇切,皇上下旨寬限稅賦之量。旋升郎中,督餉薊州,成績顯蓍。當時尚書楊俊民給以記功請賞,並升廣西副使,備兵蒼悟,後來積勞成疾,退仕歸鄉。
陳履為官二十餘年,家業田產依舊無增,世稱廉潔之官。他為人好交文人雅士,太倉王世貞,安定皇甫方兄弟,以及廣東黎民表、歐大任等經常酬唱相和。退職后復與南海郭棐、陳堂、姚光泮等十六人結社研文,吟詠不輟,有《懸榻集》風行於世。此外,陳履繼承祖德關心家鄉鹽民疾苦,多次上書朝廷,為民請免賦稅、徭役,鄉親感念他的恩德,後人建祠,把他與祖父志敏一起供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