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獅子岩的結果 展開
獅子岩
湖北武漢市新洲區舊街街獅子岩景區
獅子岩,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舊街街利子河東,少潭河水庫西南側。因岩形如獅而得名,其唯北觀如獅,獅首回望,四足屈蹲,額、鼻、口、目、背脊形態逼真。是明清時期就聲名遠播、歷經數百年的“蘄黃四十八寨”之一的獅子岩古寨。
清道光《黃岡縣誌·古迹》記載:“獅子岩,道觀河東,盤踞三十里,高五里,形如獅蹲,其巔如獅口,中可容席。”獅子岩現存的寨牆多為清代太平天國轉戰新洲時的遺跡,這在當時的民間自築堡壘中,是建制設施比較完備的一座。
青山綠水之上的獅子岩海拔180米,相對輕鬆得多。山腳少潭河水庫碧綠清澈,山上樹林深幽。半山一道清泉橫溢,越過小路,跌落山崖。
階梯盡頭寨牆高聳。鑽進洞開的獅子岩寨門,有幾間年代較近的房子,屋頂已塌,據當地人介紹,早兩年發山火,這裡一間寺廟燒毀,人去樓空。
清代以前這裡又被稱為“獅峰堡”,山頂獅峰寨也是“蘄黃四十八寨”的一座。
獅峰寨依一百多米絕壁山崖,三面築牆,厚1.5米,高4米,長3000餘米,分內外城。山頂內城,佔地約30畝,為城寨的指揮中心;外城建有幾百間石屋,供官兵宿營或山民躲難,城東南西北門各建有門樓。
據傳獅峰寨與元末“紅巾軍”起義有關,現今殘存的寨牆多為清代太平天國轉戰新洲時的古城牆遺跡。在當時的民間自築堡壘中,是建制設施比較完備的一座。
獅子岩與象鼻山隔水對峙,中夾球山。東部羅麻疊嶂,得日月任其轉旋之勢;南接鷲山,遙望馬鞍山;西觀江漢,雲霞沃涌;北連鵝頸石,毗鄰赤膊龍山。
山上有明代古寺獅峰寺,為吏部侍郎赤膊龍王氏家廟。清同治年間,當地鄉紳以石壘寨,以拒太平軍。1941年新四軍五師在此重創敵保安八團。登臨山岩俯瞰湖光山色,遠山近樹,碧波清漣,鳥飛魚戲,令人心曠神怡,遐想連篇。
在武漢市近郊新洲東邊,是綿延無盡的大別山余脈。登臨山頂縱目遠望,一道道沿山勢起伏的古寨城牆,在藍天白雲間若隱若現。
據清道光《黃岡縣誌·古迹》載:“獅子岩,道觀河東,盤踞三十里,高五里,形如獅蹲,其巔如獅口,中可容席。七洞三泉在岩下里許。”
獅子岩山勢險峻,岩峰挺拔,狀如蹲獅,頭尾四足俱備。其巔山壁內陷,上下岩石伸出,中可容10餘人圍坐,酷似獅口,向東北張喉鳴吼。山頂林木森森,山腳雜草茂密,山風吹過,猶如獅發獅須拂動,栩栩如生。
獅子岩頂現建有儒(孔廟)、釋(佛廟)、道(道觀)三家廟、觀,分別供奉孔子、佛祖、觀音、關公、老子聖像。聽守廟老人說,每月農曆初一、十五,附近 市、縣老百姓朝山較多,特別是像每年農曆二月十五花朝、二月十九觀音會、四月初八放生會、八月二十七孔聖人誕辰會等節日,山上必辦盛大廟會,儒、釋、道三 教共處一山,互不干涉,共享香火,這在其他地方很是罕見。
為何儒、釋、道三教廟、觀建在一個山頭,現已無法考證。但清《黃岡縣誌》和當地《王氏宗譜》記載:獅子岩廟為明成化六年(1470年)當地王氏宗族為祭祀赤膊龍特建的獅峰山寺家廟,僧人園秀住持。明末詩人、知劍道人官撫辰雲遊時有《人日獅子岩訪楚上人雪盈丈》詩云:“人日雪山去,雪深不見人,古徑尋之無人破,何處人傳獅子聲,聞聲信步步聲處,到來聲盡說無生。”老廟前原有牌樓書“陸海蓬萊”四字,毀於“文革”,今廟為王氏宗族集資在原址重修。
原禪房內的一眼天然古泉,深約1.5米,冬暖夏涼,永不幹涸。被稱“洗心泉”,傳說喝此泉水可以消災去病。
“巍巍王獸奮鬃鬣(獅峰山寺),躍躍圓球浴午曦(繡球山)。老象罷眠舒捲鼻(象鼻山),困龍欲化卸龍衣(赤膊龍)。燒天雙燭護官印(蠟燭山、官印河),歇筆連峰倒墨池(筆架山、硯池塘)。更喜御溝添瀑布(天子溝),暢流歡奏荔枝詞(利子河)。”
獅子岩擁有以下十景:
位於獅子岩頂,史載始建於明代,歷代多有重修,為赤膊龍王氏家廟。因明代推祟三教合一的思想,廟內至今供奉有儒佛道三教神像。
即少潭河水庫中的那個島嶼。因位於獅子岩前形於球狀而得名。
俗名象山即與獅子岩隔水對峙的那座山,其象鼻已被水淹沒,傳說無心者靠近此處能聞聽象鼻飲水之聲。
在今祠堂灣村袁家沖,新洲福利院門前,為赤膊龍王氏祖山,山上曾建有騎龍寺,被國家民黨所廢,山北麓建有赤膊龍紀念堂〔烈士祠〕疑為1928年中共利河黨支部培龍寺舊址。
官印河
源於戚家堰,經蠟燭山北麓向西由利河中學注入少潭河。
袁家沖灣中直徑約十米的小水塘。
袁家沖灣前的丫叉形小山崗。
王家大凹和毛家乢凹中間的那座山,山勢陡峻,山上曾有古木如燭。登山可以俯瞰西北平川,敵偽曾於此建有碉樓,后被黃岡便衣隊破廢。
位於祠堂灣村李家沖,新洲福利院水庫處,為赤膊龍王氏始祖省三公墓葬處,傳有“白天千人廢,晚上萬人移”之典故,即因其地靈秀含有紫氣,影響朝室安危,朝室即令千人破其地,可天亮其地復原,其復原之快,好似有一萬個人作為,後有高人指點以狗血澆地意狗血淋頭而廢。
即今利子河。明代江西王姓遷入長久店因河邊有株大荔枝樹故名荔枝河,又因河中曾有礱子墊腳過河稱濾子地。民國時期河上有簰,準確說應該是一種浮橋。為當地的一道景觀。王氏家譜載民國山西省政參議王綸青即為利子河人,曾著有《荔枝河樵者詩集》這可能也是利子河能夠成為獅子岩十景之一的原因。
1963年秋,袁家沖土地廟前的兩棵古松是赤膊龍的兩隻眼睛,被人鋸斷;於是赤膊龍舌頭———利子河中的一根十幾米長的巨石隨後自行斷成了幾截;後來修水庫,泄洪閘剛好建在赤膊龍的“七寸”上了,新開泄洪道的岩壁還是暗紅色……赤膊龍的龍脈就這樣破了。
相傳,王氏先祖是母子二人遷來新洲,由於家境貧寒,寄住在袁家沖舅父家中,靠母親紡織,兒子替舅父家放牛為生。
袁家沖一脈山清水秀,一道山崗蜿蜒如巨龍,一日,兒子放牛時無意聽到兩位看地的風水先生關於一塊龍穴的爭論。頗有心計的他,在風水先生之前摘走龍穴處的一朵鮮花,並請求其舅父讓他把父親移葬於此,舅父念他是一孝子,同意把袁家沖的山崗讓他安葬父親,並按他的要求以防日後袁、王兩家後代為墳地發生糾紛,還寫了一張贈讓袁家沖山崗的契約,一紙契約使袁家沖的山崗幾百年來一直歸王氏所有。現在的袁家沖已無袁姓後代……
傳說中袁家沖這道山崗就是一條龍脈,誰家得到本應出皇帝,但由於時辰未到將花蕾就摘了,龍衣未穿,龍脈已破,皇帝是出不了,故將此山崗稱為“赤膊龍”。儘管出不了皇帝,但風水猶存,那小孩將他父親遺骨移葬龍穴后,王氏一族在此繁衍生息,稱“赤膊龍王氏”。後來名人輩出,明、清兩朝進士、舉人科甲蟬聯,以王廷陳、王廷瞻、王家祿、王家壁等人為族中佼佼者。王廷陳為明代著名詩人,其弟廷瞻歷任戶部尚書、南京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自此“赤膊龍王氏”為當地望族,榮極一時。
明成化六年(1470年),王氏後代為了紀念赤膊龍,選中龍脈附近景色秀麗的獅子岩建王氏宗廟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