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氏
日本敏達天皇的後裔
橘氏,是日本平安朝大姓,是敏達天皇的後裔。家族在奈良、平安兩朝出過許多的公卿,成為顯赫一時的名門。歷史上常將其和源氏、平氏、藤原氏並稱,是日本古代四大氏族之一,但是後來與藤原氏爭權失敗便沒落,在日本戰國時代時絕嗣。
橘氏的祖先是美努王,美努王是敏達天皇的曾孫。美努王的妻子縣犬養三千代,本來是朝廷中的女官,輕皇子(後來的文武天皇)的乳母,後來嫁給了美努王,生有葛城王、佐為王和牟漏女王。之後由於美努王擔任太宰帥去了筑紫,不久過世,縣犬養三千代就嫁給了藤原不比等成為了不比等的後妻,並且和不比等生出兩個女兒,藤原光明子和多比能。後來因為光明子成為了聖武天皇的皇后,縣犬養三千代便開始進出宮廷,並且對朝局擁有了極大的影響力,幫助藤原不比等建立了藤原家在朝廷的勢力。
和銅元年(708年),元明天皇即位,由於縣犬養三千代從天武天皇時代就開始侍奉朝廷,所以將一個裡面浮著橘子的杯子賜給了縣犬養三千代,並且賜給了她" 橘宿彌"的氏姓。所以一般認為,縣犬養三千代才是橘氏實際的祖先。
邁入全盛
天平5年(733年),縣犬養三千代去世,她與美努王生的葛城王和佐為王向朝廷申請繼承母親的橘宿彌的姓氏,得到了朝廷的允許,並且改名為橘諸兄和橘佐為,進一步進入朝廷,操控朝政。在聖武天皇朝和孝謙天皇朝,橘氏的公卿是太政官的首席,掌握著朝廷的權勢。天平勝寶2年(750年),朝廷賜"朝臣"的姓給橘氏,所以之後,橘諸兄的後人就稱姓" 橘朝臣"。
由於藤原四兄弟因為天花紛紛倒下,掌握朝局的橘氏在諸兄的時候達到全盛,朝中有很多公卿都是橘氏的姻親和同族,並且橘氏和藤原氏的關係非同一般,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是政敵的關係,但是不可否認,這兩家新貴族蒸蒸日上的形態是相似的。
但是,橘氏的全盛期並沒有持續多久,天平勝寶9年,諸兄病亡,朝廷中就出現了橘氏和藤原氏爭雄的局面。而兩方的主力是橘諸兄之子橘奈良麻呂和藤原家的藤原仲麻呂。最後藤原仲麻呂興起了"橘奈良麻呂之亂",誣告橘奈良麻呂謀反,並且將奈良麻呂下獄處死。
橘氏的全盛期就這樣過去了,並且遭到了極大的打擊。此後數年,橘氏一族之保持了殿上人的資格,而失去了公卿的地位。
短暫中興和永久的沒落
這時的橘氏,出現了第二位影響家族命運的女性,那就是橘嘉智子。嘉智子是奈良麻呂的孫女,以殿上人之女的身份入宮,得到寵幸,成為了嵯峨天皇的皇后被尊稱為檀林皇后。與藤原氏一樣,橘氏也利用天皇親家的身份,積極擴張了勢力,並且進一步升任公卿,進入權力中樞。後來檀林皇後生下了政良親王,並且成功即位為仁明天皇,檀林皇后之兄橘氏公便利用天皇外戚的身份主宰了朝廷,可謂呼風喚雨。雖然在這期間發生了橘氏旁系橘逸勢的承和之亂,橘氏的勢力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削弱,但是在檀林皇后在世的這一段時間,橘氏的地位還是十分穩固,並且逐漸變強的。
但是隨著檀林皇后的過世,和仁明天皇的駕崩,藤原家再次成為了天皇的外戚,並且逐步完成了攝關政治的結構。相反,橘氏一門缺少進身的條件,又沒有傑出的一門首領帶領橘氏進行復興,所以橘氏一門從公卿的位子慢慢的下降,而到永觀元年(983)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橘氏的公卿,橘氏的後裔徹底變成了中下級貴族,遠離了權利中樞。
橘氏沒落之後,大致分為兩大部分。
鎌倉時代的武家橘公業建立了小鹿島氏。
1.
當初為了壓制叛亂的藤原純友,作為太宰權帥發兵到九州的橘公賴的後人在筑後成為了土豪,稱為筑後橘氏。有一種說法認為蒲池氏出自筑後橘氏,不過也有說法認為蒲池氏出自藤原氏。
2.
鎌倉時代的武家橘公業建立了小鹿島氏。
另外也有和橘氏關係不明的家族:
戰國時代,飛驒國的內島氏自稱是橘氏的後人,戰國時滅絕——被雪活埋了。
1.
楠木氏:楠木正成是日本著名的武士,傳統意義上認為他是橘氏的後人,不過後經學者考證其很有可能是伊予橘氏的後人(越智氏)。
2.
戰國時代,飛驒國的內島氏自稱是橘氏的後人,戰國時滅絕——被雪活埋了。
橘則隆的子孫將嫡流存續了下去,代代出任橘氏長者。15世紀,橘以盛把家名定為“薄”,“薄家”從此出現;雖然只有五位的官位,不過好歹保存了最後一家橘氏的堂上家。他的孫子薄以緒(1493-1555)老而無子,把山科言繼的二兒子收養,改名薄諸光(1548-1585)。山科家名義上是藤原北家中“四條家”的分支,但是實際上是桓武平氏出身的平維盛的後代,因此依然與源氏、平氏和皇室是同宗。
可是到了安土桃山時代的時候,豐臣秀吉在1585年以薄諸光違反清州會議的協議為由將他逮捕,同年十月命其自殺,也就斷送了最後一家橘氏的堂上家。江戶時代時,時任關白的九條忠榮(1631年改名九條幸家)讓九條家諸大夫、出自醍醐源氏的信濃小路宗增(1578-1646)由源氏改姓橘氏,讓信濃小路家成為橘氏嫡流,算是對薄家的延續;但是信濃小路家只是地下家而非堂上家,地位沒有因而恢復。關於信濃小路家最後的記載是來自《地下家傳》出現的信濃小路季周(1837-卒年不明)。
後來,地下家的青山家、深井家、和田家都自稱橘氏的後裔。
橘氏是傳統上所說的日本四大姓--"源平藤橘"四家中最後一家。關於四大姓氏的說法,很多人產生疑問,因為在四大姓中,橘氏完全不可以和另外三者比較。橘氏活躍的時間只在飛鳥中期到平安中期,之後就漸漸消亡了,乃至於後來除了楠木正成之外(楠木的出身可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橘氏,而是越智氏的伊予橘氏)武家方面橘氏沒有絲毫建樹,甚至連公家方面橘氏一族也沒有了堂上家。而橘氏還能躋身四大家族的原因,本有以下幾條。
1、橘氏是皇族出身的姓氏。皇族出身的姓氏不少,源、平、橘、清原、在原都是,不過橘氏最為特殊的是,他是"自願"降為臣籍的皇族,傳說是為了制衡藤原氏的苗頭。但是本人認為橘氏能夠躋身四大姓氏的原因還是因為與其他皇族出身的大姓相比,橘氏在日本歷史上的活躍時間要長的很,不像在原、清原等家族降為臣籍之後,直到末世都在四、五位徘徊。
2、橘氏的關係網。橘氏從出身的那一刻就和藤原氏結下了不解之緣。諸兄的母親是藤原四兄弟的後母,正妻是同母異父的藤原多比能,雖然後來橘氏和藤原氏的關係大多是政敵,但是其兩家的血脈聯繫可謂非同一般。另外,橘氏本身就是皇族的後裔,而又出了檀林皇后,並生下了仁明天皇,將橘氏的血脈融入了皇家的血統,從這點來說,只有源、平、藤、橘四大族有這樣的機會和經歷。
3、橘氏的政治地位。縱觀日本的歷史,在藤原氏興起的歷史上,除了武家的源、平建立了幕府或者控制幕府掌握了莫大的權勢,只有橘氏在某些時期戰勝了藤原氏,掌握了政權,並且得到了很高的官位。(菅原道真大人被我華麗麗的無視了…)簡單說,就本人手中的資料來說,有史以來,日本只有巨勢德陀、三條實美、藤原仲麻呂、藤原永手、藤原宮子和橘諸兄六個人是在生前獲贈正一位的,這種人臣之極的官位,或許正能說明橘氏在日本史上的地位,即使他們只是曇花一現。
美努王:(?~708)敏達天皇之孫栗隗王之子。歷任太宰帥、攝津大夫,官位從四位下。
三千代:(665~733)縣犬養東人之子。作為文武天皇的乳母在朝廷擁有權勢,曾嫁給美努王和藤原不比等,並且女兒藤原光明子成為了皇后,708年獲賜橘宿彌的姓氏,生前獲正三位。死後獲的正一位和大夫人號。
橘諸兄:(684~757)美努王和縣犬養三千代所生長子,葛城王。736年向朝廷請求繼承母親的橘宿彌姓而捨棄王族資格,被世人所不解。由於天花流行,藤原四兄弟病亡,許多公卿都染病,所以出任大納言,參與朝政。738年成為右大臣,主持朝政。743年為從一位左大臣,而又在749年成為正一位。是日本史上極少數在生前獲得正一位的人。官位為正一位左大臣兼太宰帥。初代橘氏長者。
橘佐為:(?~737)美努王和縣犬養三千代所生次子,佐為王。736年和兄長葛城王一起上奏獲得母親的姓氏橘宿彌,是極少的自願降為臣籍的例子。737年成為正四位下中宮大夫兼右兵衛督。但是在同年死去,一般認為和藤原四兄弟同樣死於天花。
橘奈良麻呂:(721~757)橘諸兄和藤原多比能之子。由於父親橘諸兄受到聖武天皇的寵信,歷任大學頭、侍從、參議、正四位下右大弁,后因父親諸兄逝世,和藤原家的藤原仲麻呂對立,而在聖武天皇駕崩后徹底失實,為了和藤原仲麻呂爭鬥而密謀擁立黃文王即位,泄露,被處死。847年,藤原仲麻呂叛亂,被殺,奈良麻呂被平反,追贈太政大臣。二代橘氏長者。
橘嘉智子:(786~850)橘奈良麻呂之子橘清友的女兒,嵯峨天皇皇后,別名檀林皇后。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出身橘氏的皇后。由於篤信佛教,建立了日本第一所禪寺--檀林院的得到"檀林皇后"的稱號。在朝積極培養橘氏的勢力,在嵯峨天皇死後成為太皇太后,設立橘氏一門的學府--學館院以彰顯橘氏的勢力。據說是一位強勢的皇后。
橘氏公:(783~848)橘清友之子。歷任五位藏人、藏人頭、參議,最後位至從二位右大臣。死後贈從一位。橘氏長者。
橘岑繼:(804~860)橘氏公長子。歷任藏人、左近衛少將,官至正三位中納言。據說是位傾心與文化之人。橘氏長者。
橘逸勢:(782~842)橘氏旁支,橘入居之子。804年和空海、最澄通行作為遣唐使前往中國,後來回國。842年參與擁立恆貞親王之事,被發現,逮捕,流放伊豆,在流放途中病死。853年沒赦免,贈從四位下。是和空海、嵯峨天皇共稱"三筆"的優秀書法家。
橘廣相:(837~890)橘氏長者阿波守橘峰范之子。向菅原是善學習禮法與知識,侍奉陽成天皇、光孝天皇、宇多天皇三代,歷任文章博士、式部大輔、左大弁,直至正四位下參議。但是引起"阿衡事件",被藤原氏陷害而失勢。贈從三位中納言。著名學者。
橘好古:(893~972)橘公材之子。橘氏長者。歷任大學頭、大藏大輔、民部大輔、左中弁、右大弁,最後成為正三位大納言。是當時的能吏和著名學者。
橘恆平:(922~983)左近少將橘敏行之子。歷任修理大夫、近江權守,獲封正四位下參議。是橘氏最後一位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