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愷

荀愷

荀愷(240年—305年),字茂伯(一作子舉),小字虎子,潁川穎陰(河南許昌市)人。魏末晉初官員、外戚,太尉荀彧曾孫,驃騎將軍荀霬與南陽公主長子,晉宣帝司馬懿外孫,護軍將軍荀悝之兄。

以門蔭,歷任侍中、司隸校尉、尚書左僕射、征西大將軍。咸熙年間,封為南頓縣開國子。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荀愷,字茂伯,潁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曹魏太尉荀彧之曾孫。後來以護軍將軍身份隨鍾會伐蜀,統兵萬人包圍蔣斌駐守的漢城。西晉建國后,加封侍中,歷任司隸校尉、尚書左僕射等職,官至征西大將軍。

軼事典故


阿諛奉承

晉武帝曾派侍中荀愷和和嶠一起東宮觀察太子司馬衷的學習情況,兩人回來后回答截然相反,荀愷上報說:“太子德識進茂”即說太子的品德和見識都有很大進步,而和嶠則說“聖質如初”意即太子沒什麼變化。關於這個故事干寶的《晉紀》說是荀顗,即荀愷的堂叔,而孫盛則說荀勖,即荀愷的族叔。裴松之注言,當為荀愷。
擔任司隸校尉時,荀愷的堂兄過世,荀愷請求赴喪,皇帝批准了還下詔書,但是荀愷居然在堂兄屍骨未寒的時候去造訪外戚楊駿,被傅咸稱為“急諂媚之敬,無友於之情”。

陷害名士

最戲劇性的是,楊駿失勢被殺后,荀愷還趁機誣陷武茂、裴楷等人是楊駿同黨害死了武茂。荀愷擔任司隸校尉時,聽從王愷之命陷害牽秀。太傅楊駿因罪株殺,裴楷之子裴瓚,是楊駿女婿,為亂兵所害。此時已成為尚書左僕射的荀愷與裴楷關係不好,於是趁機上奏裴楷是楊駿親屬,使得裴楷收付廷尉,幸虧傅祗力證其無辜,才得以活命。又因欲結名士武茂不成,以武茂是楊駿的姨弟為由誣陷他是逆黨,使他含冤而死。

演義記載

隨鍾會伐蜀,時會拍馬過橋,橋上土塌,陷住馬蹄,爭些兒掀下馬來。馬掙不起,會棄馬步行;跑下橋時,蜀將盧遜趕上,一槍刺來,卻被魏兵中荀愷回身一箭,射盧遜落馬。鍾會麾眾乘勢搶關,關上軍士因有蜀兵在關前,不敢放箭,被鍾會殺散,奪了山關。即以荀愷為護軍,以全副鞍馬鎧甲賜之。

家族成員


父親:荀霬
母親:司馬氏,南陽公主
哥哥:荀憺,少府
弟弟:荀悝,護軍將軍,追贈車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