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構造

方勇主編書籍

《徠汽車構造》是2008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勇。

基本信息


汽車構造
所屬類別
教材 >> 高職 >> 高職汽車
作者:方勇 主編
出版日期:2008年7月 書號:978-7-122-02601-9
開本:16 裝幀:平 版次:1版1次 頁數:292頁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採用大量相關的立體圖、實物圖及簡圖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整車及各個系統、總成、零部件的構造和工作原理。結合現代汽車技術的最新發展,增加了可變氣門正時高壓共軌電噴柴油機、自動變速器、多輪驅動和四輪轉向等新結構、新技術的介紹。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汽車運用、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營銷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汽車製造、營銷、運輸、檢測、維修等企業的培訓教材及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0緒論1
01汽車總體組成1
02汽車的類型2
03汽車工業發展概況3
04汽車行駛基本原理5
05汽車主要技術參數6
第1章汽車發動機基本知識8
11概述8
111汽車發動機的類型8
112發動機的基本結構8
113發動機的常用術語10
12發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11
121四衝程汽油機的工作原理11
122四衝程柴油機的工作原理12
13發動機的總體構造13
14內燃機產品的名稱和型號編製規則14
複習思考題15
第2章曲柄連桿機構16
21機體組16
211汽缸體16
212汽缸蓋和汽缸墊18
213油底殼19
22活塞連桿組20
221活塞20
222活塞環22
223活塞銷23
224連桿23
23曲軸飛輪組26
231曲軸26
232飛輪28
233曲軸扭轉減振器31
複習思考題31
第3章配氣機構32
31概述32
32配氣相位35
321進氣門的配氣相位35
322排氣門的配氣相位36
33氣門組36
331氣門36
332氣門座38
333氣門導管38
334氣門彈簧39
34氣門傳動組40
341凸輪軸40
342凸輪軸的傳動機構41
343氣門挺柱42
344推桿43
345搖臂和搖臂組44
35可變氣門正時及升程的配氣機構45
複習思考題47
第4章化油器式發動機燃料供給
系統48
41概述48
42簡單化油器與可燃混合氣的形成49
421簡單化油器及其特性49
422可燃混合氣成分對發動機工作
性能的影響50
423汽車發動機各種工況對可燃混
合氣成分的要求51
43化油器的構造及工作原理52
431化油器的構造52
432化油器的各工作系統54
44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統的輔助裝置60
441汽油箱60
442汽油濾清器61
443汽油泵62
444空氣濾清器63
複習思考題64
第5章電控汽油噴射式發動機的
燃料供給系統65
51概述65
52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構造和工作
原理67
521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組成67
522燃料供給系統67
523進氣系統71
524電控系統72
複習思考題78
第6章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統79
61概述79
611柴油的性能79
612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統的功用及
組成80
62可燃混合氣的形成與燃燒室81
621可燃混合氣的形成與燃燒過程81
622柴油機燃燒室82
63噴油器與噴油泵83
631噴油器83
632噴油泵85
64噴油提前角調節裝置91
65調速器92
66電控柴油噴射系統96
661組成和工作原理96
662電控分配泵噴射系統96
663電控直列泵噴射系統99
664共軌式電控噴射系統99
複習思考題102
第7章進、排氣系統103
71進、排氣裝置103
711進氣管與排氣管103
712空氣濾清器104
713排氣消聲器104
714混合氣的預熱裝置105
72排氣凈化裝置105
721恆溫進氣空氣濾清器106
722二次空氣噴射系統106
723催化轉換器108
724廢氣再循環(EGR)系統109
73強制式曲軸箱通風裝置110
複習思考題112
第8章發動機潤滑系統113
81概述113
82潤滑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114
821潤滑系統的組成114
822潤滑系統的工作原理114
83潤滑系統的主要零部件117
831機油泵117
832機油濾清裝置119
833機油散熱器122
834油底殼和機油標尺122
複習思考題123
第9章發動機冷卻系統124
91概述124
911冷卻系統的功用和分類124
912冷卻液124
92水冷卻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125
921水冷卻系統的組成125
922冷卻強度調節裝置129
複習思考題131
第10章汽油機點火系統和發動機
啟動系統132
101概述132
1011點火系統的發展概況132
1012點火系統的作用與要求132
102傳統點火系統133
1021傳統點火系統的組成133
1022傳統點火系統的工作原理133
1023傳統點火系統的主要元件134
103半導體電子點火系統137
1031電子點火系統的分類138
1032普通電子點火系統的組成和工作
原理138
104微機控制點火系統143
105發動機啟動系統144
1051啟動機的結構145
1052啟動機的分類148
1053啟動機的型號148
複習思考題148
第11章傳動系統149
111傳動系統的功用與組成149
112傳動系統的類型及布置形式150
1121液力傳動系統151
1122電力式傳動系統151
1123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151
113離合器152
1131概述152
1132摩擦離合器的組成和工作
原理153
1133摩擦離合器的構造156
1134離合器的操縱機構162
114變速器與分動器166
1141概述166
1142普通齒輪變速器的變速傳動
機構167
1143同步器172
1144變速器操縱機構177
1145分動器180
115自動變速器181
1151概述181
1152液力變矩器183
1153行星齒輪變速器186
1154自動變速器的控制系統193
116萬向傳動裝置193
1161概述193
1162萬向節195
1163傳動軸與中間支承199
117驅動橋200
1171概述200
1172主減速器201
1173差速器206
1174半軸與驅動橋殼211
複習思考題213
第12章行駛系統214
121車架214
1211邊梁式車架215
1212中梁式車架216
1213綜合式車架217
122車橋218
1221轉向橋218
1222車輪定位219
1223轉向驅動橋222
1224支持橋222
123車輪和輪胎223
1231車輪223
1232輪胎226
124懸架229
1241普通懸架229
1242非獨立懸架234
1243獨立懸架237
1244電控懸架239
複習思考題240
第13章轉向系統241
131概述241
132機械轉向系統241
1321轉向操縱機構242
1322轉向器242
1323轉向傳動機構244
133動力轉向系統246
1331動力轉向系統的類型247
1332轉向加力器249
134電動助力轉向系統249
1341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249
1342電動機助力式轉向系統250
複習思考題250
第14章制動系統251
141概述251
1411制動系統的功能和組成251
1412制動系統的工作原理251
1413制動系統應滿足的要求252
142制動器253
1421鼓式制動器253
1422盤式制動器258
143人力液壓制動傳動裝置260
1431液壓制動傳動裝置的組成和工作
原理260
1432液壓制動傳動裝置的雙管路布置
形式261
1433制動主缸262
1434制動輪缸264
144真空液壓制動傳動裝置265
145氣壓制動傳動裝置268
146制動力調節裝置271
1461限壓閥271
1462比例閥272
1463液壓感載比例閥272
147防抱死制動系統(ABS)273
1471概述273
1472防抱死制動系統的基本組成和
工作原理274
徠1473防抱死制動系統(ABS)的類型
及布置形式276
複習思考題277
第15章汽車車身278
151概述278
152轎車車身278
1521轎車車身類型278
1522轎車車身一般結構278
153貨車車身280
1531駕駛室280
1532貨廂280
154客車車身280
155車門、車窗及附件281
1551車門及附件281
1552車窗281
156座椅281
複習思考題282
參考文獻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