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楊溪鄉的結果 展開
- 鷹潭市余江區下轄鄉
- 廣昌縣下轄鄉
楊溪鄉
廣昌縣下轄鄉
楊溪鄉位於蘇區北大門廣昌縣南部,是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源頭6鄉鎮之一。東鄰塘坊鄉,南與石城木蘭鄉接壤,西鄰驛前鎮,北鄰赤水鎮。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35公里。全鄉總面積69平方公里,轄東坑、下模、江背、下陌、高排、楊溪6個行政村、61個村小組、1680戶、6629人(全系漢族江右民系);全鄉耕地5960畝,山林7.82萬畝,水域面積10.3平方公里,佔14.9%,屬“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區。
首條鄉村公路開通
江背村
地處武夷山脈腹地,地勢東南西高,中、北部低,地形東南西高山連綿,中部河溝縱橫,形成一條峽谷地段,以高山、丘陵為主,境內最高峰為猴子寨,海拔798米;最低點位於北部與赤水鎮交界的金沙橋邊,海拔154米。
主幹河有驛前港、楊溪港,境內長為13千米、12千米。還有江背溪、東坑溪2條支流。
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近50年年平均氣溫為17.6℃,其中一月份平均氣溫5.2℃,七月平均氣溫29.3℃。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1.12℃,年極端最低氣
東坑村
年平均降水量1788.8毫米,最多年份降水量2543.0毫米,最少年份降水量980.7毫米,其中4~6月份平均降水量844.8毫米,7~9月份平均降水量350.9毫米。平均年日照時數1739.4小時,無霜期258天。
傳授蘑菇養殖經驗
東坑村:位於木蘭鄉東北部,村四周盛長蘭花,地方幽雅而得名。距木蘭鄉政府駐地12公里。距石城縣43公里。東西北三面多山,與廣昌縣相鄰,南接本鄉新河村,地勢平坦,東坑小河從橋羅段分水隘發源,由
東北斜穿駐地流入河家灣(新河)至琴生,該河是江西省80多個縣市第一大河——贛江的發源地。
下模村:下模村位於木蘭鄉東南部,距木蘭鄉政府駐地12公里。距石城縣45公里。東西北三面多山,與廣昌縣相鄰,南接本鄉新河村,地勢平坦。全村總耕地面積2367.4畝,有山地面積34065畝,其中林業面積28740畝,果業面積60畝。林業資源有松脂、柴碳、圓木等。全村有水域面積183畝。主要礦產資源有粉紅花崗岩、石材。
江背村:是江背鎮最大的一個行政村,也是江背圩所在村,有比較好的區位優勢,全村共有30個村民小組,1099戶,耕地面積2878畝,山地面積8700畝,全村產業主要以臍橙、席草和烤煙為主,該村有臍橙基地一個,面積300餘畝,2007年,該村席草種植面積達到600多畝,烤煙面積80餘畝。
高排村:位於圩鎮周邊,村委會距鄉政府僅300米,全村374戶,國土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8260畝,耕地918畝,果業2003畝,烤煙85畝,年出欄50頭以上生豬養殖戶13戶,年出欄千頭生豬的1戶,人均純收入1690元,整體布局呈東西走向。交通便利。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584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1人,城鎮化率2.8%;總人口中,男性3122人,佔53.4%;女性2720人,佔46.6%。2011年人口出生率13.14‰,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7.14‰。均屬漢族。
楊溪鄉有三大特色產業--茶樹菇、烤煙、白蓮,已成為我鄉三大支柱產業。
2007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為2221.6萬元,財政稅收66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1659元。
2014年我鄉種植白蓮666畝,畝產100斤,每畝利潤2800元左右;烤煙種植面積750畝,產量18萬斤;茶薪菇種植500萬筒,產值達1235萬元,平均每筒利潤1元;水稻種植4570畝,畝產達到900斤,每畝純利潤在900元左右。
境內東西高山連綿,中部河溝縱橫,形成一條峽谷地段,以高山、丘陵為主,山地佔總面積97%,盛產杉木、松木。有耕地6355畝,生產水稻、白蓮、煙葉、澤瀉等。楊溪水庫距鄉政府1.5公里,庫內風景秀麗,水面寬廣,宜旅遊觀光。
境內水力資源豐富,有一中型水庫--楊溪水庫,面積1.93平方公里,最大壩高56.4m,正常蓄水庫容為2580 萬m,回水長10.8公里。以發電為主,1998年12月裝機投入運行,設計年平均發電量1700萬度。水庫養殖採取“人放天養”,年均產淡水有機魚類30餘噸。庫內水質清澈(達二類水質標準,規劃為縣城第二自來水廠取水點),湖內風景秀麗,水面寬廣,水庫周邊為萬畝國家級公益林,周邊山峰陡峭,山中植被茂盛,國家級保護動、植物種類繁多。
設中、小學5所,其中鄉中心小學一所,位於下模村,可完成初中教學。
廣昌縣楊溪鄉下陌村完小
廣昌縣楊溪鄉下陌村完小學
廣昌縣楊溪鄉中心小學
廣昌縣楊溪鄉楊溪村完小學
廣昌縣楊溪鄉江背村完小學
廣昌縣楊溪鄉高徘村完小學
(一)太平天國古戰場
位於楊溪鄉楊溪村與石城木蘭鄉交界處山隘,據歷史記太平軍最後一戰被清軍追至楊家牌(今楊溪鄉楊溪村),深夜,太平軍被擊散,幼天王洪天貴福逃至石城后被俘。上世紀80年初,當地人曾在此處挖掘出當時官兵佩戴的盔甲一套,此處仍保留一處石門牌。
(二)高排村西頭組陳宗禮祠堂
陳宗禮,宋代探花、樞密副使兼參知政事,其祠堂位於楊溪鄉高排村西頭組,建於明末清初,距今有400多年歷史,佔地面積約為180㎡,具有相當的文物價值。
(三)江背村上下新屋張家廳堂
江背村上下新屋張家廳堂位於江背村祠堂下組,始建於宋朝,佔地面積為400㎡,廳堂主人曾任九江巡撫,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四)岩山石拱
位於楊溪鄉下模村與東坑村交界處,楊溪公路旁,該石拱橋為我縣最長單孔石橋,長 米,高 米,80年代前,該石拱橋仍為楊溪公路的主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