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友三郎

加藤友三郎

加藤友三郎(かとう ともさぶろう),(1861年4月1日 - 1923年8月24日)廣島人,是日本第21任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日俄戰爭日本海海戰時,加藤任聯合艦隊參謀長,是艦隊第二號人物。他是火炮專家,日本海軍火炮運用得當是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1923年8月24日 去世,享年62歲。受封子爵、大勛位菊花大綬章、大元帥。

簡介


一提起日俄日本海海戰的功臣,大家都會想起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平八郎。毫無疑問,這場海戰決定了日俄戰爭的勝負,正是由於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勝利才使日本成為世界一流國家,引起各國注目。所以東鄉被稱為軍神,死後被天皇賜以國葬之禮,是少數被載入高中教科書的軍人之一。但是在同一艘戰艦上與東鄉緊密合作的加藤友三郎大概已經被人們遺忘了。當時加藤任聯合艦隊參謀長,是艦隊第二號人物。他是火炮專家,日本海軍火炮運用得當是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加藤為日本取得日本海海戰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優秀軍人

同時也是繼山本權兵衛之後建設海軍的重要人物之一。從1906年1月到1909年12月的四年間,他一直擔任海軍次官。之後,從第二次大隈重信內閣開始直到他擔任首相的五屆內閣共七年十個月,他一直擔任或兼任海軍大臣。他擔任海軍大臣的時間僅次於齋藤實美,在歷史上居第二位。在任期間,他致力於建設以八艘戰列艦和八艘巡洋艦為主體的“八八艦隊”編製。

展現才能

加藤友三郎
加藤友三郎
是在1921年到1922年的華盛頓裁軍會議上。日、美、英、法四國在會議上締結了海軍裁軍條約,規定日本主力艦、航空母艦總噸位須限制在美國的六成以內,此外還締結了有關潛水艇、毒氣開發的條約、有關中國問題的條約、關於太平洋屬地、領地條約等。日美締結了關於赤道以北太平洋諸島委託統治條約、日中關於解決山東問題條約等。加藤作為全權委員出席了華盛頓裁軍會議。當時的原敬首相力排“加藤身為海軍大臣,不可能裁減自己的母體-海軍”的質疑,認為只有從海軍中選派實力派人物加藤友三郎才能說服海軍方面接受條約。加藤認識到擴充軍備會造成政府財政負擔,其結果是讓英法佔便宜,因此出色地完成了原敬交給的任務。
會議成果形成被稱為“華盛頓體系”的亞洲太平洋地區國際秩序,這也成為加藤成為首相的推動力。原敬遇刺身亡后高橋是清接任首相,後來由於圍繞改組內閣問題內部意見不統一而辭職,元老松方正義和樞密院長清浦奎吾商量,並得到抱病卧床的西園寺公望首肯,加藤被推薦為繼任首相。政友會內部的紛爭使元老們產生危機感,對政黨產生不信任。另一方面,預想到裁軍將受到來自海軍的反抗,任命擔任過四屆內閣海軍大臣並在海軍內有很高威望的加藤友三郎為首相是萬全之策。而且加藤是華盛頓會議首席代表和裁軍事務負責人,由他擔任首相順理成章。

首相

但後來得知政權將交給加藤友三郎,即使加藤友三郎不接受任命也將由憲政會總裁加藤高明接任。政友會認識到政權將不再屬於本黨后便開始接近加藤友三郎。在元老們對政黨產生不信任的背景下,加藤友三郎內閣除陸相、海相、外相三個職位外的閣僚全部從貴族院研究會和交友俱樂部中挑選。由於沒有從眾議院中選擇閣員,政友會只表示進行閣外合作。從這一點上說,加藤友三郎內閣完全是一個超然於政黨之外的官僚內閣。由於閣員之中很多人是從次官提拔起來的,所以本屆內閣又被稱為“收拾殘局內閣”、“事務官內閣”。由於加藤內閣不是政黨內閣,各界對它的評價並不高。
本屆內閣採取與華盛頓體系相協調的政策,這麼做是有時代背景的。政府為了應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濟不景氣必須整頓財政,為做到這一點,裁軍不可避免,同時必須採取人們可以親眼看到並容易理解的政策。在內閣成立后不到一個月的7月,政府打出裁軍政策,宣布放棄海軍建造“八·八艦隊”的計劃;放棄十四艦戰列艦的建造計劃;中止六艘戰艦的建造;裁減海軍七千五百名下士以上人員;解僱了一萬四千名相關工人。陸軍也進行了大規模裁軍,從大正十二年度至十四年度共裁減了六萬人。日本出兵西伯利亞之後,當時只有日本還在那裡駐兵。由於國內輿論反對和財政困難,到這一年12月止,日本撤走了除在樺太以外的全部駐軍。由於加藤友三郎是出身於軍界的首相,所以一系列政策比較容易落實,整頓財政獲得成功。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可以說加藤內閣採取的政策相當明確,內閣中成員大多擔任過次官,有落實事務性工作的能力。
本屆內閣還通過了原敬內閣以來一直懸而未決的陪審法。雖然這個法案沒有什麼成果,但從允許一般人參與審判這一點上看,表現了大正民主時代的特點,意義深遠。加藤友三郎內閣沒有馬上進行總選舉的打算,於是設立了直屬內閣管轄的眾議院選舉法調查委員會。可以說這麼做完全是由於各地不斷爆發要求採取普選制的示威抗議,加藤友三郎為順應民眾要求採取普選制的輿論而做出的姿態。1922年,日本共產黨在不合法的情況成立,第二年6月發生了逮捕界利彥等共產黨員的事件(第一次共產黨事件)。另外,要求廢除營業稅的呼聲不斷高漲。當時日本處於經濟停滯的“大正民主主義時代”,各種各樣的思潮和運動不斷湧現。

個人狀況

日本海海戰時曾數次不得不在廁所內隔著門與部下談話。內閣成立之初,加藤友三郎面色青中透白,被戲稱為“殘燭首相”,意為在日俄戰爭中被點燃的蠟燭又被拿來接著燒。半年之後加藤被檢查出患有大腸癌,病情十分嚴重,使他無法出席其在位期間僅有的一次帝國議會開幕式。他患有癌症的消息沒有告訴他本人和各位閣員。1923年7月27日,加藤友三郎召開完最後一次內閣會議后倒下了,8月24日去世,結束了他62年的生涯。
華盛頓會議取得的成果決定了加藤友三郎首相的地位,也確定了他的任務,如果他的身體能好一些並親自選拔閣僚的話,加藤友三郎內閣應該是一屆能夠發揮強有力政治作用的內閣。

簡歷


1861年 出生於廣島
1873年 進入海軍學校
1888年 進入海軍大學
1890年 任高千穗艦炮術長
1899年 任海軍大佐,軍務局軍事課長
1905年 任第一艦隊參謀長
1906年 任海軍次官
1913年 任第一艦隊司令長官
1915年 任第二次大隈重信內閣海相
1916年 任寺內內閣海相
1921年 任華盛頓裁軍會議全權代表
1922年 任首相兼海相
1923年8月24日 去世。62歲。受封子爵、大勛位菊花大綬章、大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