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遼墓
宣化遼墓
宣化遼墓在古城宣化西北4公里的河子鄉下八里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宣徠化遼墓被國家文物局評選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並被載入北京中華世紀壇262米青銅甬道上。
墓地、七寶二山,面臨洋河、柳川河二水。這裡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從1972年到1993年,文物工作者先後在這裡發掘清理了以張世卿墓為代表的10餘座遼代時期的張氏家族墓,出土各種文物800餘件,壁畫360平方米。
墓室中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和精美壁畫,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他們紛紛來到宣化,對遼墓的各個課題展開研究,著書立說,把宣化遼墓譽為“地下藝術長廊”、“文化藝術寶庫”。中國文物代表團攜帶遼墓壁畫摹本和出土文物赴日本和台灣巡迴展覽,引起了轟動。
張世卿,遼代歸化州(今宣化)清河郡人,漢族,地方紳士。遼代大安年間宣化遭災,餓死者無數。他拿出穀物2500擔,以解災民之難。為此,皇帝特授其創業右班殿直,之後又累升到銀青崇祿大夫、監察御史、支騎尉等官職。死後葬於宣化城西下八里遼墓群中。其子張恭謙任遼國樞密院留承,並與耶律氏通婚是遼代“以漢治漢”、“遼漢親善”的一個範例。
墓室建在地下4~5米處,均坐北朝南。墓葬形制多種多樣,有雙室墓、單室墓,有方形、圓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墓葬由墓道、墓門、墓室組成,大部分墓葬都是磚雕仿木結構。張世卿墓為前、後方形又墓室,由墓道、墓門、前室、甬道和后室五部分組成,墓室內部做出仿木磚雕柱子,柱子上承普柏方和瀾額,再上為斗拱,到此開始收砌成穹隆頂。墓葬造型獨特,結構複雜,做工精美,展現了遼代建築藝術風格,是研究遼代建築藝術風格的實物資料。
墓群共出土文物有銅器、鐵器、瓷器、陶器、木器、漆器、石器、裝飾品以及食品等,其中不乏國家級珍貴文物。瓷器中的遼三彩、黃釉瓷器和白瓷(20餘件)最具遼代風格,均是遼瓷中的精品,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張世卿墓中出土的影青執壺和盞杯,堪稱哥窯代表作品。出土的木器共計35件,張世卿及其他墓中的男女俑、武俑、十二生肖俑及傢具類的桌、椅、箱、盆架、鏡架和柏木棺箱,多為“明式類”,不僅顯示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而且保存完好,製作精緻,至今千年未朽,極為罕見。柏木棺箱內成有骨灰,箱外均墨書梵、漢兩種經文,這種特殊的葬式在我國尚屬首次發現。張世卿墓中的石器為石獅,其他皆為墓誌銘,記錄了墓主人的生活習俗及安葬確切年代。出土文物中,有多種食品如粟、谷、高粱、核桃、栗子、葡萄、用石灰封口的雞腿瓶中裝有酒,這些食物得能保存,十分珍貴,為研究古代糧食作物的種植歷史及釀酒工藝技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繪在墓室牆上的彩色壁畫是遼墓的精華部分。其特點是壁畫數量多,分佈集中,內容豐富,保存完好。壁畫共計98幅,總面積達360平方米,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壁畫中有天文圖、茶道圖、散樂圖、出行圖、啟門圖、挑燈圖、備經圖、備宴圖、對奕圖、嬰戲圖、花鳥圖等,宛如地下藝術長廊。張世卿墓中的散樂圖,長2.5米,寬1.8米,表現人物12個。11人組成樂隊,1人手舞足蹈。這些人均頭戴襆頭,身穿圓領長袍,腳蹬高筒靴,服裝色彩各異。每個人手中持一種樂器,有琵琶、大鼓、腰鼓、笙、笛、簫、拍板,場面極為壯觀。此幅壁畫被全國中學生歷史教材採用。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員楊泓曾對張世卿墓中的點茶圖進行了剖析。鄭紹宗以宣化遼墓茶道圖為題材,對北方地區茶道的有關問題同陸羽《茶經》作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備經圖中繪製的一白色香爐,似為銀質,蓮花座,長柄彎曲,造型美觀,考古專家認為現國內無存,僅美國博物館存有一件。
繪製在張世卿墓墓頂的天文圖,是考古界繼漢墓星圖和北魏天象圖之後又一次重大發現,是一幅把中國傳統的二十八宿記星法與西方古巴比倫黃道十二官的記星法融合在一起的中西合壁的天文圖。它的發現為研究我國古代天文史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珍貴史料。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對張世卿墓中的天文圖作了詳細論證。研究員伊世同結合邢台銅鐘的十二宮對其墓中的天文圖作了分析對比。張世卿墓中的天文圖現為我國高校天文學專業必修課的重要內容。
徠遼墓壁畫均以寫實為主,從各個側面反映了遼代的經濟、文化、宗教和民族大融合。線條流暢,色彩鮮艷,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人物神態安詳,栩栩如生。
1996年10月,國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組織國內多名著名的考古專家,到宣化遼墓進行實地考察論證。專家認為,在下八里方圓2萬平方米的範圍內,發掘了十幾座遼金時期很具規模的壁畫墓,這在全國是惟一的,在遼代考古史上是空前的,壁畫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對我國考古和學術研究是一次歷史性的突破,極大地豐富了我國考古和文化藝術寶庫。著名考古學家宿白說:“這個墓地是張氏家族墓,壁畫內容豐富,表現了遼金時期中下層官吏生活的各個方面,壁畫為我們研究這一時期這一階層的漢人情況提供了生活豐富的資料,必須保護利用好這一珍貴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