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菊花

德州菊花

德州菊花,以盆栽為主,抗性強,耐鹽鹼,耐乾旱,適生於德州的自然條件。

詳細信息


德州菊花以盆栽為主,也叫春盆菊。每年秋冬之際,將菊花芽栽入盆中入室過冬,次年春季按每株一盆分栽,經過倒盆、打頭等精心管理,至秋季開花。德州菊花品種繁多,色澤各異,其中“山村春色”、“黃鶴雲飛”、“七寶樓台”、“仙露蟠桃”、“古都瑞雪”、“紫閣青霜”、“電掣金蛇”、“陶然友”、“旭濤”等優良品種為群芳中的佼佼者。1982年在上海市全國首屆菊花展覽會上,德州菊花以其棵矮、桿粗、葉茂、花大、花齊、色艷等特點被評為全國第一名。此後,德州市人民公園每年10月舉行菊展。
德州菊花抗性強,耐鹽鹼,耐乾旱,適生於德州的自然條件,深受廣大人民喜歡。解放前,在私人庭院中及近郊農民田園中均廣泛培育,解放后發展較快,五十年代末,新建的人民公園發展至百種,至1965年,擁有菊花300餘種,每年培育數余盆,年年舉辦菊展。
十一界三中全會以後,德州菊花迅速發展,群眾因地因種制宜的創造了許多寶貴經驗和栽培技術,近年更有新突破,德州的多頭菊、獨頭菊,株矮葉肥,花大、色艷,種質優良,獨具風格。
1981年,在上海舉辦的全國首屆菊展會上,德州培育的品種菊山村春色、黃鶴雲非獲一等獎,七寶樓台獲二等獎,古都瑞雪等六種獲三等獎。1989年在杭州舉辦的全國第三屆菊展上,德州品種菊粉木台針獲一等獎,平沙落雁、班中玉筍、小懸崖獲二等獎,紫墨寒霜等五種獲三等獎。同年在全國第二屆花卉博覽會上,三十盆獨頭菊,提前一個月開花,榮獲“科技進步獎”。
菊花由野生變成栽培型,但仍保持著原始菊的生物學特性,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在自然條件下,當每天日照時間縮短到12小時,氣溫降低到10攝氏度時,才能形成花蕾,秋末開花,故,統稱為“秋菊品系”。菊科草花主要有以下品種:雛菊、金壺菊、天車菊、翠菊、紫苑天人菊萬壽菊、孔雀單、百日草金雞菊等。
菊花抗性強,耐鹽鹼,也具有相關的生物學特性,在德州表現出良好的生長勢。因此,菊科花卉便成為綠化、梅花德州的主要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