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書院

丹陽書院

同治十三年(1874)毀於水,知縣徐光熙移建於試院側。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高等小學堂。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高等小學堂。

目錄

簡介


丹陽書院 位於湖北枝江。清乾隆四十年(1775)知縣秦武棫(或作域)建於縣學宮左,取丹水之陽之義,故名。計有明道堂3楹,堂左右齋房名種學、績文、學古訓、通世務,麗澤軒3楹,另有堂前左右齋房及堂后左右齋房等。道光四年(1824)知縣蔣祖暄於麗澤軒后增建上房5楹,左右齋各2楹。同治十三年(1874)毀於水,知縣徐光熙移建於試院側。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高等小學堂。位於湖北秭歸。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知州李炘建。據《路史》載:丹陽地處鄂西歸州(今秭歸),地瘠民貧,原無書院,人才散失,李炘主政后,始在南門外捐置房屋10餘間為諸生肄業所,以期“得一有道德而能文章者為之熏蒸”,“以養其忠愛之忱而開其風氣之厚”。“若其弄筆墨以徼科名”,實非“創建書院之本意”,而負“作人之雅治也”。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高等小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