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中國石油大學副教授

張琴徠,女,山東萊蕪人,1973年7月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張琴,女,山東省萊蕪市人,1973年7月生。博士,副教授。1997年、2000年和2003年從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系本科和研究生畢業,分別獲石油大學(北京)綜合勘探專業工學學士和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003年7月起在石油大學工作。2003年7月起在中國石油大學工作至今。

社會活動


張琴
張琴
2003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獲得地質學理學博士學位。2003年7月起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作。
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沉積學、層序地層學、儲層地質學和石油地質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給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沉積岩石學》、《現代沉積作用及考察》、《地球科學概論》、《普通地質學》、《岩漿岩和變質岩》、《基礎地質學》等課程和《普通地質學》野外地質實習。獲得校內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先後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30餘項,獲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負責校級教改項目8項,參加教改項目6項,主編《地質學基礎》(石油基金資助教材,石油高等院校特色教材,2008,石油工業出版社)和《普通地質學實驗及課內實習指導書》(石油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2015年,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本教材,參加主編《沉積岩石學實驗指導書》,2008,石油大學出版社)。參加主講的《沉積岩石學》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參加主講的《石油地質基礎》是國家級網路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網路精品資源共享課。已在《Petroleum science》、《地質學報》、《沉積學報》、《天然氣工業》、《石油與天然氣地質》等國際SCI、EI期刊等地學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獲全國第四屆油氣層序地層學研討會“青年優秀論文獎”1項。2次獲得Petroleum Science高引用論文獎(2015,2016)。

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綠石賦存形態成因機制及其與儲集空間關係研究,2019-2022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頁岩氣儲層微觀孔隙發育機制及其演變定量模擬,2014-2016
3.教育部留學回國啟動基金項目,頁岩氣儲層有機質微孔演化規律及發育機制,2015-2017
4.巴西里貝拉區塊中東區沉積與成藏研究,2018-2019
5.橫向,扶新隆起帶楊大城子油層綜合評價研究及有利目標優選,2018
6.奧連特盆地79/83區塊砂岩儲層及其抽提物實驗分析,2017-2018
7.安第斯T區塊原油樣品地化實驗分析,2016-2017
8.奧連特盆地中東部烴源岩地球化學分析、油源對比,2016-2017
9.準噶爾盆地土土控制下的儲層分佈特徵,2015-2017
10.安第斯項目海綠石砂岩儲層微觀特徵測試化驗,2015
11.厄瓜多安第斯項目碎屑岩岩心測試化驗分析,2015-2016
徠12.厄瓜多安第斯項目岩心測試化驗分析,2014-2015
13.厄瓜多T區塊海綠石石英砂岩成分特徵分析,2013
14.厄瓜多安第斯T區塊層序地層學研究及岩性油藏勘探潛力評價,2013-2014

主要論著目錄

1、Zhang Qin,Zhu Xiaomin,Mei Xiaohan,Liu Chang, Qiao Lijingyu. Microscopic pore type and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of shale reservoir—a case from the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Zhanhua Sag, Bohai Bay Basin, 33IAS &16ASF Joint Meeting,2017
2、張琴,梅嘯寒,謝寅符,等.不同類型海綠石的發育特徵及分類體系探討[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6,37(06):952-963
3、張琴,朱筱敏,李晨溪,等.渤海灣盆地沾化凹陷沙河街組富有機質頁岩孔隙分類及孔徑定量表徵[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6,37(03):422-432+438
4、張琴,劉暢,梅嘯寒,等.頁岩氣儲層微觀儲集空間研究現狀及展望[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5,36(04):666-674
5、張琴,鮮本忠,朱世發,等.普通地質學實驗及課內實習指導書(石油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2015,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
6、Zhang Qin, Zhu Xiaomin, Ronald J Steel, and Zhong Dakang. Variation and mechanisms of clastic reservoir quality in the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of the Dongying Sag, Bohai Bay Basin, China Petroleum Science,2014,Volume 11, Issue 2, pp 200-210
7、Qin. Zhang, Xiaomin. Zhu, Ronald. J. Steel, Guiwen. Wang, and Hancheng. Ji .Fluid Inclus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Hydrocarbon History and Genesis.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32: pp 2911–2920
8、張琴,朱筱敏,劉 暢,季漢成,陳祥.周口坳陷譚庄凹陷下白堊統低孔低滲碎屑岩儲層特徵及成因分析.岩性油氣藏,2014,26(4):44-46(核心)
9、張琴,劉暢,吳欣松.國內外研究生專業課教學模式對比與探索.教育教學論壇,2014,39:5-6
10、張琴,朱筱敏,董國棟,張亞雄.南蘇門答臘盆地構造演化對沉積演化及成藏條件的控制.油氣地質與採收率,2013,20(1):16-19(核心)
11、張琴,朱筱敏,董國棟,毛凌,楊立干,陳青雲.蘇北盆地金湖凹陷戴南組成岩階段劃分及其油氣地質意義.石油試驗地質,2013,35(1):53-59(核心)
12、張琴,朱筱敏,王貴文.地質類專業課實踐性教學改革新模式構建.地質論壇,2011,12:20-22
13、張琴,董艷蕾,鮮本忠.《現代沉積作用與考察》實踐性教學改革新模式構建.教育教學論壇,2011,12(中旬):124-125
14、張琴,朱筱敏,王貴文.挖掘教學技巧,激發學習專業課的興趣.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9:103
15、張琴,朱筱敏,陳祥等.南華北盆地譚庄凹陷下白堊統成岩相分佈及優質儲層預測.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0,31(4):472-480
16、張琴,朱筱敏.提高教師素質,保證專業課教學效果-以《普通地質學》的教學為例。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S1):45-46
17、張琴,朱筱敏,董艷蕾,金振奎.2009.黃驊坳陷沙一段物源分析及地質意義,油氣地質與採收率,16(6):8-11
18、張琴主編,朱筱敏主審,《地質學基礎》(石油高等院校特色教材),2008,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19、張琴,朱筱敏.山東省東營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組碎屑岩儲層定量評價及油氣意義,古地理學報,2008,10(5):465-472
20、張琴,朱筱敏,李桂秋.東營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組碎屑岩儲集層非均質性與油氣意義,古地理學報,2007,9(6):661-668
21、Zhang Qin,Zhu Xiaomin etc,2006,The significance of Coal Seam of Jurassic in the Recognition of Sequence and Systems Tract Boundaries in East Fukang Slope,Petroleum science,3(2) :7-13
22、張琴,朱筱敏,鍾大康 宋剛,2006,儲層“主因素定量”評價方法在東營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中的應用,天然氣工業,26(10):21-23,EI
23、張琴,朱筱敏,楊俊生,宋剛,2006,蘇丹Muglad盆地Fula坳陷阿加組地震相及砂體預測,油氣層序地層學新進展:全國第四屆油氣層序地層學大會學術論文,石油工業出版社,342-351
24、張琴,朱筱敏,鍾大康 宋剛,2004,山東東營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儲層特徵及控制因素,古地理學報,6(4):493-502
25、張琴等,2004,東營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儲層非均質性研究,隱蔽油氣藏形成機理與勘探實踐,李丕龍,龐雄奇,石油工業出版社,317-328
26、張琴,朱筱敏等,2003,酒西盆地青南凹陷柳溝庄-窟窿山地區下白堊統震積岩的發現及意義,地質學報,77(3):158-162
27、張琴,鍾大康等,2003,東營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儲層孔隙演化與次生孔隙成因,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4(3):281-285
28、張琴,曹思遠等,2002,地震資料的精細目標處理在層序地層學研究中的應用,石油實驗地質,24(5):464-468
29、張琴,朱筱敏,張滿郎,況軍,張年富等,2001,準噶爾盆地阜東斜坡區侏羅系層序地層格架的建立,沉積學報,19(4):575-580
30、張琴等,2001,準噶爾盆地阜東斜坡區侏羅系地震相研究,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5(1):72-76
31、張琴,王貴文,朱筱敏 張滿郎,2001,準噶爾盆地阜東斜坡區侏羅系測井沉積相,古地理學報,3(3):41-47
32、張琴等,1999,準噶爾盆地阜東斜坡區侏羅紀物源分析,新疆石油地質,20(6):501-504
33、張琴譯,1999,兩種模式:全球海平面變化和層序地層格架,Robert M.Carter著,國外油氣勘探,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