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村

雲南省紅河州瀘西縣三塘鄉下轄村

三塘街村隸屬雲南省瀘西縣三塘鄉,地處三塘鄉東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三塘鄉政府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瀘西縣34公里。東與邱北縣隔南盤江徠相望,南與永寧鄉和本鄉連城村民委員會接壤,西與隆德村民委員會相連,北與俱久村民委員會毗鄰。轄塘房、大、小孔照普、大密枝等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20戶,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66人。全村國土面積38.69平方公里,海拔1955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三塘街村有耕地總面積3291畝,人均耕地1.01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擁有林地32512.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90畝,人均的經濟林果地0.27畝,主要種植梨、花紅、石榴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2223.7畝。

基礎設施


雲南省瀘西縣三塘鄉三塘街村進村道路
雲南省瀘西縣三塘鄉三塘街村進村道路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有820戶通電,有56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6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6.95%和66.9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1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98戶(分別佔總數的48.41%和34.27%)。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12輛,摩托車12輛。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1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建有小水窖739口;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5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石榴
石榴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3291畝,人均耕地1.01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32512.2畝,其中 經濟林果地89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7畝,主要種植梨、花紅、石榴、大棗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2223.7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37%。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15.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53.5萬元,佔總收入的58.61%;畜牧業收入190.6萬元,佔總收入的29.4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85頭,肉牛43頭,肉羊103頭);林業收入4.3萬元,佔總收入的0.68%;第二、三產業收入66.7萬元,佔總收入的6.29%;工資性收入45萬元,佔總收入的4.98%。農民人均純收入121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打出打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18人(占勞動力的38.51%),在省內務工514人,到省外務工4人。

新農村建設


山地
山地
2009年以來,該村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帶領全村人民建造了塘房、三塘街2村人民群眾的烤煙田間水窖300多口,教育方面建蓋了大密枝小學,建造沼氣池100多口。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 洋芋 烤煙,主要銷售往省內。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06.00萬元,該村正在發展花生 生薑 洋芋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玉米 洋芋 烤煙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孔照普小學,中學生就讀到三塘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1.00公里,距離中學5.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96人,中學生71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20戶,共鄉村人口3266人,其中男性1663人,女性1603人。其中農業人口3266人,勞動力188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491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養老保險7人,參合率0.2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021人,參合率72.44%;享受低保289人,享受五保戶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該村距離鄉衛生院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9戶,占農戶總數的3.54%。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75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91.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80萬元,有固定資產116.5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徠該村設黨小組6個,黨員總數52人,黨員中男黨員48人,女黨員4人。團員8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需要辦的事很多,因貧困,想到的事辦不了,請政府給予支持和幫助。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根據因地制宜,主要搞好半夏、三七、烤煙種植和兩養一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