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勤
短語
人生在勤意思是人類之所以生存下來就在於勤奮。《左傳-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張衡名句“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在《齊民要術》中,賈思勰曾多次提到了“勤”、“謹”、“力”、“功”等概念,並結合具體條件深入分析了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繫及其與農業經濟之間的關係,這是賈思勰農業思想的又一個方面。在賈思勰看來,農業是提供社會財富的主要經濟部門,而農業所提供的一切社會財富都是由勞動創造的。在《自序》中,他引用《仲長子》的話說:“天為之時,而我不農,谷亦不可得而取之。”又引用《譙子》的話說:“朝發而夕異宿,勤則菜盈傾筐。且苟無羽毛,不織不衣;不能茹草飲水,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因此,他非常贊同“人生在勤,勤則不匱”、“力能勝貧,謹能勝禍”的觀點,明確提出:“勤力可以不貧,謹身可以避禍。”這清楚地表明了賈思勰對勞動的重視程度,說明他已具有了朦朧的“勞動為財富之源”的觀念。
賈思勰所主張的“勤”,並不是單對勞動者而言的,而是提倡包括統治者在內的全體社會成員的“勤”。在《自序》中,他援引了“神農憔悴,堯瘦癯,舜黎黑,禹胼胝”等事例,又列舉了任延、王景、皇甫隆、茨充、黃霸、龔遂等在“安民”方面的辛勤,從而得出結論:雖然“稼穡之艱難”,但“叢林之下,為倉庾之坻;魚鱉之堀,為耕稼之場者,此君長所用心也。是以太公封而斥鹵播嘉穀,鄭白成而關中無飢年”,“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肢不勤,思慮不用,而事治求贍者,未之聞也”。這種主張全體社會成員勤奮勞作以創造農業繁榮的觀點,在中國古代是不多見的。賈思勰所說的“謹”,主要是指節儉和精打細算。他在《自序》中引用《管子》的話說:“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湯有七十二里而用有餘,天非獨為湯雨菽粟也。”為此,賈思勰強調“用之以節”。他注意到,用之無節會對民生帶來嚴重的影響。他說:“夫財貨之生既艱難矣,用之又無節。凡人之性好懶惰矣,率之又不篤。加以政令失所,水旱為災,一谷不登,?h腐相繼,古今同患所不能止也。嗟乎! 且飢者有過甚之願,渴者有兼量之情。既飽而後輕食,既暖而後輕衣。或由年穀豐穰而忽於蓄積,或由布帛優贍而輕於施與。窮窘之來,所由有漸。”如此多因素全方位分析節儉的影響,為《齊民要術》正文中有關各種“資生之業”的利益比較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賈思勰所談到的“力”,主要是指勞動者所付出的體力勞動,而“功”則指各種農業生產活動所取得的勞動成果。
為取得最佳經濟效益,賈思勰從農業經營“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種穀第三》)的總原則出發,主張“多惡不如少善”(《種穀第三》),提倡走小面積集約種植的道路。中國的傳統農業生產,其精髓即在於用地與養地相結合,集約經營,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在魏晉南北朝之際,中國已進入了北方旱作農業傳統生產技術的定型期,賈思勰所提倡的小面積集約種植方式,正是這種技術走向定型的一種反映。為適應精耕細作傳統農業技術的需要,賈思勰既強調“用力少而得谷多” (《種穀第三》) 式的效益性勞動投入,又提倡“鋤不厭數,周而復始”(《種穀第三》) 式積極性勞動支出。看來矛盾的勞動投入,實際上很符合中國傳統旱作農業的生產需求。所謂“用力少而得谷多”式效益性勞動投入,是針對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勞動支出與產品效益相對比而言的;而“鋤不厭數,周而復始”式積極性勞動支出,則是為“起地”,即勞動對於土壤性能的改良作用而言的。主張用深耕細耙的方式去提高土地的抗旱能力和肥沃程度,即所謂“再勞地熟,旱亦保澤”(《耕田第一》),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農業的精髓。
張衡名句: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意即:不勤奮努力去求索,去追求,人生怎麼會有所收穫。人生應該努力求索,不然就不會有收穫。表現出張衡勤奮努力,積極進取的人生追求。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的這句名言,已說過千年,而我們似乎總是喜歡在不經意之間將其揮霍,使我們的人生留下諸多的遺憾!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