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空法師

江西省佛教協會資議委員

印空老法師時任江西省佛教協會資議委員、撫州市政協常委、臨川區政協常委、撫州市佛教協會會長、金山寺慈善協會會長、江西省尼眾佛學院院長、江西大金山禪寺住持、江西九峰禪寺住持。

人物經歷


印空老法師,字源了。一九二一年出生,江西臨川胡氏子,書香門第,童貞入道,年十九而悟無常,禮湖北報恩堂本煥恩師剃度出家。之後便主持建金山寺;創辦了中醫傳習所;為僧人自養而辦尼眾織布廠。一九五五年,慕虛雲老和尚德行,前往雲居山真如禪寺圓具,次年經虛公引薦前往廣州太平蓮社,參加“女子志德印刷廠”,並被當選為市佛教協會理事和市政協委員。
文革結束政策恢復,應政府之邀請,於一九八四年回到撫州恢復下橋寺;同年在贛州石城普照寺傳戒擔任第一師父。一九八五年再度回金山寺,發起複興之宏願,生修殿宇,擴大規模。一九八七年,接法於本煥恩師座下,成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
和尚尼為法忘軀,為續佛慧命而建立“江西尼眾佛學院”;慈悲契機而創辦“金山寺佛教慈善事業協會”;繼而興大叢林建大道場,擴建大金山禪寺。寺院各項設施完備,廣納十方尼眾。二〇〇五年秋隆重舉行開光、水陸法會,僧事如法如律,深得社會各界讚譽。
近十餘年來,和尚尼傾力弘傳戒法於海內外,曾赴台傳授亞部僧戒,並多次在全國各地傳授二部僧三壇大戒,任得戒和尚尼。並為促進世界和平友好,赴台進行宗教文化交流,為民族統一團結做出了貢獻。
其一生“用有限生命做無限事業”的精神,深得政府的信任,民眾的信賴,一九八六年臨川市政府特授予他“愛國愛教”的榮譽稱號。忘我力擔重任,為佛教的復興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修建和恢復的寺院有:金山寺、安陽古寺、百瑞安、隆勝寺、雙林寺及九峰禪寺。
印空法師1921年出生於臨川縣(現臨川區雲山鎮圳上村長崗胡家村小組)。曾祖是清代進士,生有3子,老大胡良玉,武舉人;老二胡金玉,後繼承家業;老三胡寶玉,即胡瑞瀾的祖父,清末秀才,曾教私塾。胡寶玉早年生有6女(出生后就抱給人家養),舊時人的思想觀念是“寧可家道窮,不願絕兒孫”,夫婦倆到處求神拜佛,散盡家財,廣為施捨,求生男孩。41歲時,妻子又一次懷孕,終於產下一個男嬰,這就是胡瑞瀾的父親胡英(字陶柏)。胡英19歲時,與當時的一位前清進士、督學陳先生之女桂兒完婚。結婚第二年,生下胡瑞瀾,接著,長子、次子先後降生,夫妻恩愛,一家溫馨。但是好景不長,桂兒33歲時流產,因大出血去世。胡英本來就身體有病,祖母為給他調治,曾用過鴉片,後來竟因此上癮,加上亡妻的傷感,次年,亦英年早逝。家道的變故,對少女胡瑞瀾猶如晴天霹靂,當時她才15歲,祖父年老體衰,身邊的大弟13歲,小弟只有7歲,作為長女,自然要協助祖父挑起生活的重擔。胡瑞瀾小時候常在外公身邊(家住羅針郭堆村),後來外婆病故,外公續弦,環境的變化,外公家已經呆不下去。姐弟三人只有與祖父相依為命,靠著家中的三畝薄田,艱難度日。開始幾年,祖父還能教書賺點錢,後來身體愈來愈差,於日本投降之前病故。
胡瑞瀾雖未上過學,但是外公、祖父和父親小時候給過她良好的啟蒙教育。開始讀《三字經》、《女兒經》,識字之後,她又刻苦勤奮,廣泛閱讀《春秋》、《左傳》、《史記》等史籍和詩詞曲賦,至於《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鏡花緣》等小說,更是讀了個遍。交談中,話鋒就曾一度轉到小說的情節上,劉關張桃園結義,梁山英雄坐次,……她侃侃而談,記憶準確而深刻。對《紅樓夢》中的人物,似乎更加情有獨鍾。正是有了這種國文基礎,17歲時,同祖父一起,她也走上了教壇。據她所說,開始受聘到撫州城內私人辦的培才學校,這裡學生共有40餘人,分大班和小班,她教小班,另有一位姓上官的老師教大班。後來,她又轉到金溪黃獅渡的一所學校任教。
家道中落、人情冷酷和社會對婦女的蔑視,加上世代信佛、幼習儒典和受古典小說空幻出世思想的影響,她想到出家(時約1940年初)。金山寺是她雲山家鄉的名剎,小時候曾聽外公講過,鼎盛之時,這座寺廟僧尼達300餘人,去金山寺,自然成了她的首選。胡瑞瀾百無聊賴之下,從蔡家沿著遍布荊棘的羊腸小道,蹣跚地向金山頂攀登。此時的金山,峰頂僅有的就是那座茅棚草庵,裡面母女倆人獨守孤燈。這位母親俗姓毛陬法名法福),李渡小麥嶺人,因與媳婦不合,帶著14歲的女兒出家到此。偶然相遇也是一種緣分,胡瑞瀾似乎在此處找到了出路,安頓好祖父和弟弟后,毅然留住此寺。1940年下半年,胡瑞瀾拜禮湖北新洲報恩堂本煥大和尚為師,剃度為尼,取法名“慧悟”(后改稱“印空”、字源了)。倔強和素有大志的胡瑞瀾,立下了重興金山寺的宏願。

金山寺重興之路


印空法師談到此處,十分感慨。當時正值戰亂,路斷人稀,凋零冷落,重興何易。之後,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在三寶弟子、鄉紳桂汝丹等人的助緣下,才於1948年建成一座大殿。開光之日,請來西藏貢噶活佛啟壇,並主持將金山寺改為“密宗道場”,改寺名為“中華貢噶寺”。貢噶活佛在此宏法半年,一時聲名遠播。1987年,印空法師於本煥大和尚座下接法,成為臨濟宗第45代傳人。本煥賜偈云:“常培無量諸福慧,真如法性水長存,印理明心廣度眾,空了一切化大千。”鑒於印空法師在國內宗教界的名聲和影響,金山寺的重建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現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原中國佛協副會長明暘、江西省佛協會長果一、福建省佛協會長妙湛、廣州光孝寺住持本煥等,均登臨金山寺,講經傳法,慷慨解囊。在各級政府的重視和得力弟子頓成等鼎力輔佐下,金山寺擴建速度越來越快,幾年間,先後建起了觀音堂、金剛殿、地藏殿、大雄寶殿、齋堂、寮房、客堂、龍泉庵等建築,依山就勢,錯落有致,總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另有巍峨的山門立於昌撫公路旁,盤山公路自山門通往金山之巔,千級石階從山腰直達金峰之頂。1990年春,這裡舉行了隆重的大殿落成暨佛像開光法會,盛況空前。針對佛門“龍象匱乏”的狀況,1994年9月,經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局批准,自籌資金,在寺內創辦了“江西尼眾佛學院”(全省僅兩所)。學院開設居士班、基礎班,初級班和中級班,學制均為三年,面向全國招生,培養愛國愛教的新一代僧人,金山寺為之名聲鵲起,被人們譽為“贛東佛教城”。
山頂之地再廣也只是彈丸之地,隨著寺廟規模的不斷擴大,僧尼與學員的與日俱增,食宿水電均超負荷,形勢的發展給印空法師提出了新的任務,由此,她又立下在山麓擇地興建大叢林的宏願。
結合旅遊開發、振興經濟,此願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並在選址征地等各方面給予具體指導和幫助。剛進入21世紀,籌集巨資(資金來源特別提到香港旭日集團董事長、大德居士楊釗先生)興建大金山寺佛教建築群(佔地面積278畝)的宏大計劃,開始在金山嶺南麓正式實施。至2007年,大雄寶殿、天王殿、江西尼眾學院教學樓(尊旭樓)、齋堂、禪堂、藏經樓等殿宇即告竣工,一座逾千人的佛教新城———大金山寺,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與此同時,印空法師還多次被聘請為各地傳授二部僧戒、擔任得戒和尚尼,曾應邀至台灣中台禪寺任亞部和尚尼;主持或參予恢復的寺院還有安陽古寺、百瑞安、隆勝寺。尤其是2005年5月,印空法師代表金山寺與上高縣政府簽訂了末山九峰寺恢復重建協議,並於2006年3月派遣金山寺四位比丘尼正式入住上高縣末山,啟動籌建工作。
金山頂上,桂宇傍崖,密密層層,今非昔比;憑欄縱目,宮殿式的大金山寺建築群就在眼底,紅牆黃瓦,金碧輝煌,異常氣派。千年古寺,重煥風采,金山嶺的巨大變化,已經使這裡成為贛東地區一處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這次訪談之前,筆者同老法師亦曾有過一面之緣,那是去年初夏,同吳德恆先生等上金山嶺遊玩,因德恆是印空法師的老熟人,我們同去探訪過—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