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進士
古代對“歲貢(生)”雅化的別稱
“歲進士”不是殿試進士,是對於“歲貢(生)”的一種雅化的別稱。,當然不是真正的進士。明清時代的“歲貢(生)”是“貢生”的一類。“貢生”是什麼?明清科舉時期,按期選拔各地府、州、縣學的“生員”(俗稱秀才),貢入中央國子監(俗稱“出貢”),稱“貢生”。清朝的貢生分為歲貢、恩貢、副貢、拔貢、優貢五類,合稱“五貢”。其中以“歲貢”(歲貢生)最多。
目錄
“歲貢”之名,源於明初“各學(按:指各地的府、州、縣學)歲貢一人”。後來因州、縣學大小不同而所貢人數有了差別,但“歲貢”之名已經定型。在清代,平度州學每三年貢二人。所以歲貢遠比舉人(更不比說進士)的人數為多。歲貢之選,例由老資格的“廩生”論資排輩,所以俗稱“挨貢”。秀才出貢,就等於在府、州、縣學畢業,成了國子監的監生(俗稱太學生),取得了出仕做官的資格。按例,開始只能做“候選訓導”,就是候補州、縣學的副學官。在清代後期,絕大多數的“候選訓導”只是一種虛銜,終老無望實授。對於歲貢生來說,最美的稱呼便莫過於“歲進士”了。
“歲進士”作為一個雅稱,可以寫在“私家性”的族譜和碑文里,卻不能用於正式的文書中,即使帶有“頌揚性”的普通文體,如書信、傳狀里也很少有用的。
清朝的殿試進士與“歲進士”有根本區別,不在一個檔次上。主要區別在於:第一,選拔途徑不同。殿試進士,先要經過鄉試(省試),錄取后稱舉人,次年三月到朝廷禮部會試,錄取后稱貢士,貢士參加皇帝主考的殿試,考中者稱進士。進士又分一、二、三甲,一甲三名,分別稱狀元、榜眼、探花。沒有參加會試、殿試的資格。歲貢,是貢入國子監(最高學府,設在北京)生員之一種,獲得入監深造的機會,在監讀書的稱太學生。歲貢是府、州、縣學每年從年深的廩生(官府發給膳食津貼)中挨次升貢,故又稱“挨貢”。第二,有無科分。殿試進士有科分,按甲子紀年,甲子年考中的稱“甲子科”,丁卯年考中的稱“丁卯科”等。歲貢生是挨升的,沒有科分。第三,任職不同。殿試進士一甲3人分授翰林院撰修、編修,再擇優任編修、檢討、庶吉士,余者授各部主事、中書,有些是外派任知縣、知州。
自從隋初實行科舉取士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明令廢除科舉制度止,其間經歷了1300來年。2015年是科舉制度死亡整整一百一十周年,人們對它已經陌生了。所以“進士”和“歲進士”的區別,很多人容易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