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陵
世界文化遺產
明永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朱厚熜的年號“嘉靖“史稱嘉靖皇帝,在位時間45年,是明朝皇帝在位時間最長者之一,僅次於神宗皇帝朱翊鈞的在位時間48年。由於朱厚熜在位時間長,所以嘉靖皇帝的永陵修建規模僅次於明成祖的長陵,迄今保護較好。
永陵建築獨特、規模宏大,是明十三陵中的代表陵墓。永陵因可能有《永樂大典》陪葬而聞名於世。永陵的營建在世宗皇帝登基后的第十五年,系其在位時營建的“壽宮”,但其卜選陵址卻是在嘉靖七年(1528年)皇后陳氏去世之時,當時,世宗命輔臣張璁及兵部員外郎駱用卿等人為陳皇后選擇陵地。同時,也秘密選好了自己的陵地。
明永陵
駱用卿在嘉靖年間以通曉風水術聞名,他來到天壽山後,外觀山形,內察地脈,為世宗選擇了橡子嶺和十八道嶺兩處吉壤,隨後,世宗就帶領從臣和欽天監官員到駱用卿為他選定的兩處吉壤察看,看后,覺得十八道嶺風水最佳,決定在那裡建陵。但還不放心,又派人到江西一帶找來著名風水師楊筠松、曾文迪、廖三傳的後人再次察看,最後十八道嶺被確定為建陵地點。世宗嫌十八道嶺山名不雅,下詔更名為“陽翠嶺”。
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二十二申時,浩大的陵工開始了,世宗皇帝親自主持了祭告長陵的典儀,武定侯郭勛、輔臣李時奉命總理山陵營建事宜,在這一天動工的還有其他七陵的修繕工程、長陵神道甃石以及石像生加護石台等工程。
在營建過程中,世宗打算按照長陵的規制進行營建,卻又不好把話說明,就虛情假意地對大臣們說:“陵寢之制,量仿長陵之規,必重加抑殺,絨衣瓦棺,朕所常念之”,大臣們對世宗的話心領神會,送給世宗御覽的陵寢設計圖只比長陵規模略小,因此很快得到世宗同意,大約經過7——11年的經營,永陵營建大體告成。
永陵
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寶城之外,還有一道前七陵都沒有的外羅城,其制“壯大,甃石之縝密精工,長陵規畫之心思不及也”。外羅城之內,左列神廚,右列神庫各五間,還仿照深宮永巷之制,建有東西長街。《帝陵圖說》曾記載這座外羅城的由來:“永陵既成,壯麗已極,為七陵所未有。帝登陽翠嶺顧工部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倉皇對曰:‘外尚有周垣未作’。於是周遭甃砌,垣石堅厚,壯大完固,雖孝陵所未嘗有,其後定陵效之”。當然,這段文字系出自傳聞。因為按《明世宗實錄》卷一八七的記載,當時夏言等人擬定的永陵陵寢制度,是按照世宗的旨意,把皇妃從葬之式與陵園制度一體考慮的,更確切的說,世宗皇帝是想把自己的妃子們也葬在自己的陵園內(雖然不是一個玄宮內),於是,夏言等人設計了外羅城,以便將皇妃們埋葬於外羅城之內,其布葬的位置則擬在“寶山城之外,明樓之前”,亦即明樓前左右宮牆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後來,世宗的皇妃們的墓窒雖然沒有按原議定的方案,修在外羅城內,但外羅城則按原定計劃修建了。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朝廷修葺十三陵時,永陵也得到了修整。當時永陵的裬恩門和裬恩殿雖然“頭停椽望盡屬破壞,柁、檁、枋、墊亦有糟朽”,但由於初建時用材宏壯、施工精細,其大木構架尚無大損。負責修陵的大臣金簡(工部尚書)、曹文埴(戶部侍郎)等人本應建議按原制修繕,可是,鑒於十三陵修繕範圍較大,至乾隆年間楠木已經“採伐殆盡”,若“仍照舊式修整,則長陵、永陵兩處購求大木更難辦理”的情況,經過商議,提出了這樣一個拆大改小的建議:“擬將永陵享殿等處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盡長陵均勻配用。其永陵宮門、享殿,再將拆下兩廡各座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規制建造享殿五間、宮門三間。”他們認為,"如此轉移籌辦,不獨長陵規模可仍其舊,輪奐維新,即永陵殿宇亦得與諸陵一律繕治整齊,觀瞻並皆宏敞"。這個建議在今天看來是不符合文物建築“修舊如舊”的原則的,但在當時,也只能採取這一方式,因為乾隆皇帝下令修繕十三陵,目的在於懷柔漢滿兩族關係,以維護大清王朝的統治,其政治目的是居於首位的。只要政治目的達到,陵園是否符合原制並不重要。而按照這一建議實施,則會壓低修陵的經費。所以,金簡等人的奏摺呈到宮廷內,乾隆皇帝很快就准奏了。永陵的裬恩門、裬恩殿因此全部被縮小規制建造:裬恩殿由面闊七間(通闊50.65米)、進深五間(通深27.72米)。縮為面闊五間'(通闊25.91米)、進深三間(通深14.4米),殿頂由重檐式改建為單檐歇山式;裬恩門,由面闊五間(通闊26.26米)、進深二間(通深11.26米),縮為面闊三間(通闊12.3米)、進深三間(通深8.7米),單檐歇山頂的形制未變。
民國年間,乾隆時期改建的裬恩殿、裬恩門相繼塌毀。至今台基上還完整地保留著改建後門、殿的柱礎石。明代門、殿的柱礎石保留不多,但可以看出其體量明顯大於改建后的柱礎石。其中,裬恩殿現存明代重檐金柱柱礎石鼓鏡部分直徑達1.2米,比長陵的僅少2厘米。可以想象明朝時永陵裬恩殿的楠木柱也是十分粗壯的。
明十三陵坐落在群山環抱,溪流繚繞的天壽山南麓,為保持陵區莊嚴肅穆的氣氛,各陵之前均鋪設了神道,並依託溪流或人工挖掘的護城河修建了許多座石橋。神道中間一般為石板或城磚鋪成,象徵“龍脊”;兩側鋪以鵝卵石,象徵“龍鱗”。除了帝后棺槨、儀仗、祭品等可以在神道上前進之外,官員人等甚至前去謁陵的帝王都不能在神道上行走,只能走旁邊的“輔路”。
永陵神道原從總神道北五孔橋向東北分出,經永陵功德碑直達永陵陵門,除開頭極短的一段改為柏油路外,其餘均完整保存,是十三陵保存最為完整的神道。神道開頭有一座單孔橋,盡頭有三座單孔橋,但令人遺憾的是,永陵神道目前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經常可以看到重載卡車在神道上駛過,神道上的石板已有多處被軋碎或軋裂,令人十分痛心。
陵門即陵宮的正門。永陵陵門原為其外羅城城門,今僅存遺址,現陵門為原永陵重門,是半圓形門洞的三孔紅門。
永陵的祾恩門初建時為五間,乾隆年間縮減為三間,在目前保存的基座上,仍可以看到乾隆年間將永陵的祾恩門、祾恩殿拆大改小的痕迹。
御路石雕,指古代刻在宮殿內帝王專用的御路路面上的石浮雕。永陵祾恩門和祾恩殿的基座中軸線上均有御路石雕,而且兩個基座前後均有,共四塊,雕龍鳳戲珠圖案。御路石雕因為其製作材料的特點,得以完整的保存至今,是未開發的十座野陵中的重要看點之一,反映了明代石雕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工匠們的精湛技藝。
走進永陵
永陵的祾恩殿規模僅次於長陵,面闊七間(清乾隆時期修葺十三陵時縮減為五間),漢白玉基座為一層,欄桿上的石望柱雕有龍鳳圖案,柱頂呈圓柱形。
永陵祾恩殿僅保留基座和柱礎(一般為石雕,長陵為大理石,其餘為白石,上面有圓盤形突起,為支撐殿頂的楠木大柱基礎)。
各陵祾恩殿的兩側原先均建有左右配殿,從五間到九間不等,現已全部傾圯,有的甚至連基座都不可辨認。
欞星門,指的是位於各陵方院最後一進院落內的,設於院門和五供之間的一座牌樓。欞星門象徵著通往陰間的大門,是陰陽兩界的界門。陵宮內設置欞星門亦系長陵首創,以後各陵演以為制。
十三陵的欞星門結構基本一致,均為二柱木質牌樓,因此俗稱二柱門。兩根漢白玉石柱構成欞星門的骨架。木質的門牌和斗拱嵌在兩根石柱之間。由於年代久遠,欞星門的木結構部分幾乎全部糟朽,永陵欞星門為解放后修復。
五供,是指一種象徵性的祭器,十三陵每座陵寢明樓的正前方,均陳設有一套石雕五供,包括石質供桌一張,供桌正中間為香爐,香爐兩側分別為兩個燭台,兩個花瓶。
陵寢內陳設五供系長陵首創(南京明孝陵不設五供),以後各陵沿以為制。供器僅具有象徵意義,並不真正點香、蠟燭以及插花。
明樓,指的是帝王陵墓墳冢正前方的高樓,樓中立有聖號碑,作用相當於碑亭。十三陵的明樓建於方城(方形城台,寶城的一部分,位於墳冢正前方)之上。
明樓是十三座陵寢最主要的標誌,幾乎所有的關於十三陵的示意圖,都用明樓作為符號標明其所出位置;站在新七孔橋上向天壽山區眺望,首先看到的就是"錯落兆其間"(乾隆詩)的一座座巍峨的明樓。
明樓也是目前各座陵墓僅有的保存至今的建築物,其他建築如祾恩門、祾恩殿絕大多數都已傾圯。
十三座明樓歷經數百年的風雨侵蝕和戰火的破壞,大多破敗不堪,解放后政府撥款對大部分明樓進行了修繕。
永陵的明樓是數百年間未經任何修葺仍然完好如初的一座,也是完全保持明代建築原貌的明樓,這是因為這座明樓的建築材料和多數明樓不同,多數明樓是木架梁結構,木材大多糟朽或毀於戰火;而永陵是全部磚石結構,連斗拱都是仿照木架梁外形雕成的石料相互嵌合在一起的,甚至連匾額都是用整塊的石板雕刻而成,通體沒有任何木料,因此能完整的保存下來。
因永陵明樓規模異常宏偉,同時也特別沉重,故下面的方城不設券門(門洞),登臨寶城的石道設在方城前方左右兩側。
寶城和寶頂,共同組成了明十三陵的墳冢部分。寶城,指的是墳冢封土周圍砌的一圈城牆,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對墳冢起到保護作用。寶頂,指的是在墳冢封土正中間再堆起一層封土,使之明顯高出墳冢表面,也就是通常說的墳頭,寶城和前面所述建築物所處的方院有機統一,代表著"天圓地方"的建築理念。
明十三陵的寶城系城磚壘砌,寶城頂部砌有垛口,內外垛口之間為馬道,因此,寶城看起來就像一個封閉的環形長城,只是馬道比長城上的馬道要窄許多。
永陵寶城用料奢華,垛口全部使用整塊整塊的花斑石壘砌,寶城的直徑,以長陵最大,其次是永陵和定陵,永陵及以後各陵的寶城都為圓形。
永陵寶城內墳冢的封土是填滿的,封土底部略低於寶城頂部,寶城頂基本齊平,封土填滿的陵宮寶頂,在封土正中間呈明顯凸起的饅頭形狀,周邊呈圓形,並且系一層層夯土堆砌而成。
神功聖德碑,是樹在陵宮神道上的,用於歌頌帝王生平功績的石碑。一般為龍首龜蚨(龜馱的龍頭碑),十三陵中每個陵都有,一般位於陵門正前方,現在均完整保存。
由於前面各陵的神功聖德碑除長陵外均無字,故從嘉靖帝的永陵開始,所有神功聖德碑均改為無字碑沿以為制,取"帝王一生功績肇紀立極,無法用文字歌頌"之義,但是陵墓前立無字碑並非嘉靖帝首創,武則天乾陵前的石碑也是無字碑。
昌平十三陵永陵地址在昌平區十三陵鎮永陵村,駕車走京藏高速公路在32出口駛出,然後往十三陵方向行駛即可到達。
大約經過7-11年的經營,永陵營建大體告成。建成后的永陵與前七陵相較,確有獨特之處。
走進永陵
走進永陵
首先,是規模宏大。在古代,陵園規模的大小,取決於陵園殿廡、明樓及寶城規則。按照《大明會典》的記載,永陵寶城直徑為81丈,裬恩殿為重檐七間,左右配殿各九間,其規制僅次於長陵,而超過獻、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門面闊五間則與長陵相等,其後僅定陵與之同制。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寶城之外,還有一道前七陵都沒有的外羅城,其制“壯大,甃石之縝密精工,長陵規畫之心思不及也”。外羅城之內,左列神廚,右列神庫各五間,還仿照深宮永巷之制,建有東西長街。《帝陵圖說》曾記載這座外羅城的由來:“永陵既成,壯麗已極,為七陵所未有。帝登陽翠嶺顧工部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倉皇對曰:‘外尚有周垣未作'。於是周遭甃砌,垣石堅厚,壯大完固。雖孝陵所未嘗有,其後定陵效之。”當然,這段文字系出自傳聞。因為按《明世宗實錄》卷一八七的記載,當時夏言等人擬定的永陵陵寢制度,是按照世宗的旨意,把皇妃從葬之式與陵園制度一體考慮的。更確切的說,世宗皇帝是想把自己的妃子們也葬在自己的陵園內(雖然不是一個玄宮內),於是,夏言等人設計了外羅城,以便將皇妃們埋葬於外羅城之內,其布葬的位置則擬在"寶山城之外,明樓之前",亦即明樓前左右宮牆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後來,世宗的皇妃們的墓窒雖然沒有按原議定的方案,修在外羅城內,但外羅城則按原定計劃修建了。
永陵的磚石結構的明樓,造型新穎的聖號碑,別具一格的寶城城台設計,以及寶城牆花斑石壘砌的城垛,裬恩殿、裬恩門“龍鳳戲珠”圖案的御路石雕也都是以前各陵沒有的,這些作法後來為定陵所效法。
由於永陵用料考究,規制宏闊,明隆慶《昌平州志》稱其“重門嚴邃,殿宇宏深,樓城巍峨,松柏蒼翠,宛若仙宮。其規制一準於長陵,而偉麗精巧實有過之”。永陵的建成,耗費了大量國庫銀兩。據《明世宗實錄》記載,當時參加營建永陵的三大營官軍有4萬人,再加上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陵區內新行宮和聖跡亭的興工,以及皇宮內外工程,每月費銀不下30萬兩。但當時工部庫貯之銀僅有百萬兩,修陵經費十分困難。為此,世宗只得採納大臣們的意見,用廣納事例銀的辦法,以濟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