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鄤

明代歷史人物

鄭鄤(1594年9月22日—1639年9月23日),字謙止,號峚陽,明代常州橫林人。進士鄭振先之子,少有才名,隨父講學東林。

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進士,因上疏彈劾閹黨,被降職外調,回籍候補。天啟六年,楊漣左光斗等六君子遭魏忠賢閹黨誣陷入獄,鄭作《黃芝歌》寄予同情,乃遭削職為民。崇禎八年(1635)復起用,入京后,因批評內閣首輔溫體仁,后遭溫體仁誣陷。十一月,被捕入獄,備受毒刑,獄中作《痛瀝奇冤疏》。

崇禎十二年(1639年)被凌遲處死。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鄭鄤墓
鄭鄤墓
萬曆二十二年(1595年),八月初九日生。父鄭振先,字太初。母吳安人,大學士吳宗達之妹。
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太初進士及第。
萬曆二十七年(1600年),從父嘉興任所讀書。
萬曆三十二年(1605年),太初升工部營繕司主事,隨父至京。
萬曆三十六年(1609),回鄉,考試得補常州府學生員。太初上《直發古今第一權奸疏》,被貶四川永寧宣撫司經歷。
萬曆三十七年(1610年),隨父赴永寧。太初吟誦山海經丹木篇,喜其句,命號峚陽。
萬曆三十九年(1612年),娶周氏為妻。太初京察被免官。
萬曆四十年(1613年),鄉試中舉人。

官場浮沉

鄭鄤記載
鄭鄤記載
天啟二年(1622年),赴京會試,中進士二甲第三十名。與同年文震孟、黃道周等過從為密。入翰林院為庶吉士。上“諫留中疏”,降二級調外,回籍候補。
天啟五年(1625年),南下避禍,恐累及家門,乃還。途中為六君子作“黃芝歌”。
天啟六年(1326年),避禍西遊,至廬山。
天啟七年(1327年),被入顧同寅案,削職為民。避禍至西江,渡梅嶺,至粵東,棲五羊城。九月,天啟帝薨,始作歸計。
崇禎元年(1628年),三月回家,復原官。八月再奉旨原官起用,尚未行,父太初卒。
崇禎四年(1631年),母吳安人喪。
崇禎八年(1635年)八月廿五日,起行赴京候補,十月十三日抵京。於朝房見溫體仁,體仁不悅其語,被體仁彈劾,十一月十一日系刑部獄。
崇禎十年(1637年)二月二十八日移至錦衣衛獄。
崇禎十二年(1639年)八月二十六日,被磔。

個人作品


《夢中作》《邸報傳予死》《夜奠岳墓讀滿江紅詞》《懷黃石齋》《題君子泉》《諫留中疏》

史籍記載


《合肥學舍札記》陸繼輅
《崇禎遺錄》王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