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宇

戴維宇

曾創下百分之四十收視率的《話說長江》總編導、製片人戴維宇(左二)、撰稿人陳漢元(右二)、主持人虹雲陳鐸(右一)被邀參加中央電視台大型電視記錄片《再說長江》新聞發布會。

人物關係


目錄

正文


人物履歷曾創下百分之四十收視率的《話說長江》總編導、製片人戴維宇(左二)、撰稿人陳漢元(右二)、主持人虹雲、陳鐸(右一)被邀參加中央電視台大型電視記錄片《再說長江》新聞發布會。中新網11月13日電 英國廣播公司12日發表專欄文章“大歷史寫作的新人文紀錄片”,介紹中國紀錄片的全面復興。文章說,中國紀錄片一掃前些年頹勢,以一部又一部的“大片”,在洶湧的娛樂大潮中拼殺出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現將原文摘要如下:落下帷幕不久的中共十七大上,不少黨代表提到十七大前夕,中央電視台播出的歷史政論片《復興之路》(六集),表示這部專題片是胡錦濤在大會所作的長達64頁、近2.9萬字的報告的形象解讀,披露了中共未來五年的執政路向。渴求復興,企盼強國,是中國人久遠的夢想。《復興之路》按歷史線索,六集分別以“千年變局”、“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為主題線索,選取各個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作歷史重現,講述了1840年至中共十七大召開前中國屈辱、奮爭和復興的歷史,全景式追溯中華民族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求的歷程。《復興之路》是央視第一部直接、全面、系統梳理中國近代、現代歷史的系列節目。中共十七大前夕播出《復興之路》,規格遠遠高於政論紀錄片《大國崛起》。11個月前引起海內外熱議的《大國崛起》,缺少直接的中國元素,而《復興之路》則鎖定中國現實,彌補了“中國缺席”的缺憾。新人文紀錄片 《大國崛起》是中國電視人首次用影像梳理500年世界現代歷史,也是中國人首次透過大眾傳媒觀看500年世界大國風雲變幻。電視人用12集電視片構建一個窗口,透過它發現世界的坐標。 《復興之路》卻選擇在每天晚飯後19點55分,由第一頻道首播,第二頻道回放。片子尚未播完,借《復興之路》熱播之際,央視為延伸電視片的“復興”主題,高調傾力創建讓網民發表言論的復興論壇。論壇尚未開壇,僅僅上線測試五天,網民訪問量竟高達100萬人次。人們需要一個表達意願、參政議政的渠道,需要互動交流、發表言論的話語平台。這部電視片播出的同時,《復興之路》系列叢書(三冊)由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以歷史呈現當下,以歷史感悟未來。復興是20世紀中國的鮮明主題,也是21世紀企盼實現的藍圖。這是一種記憶,這也是一種介入。有人將《復興之路》、《大國崛起》這一類紀錄片稱為新人文紀錄片。在娛樂節目大行其道的中國的今天,製作大型、嚴肅的紀錄片,可以說是當代電視人的良苦用心。文化傳承的責任感令這些紀錄片擁有生命的熱度。這一兩年裡,《徽州》、《晉商》、《圓明園》、《故宮》、《中國記憶》、《再說長江》、《新絲綢之路》┄┄中國紀錄片一掃前些年頹勢,以一部又一部的“大片”,在洶湧的娛樂大潮中拼殺出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收視率不時飆升,媒體蜂擁追捧。記錄歷史“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記不起這是哪個國家的紀錄片名導演說過的名言。這表明紀錄片在一個國家或民族史上應享有的地位。正是由於紀錄片的真實性,擔負著以獨有的創意手法記錄真實的使命,幾乎所有國家的電影史,都是從拍攝紀錄片開始的,中國也不例外。中國最早的影片就是一部紀錄片,即1905年記錄京劇表演片段的《定軍山》。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中國的電視紀錄片開始崛起,大型紀錄片在中國一度引起廣泛關注。《話說長江》(1983年)、《話說運河》(1987年)、《望長城》(1991年)、《毛澤東》(1993年)等一批頗有影響的紀錄片問世。紀錄片“復活”今天以紀錄片名義重新“復活”的主要還是新人文紀錄片。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大”:大選題,大手筆,大投入,大製作。經濟發展,文化反思,人才保障,是這兩年“大片崛起”三大主因。大片湧起,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沒有經濟快速成長,就難有對紀錄大片的投入,而經濟崛起所帶動的文化反思,是紀錄大片成批量出現的精神土壤,此外,中國對紀錄片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有20年了,對大片的技術和手段已純熟掌握,對文化內容的把握和再傳播的運用有了足夠自信。政論紀錄片《大國崛起》的熱播所掀起的評論熱潮,是這些年來文化界、思想界、影視界所罕見。這是一種新的歷史表述方式。電視也是可以作為記憶而存在,不僅是記憶的載體,而是記憶本身。當下,中國紀錄片在主題挖掘上有回歸主流的趨勢:紀錄片以弱勢群體為拍攝主體已明顯減少,不少作品沒有滿足於對生活狀態的表層記錄,而是深入制度層面、社會層面和文化層面挖掘大題材。伴隨著中國的電視劇進入一個相對理性的正常期,媒介正為紀錄片騰出廣闊空間,當下,正是中國可以大展身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