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哨遍的結果 展開

哨遍

詞牌名

哨遍,詞牌名,也常寫作“稍遍”“哨編”“稍編”,另有別名“北山移文哨遍”“松江哨遍”等。以蘇軾《哨遍·為米折腰》為正體,雙調二百零三字,前段十七句五仄韻、四葉韻,後段二十句五葉韻、七仄韻。另有雙調二百零三字,前段十六句五仄韻、三葉韻,後段二十句八仄韻、兩葉韻;雙調二百零四字,前段十八句六仄韻、四葉韻,後段二十三句七仄韻、四葉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辛棄疾《哨遍·秋水觀》等。

詞牌沿革


“哨遍”,詞調始見《東坡詞》。其小序云:“陶淵明賦《歸去來》,有其詞而無其聲。余既治東坡,築雪堂於上,人人俱笑其陋,獨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乃取《歸去來辭》,稍加檃括,使就聲律,以遺毅夫。使家僮歌之,時相從於東坡,釋耒而和之,扣牛角而為之節,不亦樂乎?”汲古閣本《東坡詞》於“稍遍”后附小註:“其詞蓋世所謂‘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龜茲語也,華言為五聲,蓋羽聲也,於五音之次為第五。今世作‘般涉’,誤矣。‘稍遍’三疊,每疊加促字,當為‘稍’,讀去聲。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明曼山館本《東坡先生詩餘》注同。元刊《東坡樂府》及《稼軒長短句》則皆作“哨遍”。《康熙詞譜》謂:“其體頗近散文”。
王安中詞,以《北山移文》度曲,因名《北山移文哨遍》。劉學箕詞,游松江檃括東坡《赤壁賦》以度曲,因名《松江哨遍》。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二百零三字,前段十七句五仄韻、四葉韻,後段二十句五葉韻、七仄韻。以蘇軾《哨遍·為米折腰》為代表。此調用三聲葉韻,各傢俱如此填,惟汪詞獨異。 《詞律》云:“此詞長而多訛。又其體頗近散文,平仄往往不拘。”今以諸詞中體調相近,句法相同者參校入譜,其餘概不濫采,亦寧過於嚴之意也。前段第四句,吳潛詞“集眾賢”,“集”字仄聲。第六句,方岳詞“有乾坤便應有爾”,下“有”字仄聲。第七句,吳詞“暢幽情”,“幽”字平聲。第十二句,吳詞“此娛信可樂只”,“信”字、“樂”字俱仄聲。第十三句,方詞“凡三千五百廿年餘”,“凡”字平聲,“五”字仄聲。第十四句,吳詞“或一室晤言襟抱開”,“襟”字平聲,“抱”字仄聲。第十六句,吳詞“當其可欣”,“當其”二字俱平聲。方詞“痴蟆吞吐”,“吐”字仄聲。後段第五句,吳詞“往往俱成陳矣”,“往往”二字俱仄聲,“成”字平聲。方詞“寒光不減些兒”,“不”字仄聲。第六句,吳詞“約境遇變遷”,“變”字仄聲。第十一句,吳詞“痛哉莫大生死”,“痛”字仄聲。第十四句,方詞“但見今冰輪如洗”,“見”字仄聲。
變體一,雙調二百零三字,前段十八句五仄韻、兩葉韻,後段十九句九仄韻、兩葉韻。以蘇軾《哨遍·春詞》為代表。此詞較前詞減三韻,前段第八、九、十句,後段第三、四句,句法亦異。前段第七句,《詞律》作“一霎晴風迥”,汲古閣刻本作“一霎暖風回”,非是。
變體二,雙調二百零三字,前段十六句五仄韻、三葉韻,後段二十句八仄韻、兩葉韻。以王安中《北山移文哨遍·世有達人》為代表。
變體三,雙調二百零三字,前段十五句五仄韻、三葉韻,後段二十二句八仄韻、兩葉韻。以曹冠《哨遍·壬戌孟秋》為代表。此詞較蘇詞減三韻,前段第四、第六句,後段第十五、六句,第十八、九句,句法亦異。按此詞“怨慕舞潛蛟、動凄涼”句,疑有訛字。
變體四,雙調二百零四字,前段十八句六仄韻、四葉韻,後段二十三句七仄韻、四葉韻。以劉克莊《哨遍·勝處可宮》為代表。此詞前段較蘇詞添一韻,後段較蘇詞減一韻,前段第六、七句,後段第十一、十二、十三句,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句,句法亦異。詞中“大丈夫不遇時之所為”句,《詞律》謂“時”字乃羨文,或然。
變體五,雙調二百零二字,前段十八句九仄韻、一葉韻,後段二十二句六仄韻、六葉韻。以辛棄疾《哨遍·池上主人》為代表。此篇後段第十五句以下,句讀與蘇詞不同,又全篇純用散文體,平仄不足為據。
變體六,雙調二百零三字,前段十七句六仄韻、四葉韻,後段二十一句九仄韻、五葉韻。以辛棄疾《哨遍·一壑自專》為代表。此詞較蘇詞添三韻,前段第五、六句,後段第十七、十八句,句法異。此調句讀韻葉參差不一,惟此詞有辛詞別首和韻詞可校,故又取為譜。辛詞別首前段第一句“蝸角鬥爭”,“蝸”字平聲。第四句“君試思、方寸此心微”,“君”字平聲,“試”字仄聲。第八句“何言泰山毫末”,“何”字平聲。第九句“從來天地一稊米”,“天”字平聲,“一”字仄聲。第十一句“鳩鵬自樂”,“自”字仄聲。第十二句“之二蟲又何知”,“二”字仄聲。第十三、四句“記蹠行仁義孔丘非,更殤樂長年老彭悲”,“蹠”字仄聲,“仁”字、“殤”字俱平聲。第十五、六句“火鼠論寒,冰蠶語熱”,“火”字、“語”字、“熱”字俱仄聲,“冰蠶”二字俱平聲。後段第四句“誰與齊萬物”,“誰”字平聲,“萬”字仄聲。第五句“莊周吾夢見之”,“見”字仄聲。第六、七句“正商略遺篇,翩然顧笑”,“商”字、“翩”字俱平聲,“顧”字仄聲。第十句、十一句“百川灌雨,涇流不辨涯涘”,“百”字、“不”字俱仄聲。第十二句、十三句“於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於”字、“天”字俱平聲,“美”字、“在”字俱仄聲。第十四句、十五句“渺滄溟望洋東視,逡巡向若驚嘆”,“洋”字平聲,“向”字仄聲。二十句、二十一句“此堂之水幾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之”字平聲,“一”字仄聲。
變體七,雙調二百字,前段十七句四仄韻、三平韻,後段二十二句十仄韻、三平韻。以汪莘《哨遍·近臘景和》為代表。此詞平仄各韻不用三聲葉,又較各體少三字。
變體八,雙調一百六十字,前段十六句五仄韻、一葉韻,後段十四句五仄韻、兩葉韻。以無名氏《哨遍·太皞司春》為代表。此詞句讀與前八體不同,蓋元人曲也。因《花草粹編》收入詩餘,故錄之以備一體。前段第三句起韻“谷”讀如“古”,見周德清《中原音韻》。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哨遍·為米折腰》
中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 仄。中仄中,中仄仄平 平。仄中平中中中 仄。仄中 平。中平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 仄。中中中中仄仄平 平。仄仄仄中中中中 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仄平中 仄。
為米折腰,因酒棄家,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覺從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余歸路,門前笑語喧童稚。嗟舊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閉柴扉。策杖看孤雲暮鴻飛。雲出無心,鳥倦知還,本非有意。
平。中仄中 平。中中中中中平 仄。中仄平中仄,中中中中平 仄。仄仄仄中平,中中中仄,中平仄仄平平 仄。中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中平平中平 仄。仄中平中仄仄中 平。中中仄中平仄平 平。仄中中、中中平 仄。平平平仄平中,中中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 仄。中平中仄仄平 平。仄中平、中中中 仄。
噫。歸去來兮。我今忘我兼忘世。親戚無浪語,琴書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嶇,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觀草木欣榮,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內復幾時。不自覺、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誰計。神仙知在何處,富貴非吾志。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還止。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哨遍·春詞》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
睡起畫堂,銀蒜押簾,珠幕雲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羅天,正溶溶養花天氣。一霎時,風回芳草,縈光浮動,卷皺銀塘水。方杏靨勻酥,花須吐綉,園林排比紅翠。見乳燕捎蝶過繁枝。忽一線爐香逐遊絲。晝永人閑,獨立斜陽,晚來情味。
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
便乘將佳麗。乘興深入芳菲里。撥胡琴語,輕攏慢捻總伶俐。看緊約羅裙,急趣檀板,霓裳入破驚鴻起。正顰月臨眉,醉霞橫臉,歌聲悠揚雲際。任滿頭紅雨落花飛。漸鳷鵲樓西玉蟾低。尚徘徊、未盡歡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間世。這些百歲光陰幾日,三萬六千而已。醉鄉路穩不妨行,但人生、要適情耳。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北山移文哨遍·世有達人》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
世有達人,瀟灑出塵,招隱青霄際。終始追。遊覽老山棲。藐千金、輕脫如屣。彼假容江皋,濫巾雲岳,纓情好爵欺松桂。觀向釋談空,尋真講道,巢由何足相擬。待詔書來起便騶馳。席次早焚烈芰荷衣。敲朴喧喧,牒訴匆匆,抗顏自喜。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
嗟明月高霞,石徑幽絕誰回睇。空悵猿驚處,凄涼孤鶴嘹唳。任列壑爭譏。眾蜂竦誚,林慚澗愧移星歲。方浪枻神京,騰裝魏闕,徘徊經過留憩。致草堂靈怒蔣侯麾。扃岫幌驅煙勒新移。忍丹崖碧嶺重滓。鳴湍聲斷深谷,逋客歸何計。信知一逐浮榮,便喪素守,身成俗士。伯鸞家有孟光妻。豈逡巡、眷戀名利。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哨遍·壬戌孟秋》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 仄。
壬戌孟秋,蘇子夜遊,赤壁舟輕漾。觀水光彌渺接遙天,月出於東山之上。與客同,清歡扣舷歌詠,開懷飲酒情酣暢。如羽化登仙,乘風獨立,飄然遺世高尚。客吹簫、音韻遠悠揚。怨慕舞潛蛟、動凄涼。自古英雄,孟德周郎。舊蹤可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
噫,水與月兮,逝者如斯曷嘗往。變化如一瞬,盈虛兮莫消長。自不變而觀,物我無盡,何須感物興悲悵。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惟同風月清賞。念江山美景豈可量。吾與子樂之興徜徉。聽江渚、樵歌漁唱。侶魚蝦,友麋鹿,舉匏尊相勸。人生堪笑,蜉蝣一夢,且縱扁舟放浪。戲將坡賦度新聲,寫高懷,自娛閑曠。
變體四
格律對照例詞:《哨遍·勝處可宮》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仄仄 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
勝處可宮,平處可田,泉土尤甘美。深復深,路絕住人稀。有人兮、盤旋於此。送子歸。是他隱居求志。是要明主媒當世。嗟此意誰論,其言甚壯,孔顏猶有遺旨。大丈夫之被遇於時。入則坐廟朝出旗麾。列屋名姬,夾道武夫,滿前才子。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
噫。有命存焉,吾非惡此而逃之。富貴人所欲,如之何、幸而致。向茂樹堪休,清泉可濯,谷中別有閑天地。況膾細於絲,蕨甜似蜜,采于山,釣於水。大丈夫不遇時之所為。唐處士、依稀是吾師。覺山林、尊如朝市。五侯門下賓客,擾擾趨形勢。嗟盤之樂,誰爭子所,占斷千秋萬歲。呼童秣馬更膏車,便與君,從此逝矣。
變體五
格律對照例詞:《哨遍·池上主人》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
池上主人,人適忘魚,魚適還忘水。洋洋乎,翠藻青萍里。想魚兮、無便於此。嘗試思,莊周談兩事。一明豕虱一羊蟻。說蟻慕於膻,於蟻棄知,又說於羊棄意。甚虱焚於豕獨忘之。卻驟說於魚為得計。千古遺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
噫。子固非魚,魚之為計子焉知。河水深且廣,風濤萬頃堪依。有網罟如雲,鵜鶘成陣,過而留泣計應非。其外海茫茫,下有龍伯,飢時一啖千里。更任公五十犗為餌。使海上人人厭腥味。似鵾鵬、變化能幾。東遊入海,此計直以命為嬉。古來謬算狂圖,五鼎烹死,指為平地。嗟魚欲事遠遊時。請三思而行可矣。
變體六
格律對照例詞:《哨遍·一壑自專》
中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中中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仄仄 仄。中平仄平平 仄。平平中仄中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平中平仄平 平。仄中平中仄仄平 平。仄中仄平平仄平 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仄平平 仄。
一壑自專,五柳笑人,晚乃歸田裡。問誰知、幾者動之微。望飛鴻、冥冥天際。論妙理。濁醪正堪長醉。從今自釀躬耕米。嗟美惡難齊,盈虛如代,天耶何必人知。試回頭五十九年非。似夢裡歡娛覺來悲。夔乃憐蚿,谷亦亡羊,算來何異。
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中仄平中仄,平平平仄中 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中平仄仄,平平中仄平 仄。中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中仄平中仄中 仄。仄平平仄中平 仄。平平中仄平 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中仄仄平 平。仄平平中仄平 仄。
嘻。物諱窮時。豐狐文豹罪因皮。富貴非吾願,皇皇乎欲何之。正萬籟都沈,月明中夜,心彌萬里清如水。卻自覺神遊,歸來坐對,依稀淮岸江涘。看一時魚鳥忘情喜。曾我已忘機更忘己。又何曾物我相視。非會濠梁遺意,要是吾非子。但教河伯、休慚海若,大小均為水耳。世間喜慍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
變體七
格律對照例詞:《哨遍·近臘景和》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
近臘景和,故山可過,足下聽余述。便自往山中,憩精藍,與僧飯訖。北涉灞川,明月華映郭,夜登華子岡頭立。嗟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朦朧。聽林外犬類豹聲雄。更村落誰家鳴夜舂。疏鐘相聞,獨坐此時,多思往日。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
噫,記與君同。清流仄徑玉琤琮。攜手賦佳什。往來蘿月松風。只待仲春天,春山可望,山中卉木垂蘿密。見出水輕鯈,點溪白鷺,青皋零露方濕。雉朝飛,麥隴鳴儔匹。念此去非遙莫相失。儻能從我敢相必。天機非子清者,此事非所急。是中有趣殊深,願子無忽。不能一一。偶因馱檗附吾書,是山人王維摩詰。
變體八
格律對照例詞:《哨遍·太皞司春》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
太皞司春,春工著意,和氣生暘谷。十里芳菲,盡東風、絲絲柳搓金縷。漸次第、桃紅杏淺,水綠山青,春漲生煙渚。九十光陰能幾,早鳴鳩呼婦,乳燕攜雛。亂紅滿地任風吹,飛絮蒙空有誰主。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隨塵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
滿地榆錢,算來難買春光住。初夏永、薰風池館,有藤床冰簟紗櫥。日轉午。脫巾散發,沈李浮瓜,寶扇搖紈素。著甚消磨永日,有埽愁竹葉,侍寢青奴。霎時微雨送新涼,些少金風退殘暑。韶華早、暗中歸去。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詞作


• 北宋·蘇軾《哨遍·為米折腰》
• 北宋·蘇軾《哨遍·春詞》
• 南宋·辛棄疾《哨遍·秋水觀》
• 南宋·辛棄疾《哨遍·一壑自專》
• 金·董解元(一作宋·無名氏)《哨遍·太皞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