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堯鎮

劉家堯鎮

劉家堯鎮解放前分別屬安丘、昌樂濰縣3縣管轄,1948年4月解放后屑安丘縣許營區,1951年為安丘縣第六區,1955年又改為許營區,1957年改為 營鄉,1958年成立許營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為劉家堯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為劉家堯鄉。1992年經省政府批准撒鄉設鎮。2007年,撤銷劉家堯鎮、關王鎮、賈戈街道,組建新安街道,辦事處駐地在原劉家堯鎮政府駐地,新安街道由原劉家堯鎮轄區、原關王鎮丘西村等42個行政村、原賈戈街道東北村等35個行政村、趙戈鎮王家莊村等40個行政村組成;2012年將原新安街道由新安路和崑崙大街分為新安街道和經濟技術開發區

自然環境


劉家堯鎮位於東經119‘12/,北緯36’,面積85平方公里.緊靠安丘市區,地處濰坊市南著名的靈山腳下,在安丘、昌樂、坊於3縣市區交界處。
劉家堯鎮地處汶河北岸,丘陵平原各佔一半,南部、東部為平原,土質肥沃,水源亢足,河沙資源豐富,北部、西部為丘陵,盛產石灰石

行政劃分


劉家堯鎮所轄村莊:
劉家堯村、焦家莊村、董家莊村、岔河子村、三教堂村、范家莊村、劉營子村、於營子村、歸家疃村、周營子村、稻窪村、付廟子村、寨上村、薛家莊村、澇窪村、葛庄村、辛家莊村、石羊村、坡子村、彭廟子村、永樂村、東夾埠村、西夾埠村、王墳庄村、黃墳庄村、趙墳庄村、東石馬村、西石馬村、彭家窪村、水西村、大朱旺村、東張排村、北張排村、西張排村、埠南頭村、小莊子村、魏家埠村、新村、許營村、小朱旺村、河北村、石旺庄村、安樂村、劉家窪村、陳屋子村、李家莊村、王家莊村、桑家堯村、宋家堯村、姜家堯村、靈山村、馮家溝村、瓦青村、磨埠村、東門村、西門村、鄭石龍村、張石龍村、丰台村、馬連村、前朱村、后朱村、劉家莊村、大明村

村鎮發展


全鎮高效作物面積擴大到3萬畝。建立了以朱旺、墳庄為中心的5000畝早春脫毒土豆基地,以張排為中心的8000畝大蔥基地,建立了萬畝優質林果基地。烏骨雞、美國落地王鴿七彩山雞鷓鴣等特色養殖規模不斷壯大,飼養量達80萬隻,具備了良好的農產品加工基礎。招商引資,民營經濟發展較快。劉家堯經濟園區位於鎮南部,206國道和新濰安路交匯處的黃金地段,總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包括溫州工業園、二環路工業園、私營經濟園、民營工業園四個區中園。區內基礎設施完備,管委會對進園項目實行“包攬式”服務。2001年以來,中共安丘市委、市政府又在劉家堯鎮規劃建設經濟開發區和新的行政綜合辦公區,並將開發區與劉家堯鎮實行體制合一,進一步提高了園區的檔次和水平。園區內已有各類企業132家,從業人員8000多人,成為國內外客商投資興業的理想場所。
劉家堯鎮位於安丘市區北部,總面積85平方公里,轄64個行政村,10469戶,人口4萬,4.6萬畝耕地。2005年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實業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鎮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242萬元,比上年增長 30%;工業實現銷售收入29億元,利稅2.48億元,分別增長64%和55%。第三產業增加值達37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95元。交通便利,位置優越。206國道、新濰安路穿境而過;東距青島120公里,流亭機場100公里;西距濟南200公里,遙牆機場165公里;南距日照120公里;北距濰坊機場15公里,濟青、濰萊高速公路20公里。2001年以來,安丘市委、市政府又在劉家堯鎮規劃建設市北區和開發區,對外開放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區位優勢更加突出。工業異軍突起。全鎮抓住規劃建設開發區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堅持抓項目帶園區,建園區引項目,“工業立鎮”步伐明顯加快。2005年,全鎮新引進項目53個,合同利用外資5.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5億元,其中境外資金346 萬美元,投資過億元項目2個,過千萬元項目16個。全鎮民營企業達357家,其中限額以上企業37家,直接或間接從業人員1.2萬人,初步形成了玻璃鋼製品加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建築建材、食品加工等五大主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