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張璨的結果 展開
張璨
現代女企業家
張璨,女,北京達因集團董事長,北京達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璨致力於推進我國民營高科技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事業,刻苦創業,在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她致力於引進外國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服務於中國市場和用戶。1987年,她領導的企業率先在中國拓展EPSON系列印表機市場;1992年,她領導的企業在中國市場大規模銷售康柏電腦;1994年,達因成為康柏在亞洲的最大代理商;達因網路工程師部為人民大會堂和多家銀行等國內大型機構提供了先進的網路服務。目前達因正在我國部分地區嘗試建立"網際網路路"。達因正在建立自己的大型顯示器廠,並致力於發展自己的電腦技術,發展達因品牌的計算機產業。“達因”已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電腦行業服務標誌。
張璨
1995年投資2000萬元與北京大學合作成立了北大達因生命科學工程有限公司。目前,生物工程科學研究與開發已成為達因高科技產業群體的重要支柱。
張璨
時光追溯到15年前。那是1986年,剛離開北大校門的張璨在中關村到處找工作。一天,她揣著推薦信準備到四通公司求職。路上遇見了大學同學,同學對她說:你為什麼不能自己干?於是張璨被領到一間不起眼的小平房裡,在那裡,她見到了正光著脊樑埋頭工作的閻俊傑。經過短暫的矛盾和困惑,這年的12月,張璨決定跟閻俊傑一起創業。當時閻俊傑已經不像張璨第一次見到時一樣在印名片了,這個北大的研究生承包了英華公司經理部。公司的架子雖然已經初步搭起來了,但業務不過是把別人的舊機器買過來,刷新后再賣出去,賺其中有限的差價。
張璨
1988年,由於和公司的董事會之間的矛盾,張璨和閻俊傑退出公司,開始了第二次白手起家。這期間他們做了很多的嘗試,包括做文化產業、開餐廳、舞廳等,還去深圳發展過兩年,但都不是很成功。失敗讓張璨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哪個行業,都一定要請專業人才來管理。
1992年,張璨和丈夫又回到了電腦行業。這次他們在友誼賓館租了一套房子做辦公室,註冊了現在的達因公司。“達因”(DYNE)是物理學中力的最小單位,取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意思。名字是張璨起的,因為她一直很喜歡英文字母D,理由是這個既有直線又有曲線的字母能給人很多聯想,比如做人要外圓內方,比如人生的道路有直線也有曲線等,能夠演繹出豐富而深刻的內涵。
這一次張璨吸收前幾年的教訓,請了專業人才來管理公司。公司也很快做了一些好項目,比如說人民大會堂的表決系統,高檢反貪總局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等。不過,真正使達因騰飛的機緣,是在1994年,公司成為康柏公司亞洲地區最大的代理商。
張璨
初戰告捷,張璨有理由小小滿足一下,或者買別墅豪宅,或者出國享受,但是張璨沉靜下來了。成功的喜悅像流星劃過的剎那光華,張璨想要的是更多的發展。她的目光最終定格在生物製藥上。曾經有人說,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可見生物製藥前景的可觀。求新的張璨也沒忘了傳統行業,達因也開始向房地產、新興材料等行業投資。很快,達因電腦公司變成了達因集團。
現在的達因集團除擁有電腦產品分銷、往來與系統集成、生物藥品、生物保健品、中意合資新型傢具產品以及高檔房地產等6個實力雄厚的專業公司外,還在國內30多個省、市、自治區與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有自己的控股或全資子公司。
白手起家的張璨,經歷過所有創業者的艱辛和失望,同時也體驗到創業者獨有的欣喜,她說:“實際上任何人都可能白手起家,只要你做的是一個沒有任何經驗借鑒的新事物。我們跟那些繼承遺產的人相比,用毛澤東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反而沒有更多的負擔和壓力。在1997年,我跟中國傑出青年代表團去台灣。台灣的同齡人很多是企業家的第二、三代,他們可能小學在日本,大學在美國。從小就培養了一種競爭的意識、全球的眼光、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但是他們有一點是不如我們的,我們是創業者,而他們只有二次創業的機會。”
張璨
父親的寬容給了張璨自由選擇的機會,她選擇了再考一年,並由理科改成了文科,報考專業也從生物改成了國際政治,終於在第二年,也就是1982年的秋天,跨進了北大校門。
在北大一個寧靜的午後,張璨被一篇小文章迷住了:“這是篇很短的文章,講一個孩子在15歲的時候有很多夢想,比如要去世界探險、寫一本書、開一家公司、拍一部電影、生兩個孩子等。他把這些夢想都寫下來,然後一步一步去實現。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時很多人都午休了,校園裡非常安靜,我卷著這篇文章,在校園裡一邊走著一邊想:以後我也要實現我的夢想,我也要讓日子過得非常的豐富。”
張璨在五彩繽紛的校園中自由地呼吸,她還是各種活動的積極分子,20歲不但贏得了大學生演講比賽的冠軍,還當上了學生會文化部的副部長。繁花似錦的未來已經在張璨面前鋪開,就等著她去書寫了。
但就在張璨大三的時候,她卻被告知,她的學籍被註銷了,原因是按當時規定,有學不上的考生必須停考一年。
遭遇挫折的張璨是幸運的,因為這裡是北大,她得到了來自同學和老師的熱忱關懷。他們不但關心他,還在有意識地訓練她堅強的品格,他們告訴她,什麼事都不能哭,什麼問題都要想盡辦法去解決,一定要比別的北大同學讀更多的書。
張璨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他們都給了她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她印象特別深的有這麼一個人:“我當時有一個師兄,下過鄉、插過隊,當時歲數很大了。我特別怕他,為什麼呢?比如我興緻勃勃的去打飯,他就端著一盆飯、一盆菜,穿著特別舊的衣服,站在學生食堂熙熙攘攘的學生中間,問我:讀什麼書了,我列的書單你都讀了嗎?讀書筆記寫了嗎?”
在這樣的關懷中,張璨不但沒有被挫折打倒,反而變得越來越堅強和勇敢。
張璨
實際上,能夠讓張璨如此達觀、平和地面對生命中的挫折和災難的,還得益於她的家庭的良好影響。
張璨說:“我很幸運,生在了一個相親相愛的家庭環境。正直、向上、關心他人是軍人出身的父母給我的最大財富。我們也經歷過挫折,比如我父親就被隔離審查過,在這之前他的職位也很高,但是他從沒有失望過,他對國家、對他人和自己都非常有信心。他怎麼調整自己呢?他在我們家後面種了很多菜,是全樓種得最好的。他還做了很多嘗試,包括在一株杜鵑花上嫁接出3種不同顏色的花,比如粉的、白的、紅的。這種探索非常的可貴。
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甚至是災難,但是災難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很多人在災難后被扭曲了,他們偏執、不信任人,因為對世界的印象已經被改變。在我的成長經歷中,父母、老師和同學都給了我很多的關愛,這種關愛給了我什麼呢?就是對自己和人的一種信任、對世界的信任,這是特別難得的。有了這種信任,經歷再多都不怕了。”
2001年4月,張璨再次回到北大做演講,回到闊別15年的母校,張璨的心情非常激動,因為她的夢想、激情和學習能力,都是北大給的。而經過了這麼多年,這麼多的事,張璨發現自己的心情和當年離開北大時一樣,依然年輕,充滿了夢想,而且還有能力去實現它。
張璨經歷過創業的失敗和成功,希望和失望,也經歷過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災難,親眼目睹過生死邊緣的掙扎和無奈。但是這些並沒有讓張璨消極和沉重,反而讓她更積極地珍惜生命里一切美好的東西。她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都要有收穫,這個收穫包括看了一本好書、得到一條有用的信息等。張璨推崇簡單而豐富的生活方式,簡單是從生命的本質上來說的,而豐富則是從生活的方式上來說的。很多人戴著面具,一切都經過包裝,而張璨喜歡抹去浮華,真實而本色的生活,而生活的本質就是簡單的。
在張璨的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和需要就是讀書,對她有影響的書有《假如給我3天光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單生活》、《西藏生死書》等。從這些書中可以看出,張璨崇尚堅強勇敢的品質和簡單淳樸的生活方式。除此以外,張璨還有著豐富的業餘愛好,她喜歡旅遊、業餘也在電視台做主持人。張璨說自己什麼都想去體驗一下,就像當年書中的那個小男孩,一步一步把幻夢變真。
張璨提倡女性應該有優雅而從容的生活方式,這一點在達因的產品中也有體現。比如“柔依”口服保健品,口號是“令女人亮起來”,這裡有三層意思:一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希望女性都活得優雅而從容;二是希望她們同時還要有健康的身心;第三就是外在上,也要給人一種陽光燦爛的感覺。張璨說,女性本身就應該是世間一道美麗的風景。
張璨不同意把自己當做成功女性的典範,一方面,她並不認為自己成功,另一方面,她認為女性的成功應該是多方面的,不應該僅僅指事業上的成就。即使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如果擁有一份美好的感情,也可以稱之為成功。對於那些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女孩,張璨送給她們6個字,這就是認真、忠誠和執著。
張璨說;“我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這需要依靠你的個性和能力去決定。然後你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去努力,去奮鬥,其實就夠了。”
她稱自己為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