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9條詞條名為太和村的結果 展開
- 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太和村
- 廣西玉林市容縣黎村鎮下轄村
- 雲南保山市施甸縣老麥鄉下轄村
- 湖北武漢市新洲區汪集街道太和村
- 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老廠鄉太和村
- 雲南省麗江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鳴音鄉太和村
- 雲南大理州大理市下關鎮下轄村
- 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古水鎮下轄村
- 峨山縣化念鎮黨寬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下轄村
- 瀏陽市集里街道辦事處下轄村
- 貴州遵義赤水市復興鎮太和村
- 山西省萬榮縣裴庄鄉下轄村
-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太平鄉太和村
- 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貓街鎮太和村
- 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化念鎮太和村
-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段郢鄉下轄村
- 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下辛店鎮太和村
-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烔煬鎮太和村
- 山西省吉縣東城鄉下轄村
-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丙麻鄉太和村
- 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拉市鎮太和村
-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浣東街道太和村
- 雲南省紅河彌勒縣虹溪鎮太和村
-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夏庄街道太和村
- 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九街鎮太和村
- 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寶山鎮太和村
- 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白王鎮太和村
- 山西省陵川縣楊村鎮下轄村
- 雲南省普洱墨江縣景星鄉太和村委會
- 雲南省普洱鎮沅縣振太鄉太和村民委員會
-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鳴音鄉太和村
- 雲南省保山騰衝縣新華鄉太和村
- 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鐵廠鄉太和村
- 重慶市江津市中山鎮太和村
- 湖北省鍾祥市豐樂鎮下轄村
-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河口鎮太和村
-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岩腳鎮太和村
-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文峰鄉下轄村
太和村
雲南省麗江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鳴音鄉太和村
太和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20.00公里,距離鎮25.00公里,國土面積3.85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15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烤煙等農作物。有耕地2228.00畝,其中人均耕地1.30畝;有林地2500.00畝。全村轄1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09戶,有鄉村人口1998人,其中農業人口1823人,勞動力149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89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93.7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0.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打工為主。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228.00畝(其中:田110.00畝,地2118.00畝),人均耕地1.30畝,主要種植玉米、烤煙等作物;擁有林地25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3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3畝,主要種植核桃、蘋果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50.00畝。
該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3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509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6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9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0.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1年底,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7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12.00萬元,該村正在發展天竺香葵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玉米產業。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93.7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2.27萬元,畜牧業收入166.65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870頭,肉牛221頭,肉羊1295頭);林業收入13.53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26.00萬元,工資性收入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打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5.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0人,在省內務工46人,到省外務工4人。
該村現有農戶509戶,共鄉村人口1998人,其中男性1028人,女性970人。其中農業人口1823人,勞動力1494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0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5.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350戶。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02.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230個(勞均20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該村設黨小組10個,黨員總數74人,黨員中男黨員54人,女黨員20人。團員0人。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山多地少,未能形成優勢產業,人均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建設阿海電站為契機,應加大運輸業,服務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