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徠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是設立於中國久負盛名的高等學府的一個學術與政策研究機構,有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NCER)是設立於中國久負盛名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一個學術與政策研究機構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於1996年。該中心是由海內外的優秀研究人員組成的網路,這些研究人員通過中心在學術與政策研究、高級培訓、諮詢和其它相關專業活動等領域開展合作。除提供裝備良好的研究設施、為研討會、國際會議等學術活動提供國家級的講壇外,中心還幫助其研究人員開展項目、獲取資金、發表研究成果並負責學術成果的傳播。
與國內傳統的研究機構所不同的是,中心作為一個創立伊始的思想庫吸引了新一代富有創造力的研究者,這些研究人員來自在不同的背景,包括公共服務部門、金融與產業部門及學術部門。中心積極發展與政府和產業部門的密切聯繫,並努力將觸角延伸至一般公眾,以使創造性的學術思想得以廣泛傳播,從而步出相對狹小的知識階層,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產生更為廣泛的影響。中心在背靠清華大學、分享該校豐富的學術資源和設施的同時,仍保持著高度的財務與運作方面的獨立性。中心鼓勵獨立的、客觀的、嚴謹的學術研究,并力促學術觀點不受限制的交流與傳播。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致力於對整個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經濟所面臨的經濟與戰略問題進行高層次的研究。中心的使命是:通過選自訓練有素的中國年輕一代的研究人員產生高水平的理論和實用研究成果,鼓勵客觀的經濟分析與公開的學術討論,為中國公共政策的形成與決策提供信息與幫助,同時促進與國際研究機構在經濟科學、管理科學和國際戰略等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中心定期組織學術討論、研討會和國際會議。中心通過其自行編輯的雜誌、研究報告系列、專題論文、書籍和會議論文集發表其研究成果。
理事會
理事會負責監督中心的全面運作。該會被賦予重大決策的權力,如負責人的選拔任命、研究人員的發展、研究項目、經費籌措以及公共關係。理事會由富有聲望的個人組成。理事會的每個成員任期3年,可以連任。
顧問委員會
顧問委員會向理事會和中心負責人在一系列的專業事務方面提供意見和指導,包括研究項目的發展、對中心研究人員學術成果的評價及對其它學術活動進行諮詢等。顧問委員會由國內外著名學者組成。
顧問委員會成員:
(以姓氏漢語拼音字母為序)
劉國光(Liu Guoguang)
1923年10月出生。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顧問、教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副院長。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研究領域主要為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宏觀經濟調控與政策。
烏家培(Wu Jiapei)
1932年5月出生,1955年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現為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兼職教授,國委員學位委員會經濟學科評議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經濟學科組成員,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數量經濟學和信息經濟學創始人之一。
吳敬璉(Wu Jinglian)
1930年出生,195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誌主編、《改革》雜誌主編、清華大學兼職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教授、國際管理學會會員。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幹事,國務院經濟改革方案研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主張以市場經濟作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運作管理
中心主要運作管理工作由主任與副主任負責,中心主任與副主任由清華大學校長和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任命。
研究員
研究員是高級專業人員的職位。研究員由中心主任推選提名,依據清華大學制定的關於研究員職能的要求與標準,以及國務院和教育部制定的學術職能的有關規定,由清華大學校務會審核批准,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任命。
辦公室主任
中心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由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
訪問學者
訪問學者是為來自海內外其他研究機構的客座研究人員設立的職位,以此促進學術交流。訪問學者根據申請情況進行挑選,由中心主任批准或應中心研究員邀請。
榮譽研究員
榮譽研究員是授予在中國經濟或亞太經濟事務研究上有卓越貢獻的中、外學者的榮譽。
為確保中心的學術自由與運作自主權,中心開展活動的經費主要來自社會捐贈,同時輔之以清華大學和經管學院的專項資金支持。
對中心的捐款可以一次性捐出或按協議在數年內捐贈。贈款可用以支持中心各個領域的活動,捐款人也可指定將捐款用於特定的項目領域或活動。根據捐款人居住地的不同,此項捐款可能享受減免稅。捐款人可以享受一系列的特殊優惠待遇,包括免費獲得中心的研究出版物──書籍、工作論文、研究報告和通訊,應邀參加學術研討會、社會聯誼活動及中心組織的其他特別活動。所有的資金支持將在中心的研究出版物和公開申明中予以鳴謝。
中心的研究項目在很大程度上由各個研究人員決定。這些研究項目將抽象的理論研究與面向實際的實證研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往往反映出其研究人員多樣的背景與廣泛的特長。中心鼓勵其研究人員自由探索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題或尚待開發的處女地,以最好地滿足其自身的學術好奇與研究興趣。不過,中心積極支持那些與中國進行中的市場化改革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意義重大的研究項目。此類與政策相關的研究項目在中心的研究計劃中居於重要地位,並且在研究經費的分配中享受優先待遇。目前,中心活躍在如下領域:
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增長的來源,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政策,長期增長前景預測;
宏觀經濟學:宏觀經濟穩定,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分析,經濟周期研究;
國際經濟學:外貿、匯率與資本流動,外國直接投資的作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包括:中美、中日雙邊關係,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進程,中國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及世界貿易組織的關係;
轉軌經濟學:中國國有企業改組,產權制度,民營部門發展;
金融研究:理論與實證的金融模型,風險資產定位,金融創新與金融工程,銀行業改革,資本市場發展,金融業務審慎監管與金融風險防範;
勞動經濟學:勞工轉移的類型與影響,工資決定,城市與農村失業問題研究;
公共財政:最優稅收理論,公共品理論、稅收與支出政策,政府財政赤字與國家債務的經濟效用,各級政府間的財政關係,社會保險體系;
研究與發展: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技術進步與生產率提高之間的動態關係,知識產權問題,科教興國的經濟學分析;
人力資源:人力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義務教育普及,婦女與農村貧困人口的教育,公共保健;
人口經濟學:人口出生率、家庭規模與性別偏好性的決定,計劃生育,人口增長的經濟與社會效用;
環境經濟學:高速工業化與人口增長對環境可持續性的影響,關於自然資源消耗的最佳監管與稅收政策,氣候變化,水源污染與大氣污染的控制的經濟分析。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教授
中心成長於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以中國頂尖學府——北京大學為依託,坐擁昔日皇家園林——“朗潤園”。在這個大好機遇下,中心秉承北大優良學術傳統,以推動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為己任,以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與教學機構為目標,不懈致力於科研發展、教學革新、人才培養、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辦公室平面分布圖
在教學方面,中心按國際一流大學的標準開設博士、碩士、本科生雙學位和國際MBA課程,培養了大量經濟管理人才。博士碩士專業包括經濟學、金融學和管理學等;經濟學雙學位(學士學位)和輔修招收北京大學非經濟學專業的本科生和校外符合條件的其他學生。中心還與美國20餘所大學聯合舉辦北京大學國際MBA項目(英文簡稱為BiMBA),共同培養面向國際、面向未來的高級經營管理人員。
在培訓方面,中心設立培訓項目,為高校經濟學和管理學教學培訓師資,為新聞媒體培訓財經記者,為國內外企業和其他機構提供諮詢和培訓服務。
在學術交流方面,除參加各種國內外學術會議外,中心經常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政要、企業家等來中心講學和訪問。定期舉辦“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金融論壇”、“BiMBA講座”等系列講座;不定期主辦或與國內外其它機構合辦國際性學術會議,以加強學術交流和提高研究水平或對國內外重大政策問題進行討論。中心還設立客座研究項目,每年邀請國內外經濟學者到中心進行短期客座研究。
中心還出版內部討論稿、簡報以及《經濟學季刊》等各種出版物,在學術界、決策界和輿論界普受好評。內部討論稿為中英文雙語刊物,刊登中心研究人員、客座研究人員及其它學者的學術研究成果。內部討論稿主要用於國內外學術機構、政策研究部門和學者之間的交流。中心不定期出版的簡報主要用於向決策部門及媒體報道中心的活動和介紹中心的研究成果。
中心設有網際網路頁,介紹中心的基本情況,及時發布中心的研究成果和報道中心的各項活動。中心還建有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以促進中國經濟學界的交流,該網已經成為中心發起的“中國經濟學年會”的官方網站。
CCER的發展,得到了北大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凝聚了一批具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師生員工的心血。回顧過去,展望未來,CCER將與時俱進,努力為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為經濟學的教學和科研做出更大的貢獻,使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成為一所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科研、教學機構。
濟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是主要開展全球化開放框架下中國經濟發展問題研究的學術機構,該中心在充分汲取國際主流經濟學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突出自己的理論研究特色——立足國情、面向世界、凸顯現代、指向未來,惟理而不惟權、惟實而不惟書,開放交流、縱橫比較、創新進取。該中心的創立:來自於國情的呼喚,成長於學界的期盼,服務於和諧的發展,通達於創新的彼岸。該中心側重於使用發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和人口經濟學等主要分析工具,在致力於現代經濟理論創新的同時,也儘力為政府決策和企業發展提供管理諮詢、文化支撐、人員培訓和決策信息等智力服務。該中心將與學術界、企業界、政府機構和社會各界保持通暢和諧的互動交流,定期舉辦包括學術論壇在內的各種學術活動,為經濟學家提供講台、為企業家提供平台、為政府官員提供舞台、為學子們提供看台,為那些願意為中國經濟發展服務的志士仁人提供跳台。我們全體研究人員的普遍共識和惟一宗旨,就是能夠竭盡全力地為中國經濟發展和中國經濟理論創新做我們理應做的事情。在學術風格上,我們非常看重學品學術學問,尤其推崇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和馬寅初以及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三位先生的學術風骨。我們會用激情活躍理性並以理性引領激情,在文化激蕩的簇擁下,沿著懷疑、批判、反思、超越、創新的學術隧道而昂首前行……
中心地址:中國·濟南·濟微路106號(濟南大學經濟學院)郵編:250022
(1)經濟發展模式、經濟增長路徑與長效發展機制研究
(2)路徑依賴、制度變遷、制度效能與制度競爭力研究
(3)人力資源配置、人力資本投資與企業精英人才研究
(4徠)產權制度創新、國有經濟退卻和民營經濟崛起研究
(5)公共產品、政府職能、宏觀政策與經濟自由度研究
(6)經濟全球化、人口流動規律與城市化發展進程研究……
中心主任:俞憲忠:1956年12出生,男,漢族,無黨派,山東省滕州市人,100%的純粹農民家庭出身。2007年12月獲得河海大學商學院管理學博士(人力資源方向)學歷和學位。現為濟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新浪網和鳳凰網財經專欄“經濟學人”。在學術研究方面主研製度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人口經濟學。先後共出版經濟學著作與教材11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解放日報》、《經濟研究資料》、《經濟學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中國人口年鑒》、《文史哲》、《社會科學戰線》、《學術界》、《天津社會科學》、《浙江學刊》、《財經科學》、《學術論壇》、《齊魯學刊》、《東嶽論叢》、《山東社會科學》、《理論學刊》、《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等重要報刊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30餘篇,95%以上為個人獨立作者,其中CSSCI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60餘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口年鑒》、《經濟日報》、《人大複印資料》、《文摘報》、《高校文科學報文摘》、《學術百家》和各大網站等媒體多次全轉、摘轉和摘目。獨立主持和骨幹參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研究項目和一般研究項目共3個,另外還獨立主持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和山東省軟科學項目共3個。先後共獲得第三屆全國人口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2)、中國人事科學優秀成果獎(2009)、山東省第6屆精品工程獎(2001)、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0、2008)等多個學術獎項。
學術秘書:張偉,男,漢族,1964年11月生,原籍河南省上蔡縣,現為山東省城市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首席專家,濟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副院長,環境經濟方向博士,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成員,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學術兼職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分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特邀理事,山東生態經濟研究會副會長,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研究機構研究員等。研究方向為體制轉軌與環境經濟管理、城市發展投融資。
張偉在體制轉軌與環境經濟管理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迄今已經在綠色投融資理論與實務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一是對中國經濟體制轉軌的水平與績效進行了測算,探討了體制轉軌與環境污染的關係。其代表性成果為《國民經濟市場化進程的統計評價方法研究》和《中國經濟體制轉軌績效的統計測算與對策研究》等研究報告和論文。二是探討了環境污染末端治理以及發展綠色技術創新進行污染源頭控制的對策。其代表性成果為《經濟體制轉軌績效與城市環境設施投資體制個案研究》專著、《市場化、城市新型工業化與創業投資綠色化研究》專著以及《基於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城市污染治理設施投融資績效研究》、《依靠區域創新推進山東省新型工業化問題研究》等研究報告和論文。三是研究了實現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依靠發展低耗低污產業促進環境保護的作用機理和對策,重點探討“投融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環境保護”的作用機理和對策。其代表性成果為《我國文化產業投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基本對策》、《新型工業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外商投資推進探討》、《發展文化產業促進山東文化大省建設的理論探討與對策研究》、《文化產業資本運營研究》等論文和研究報告。
張偉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工作包括:一是擬對綠色信貸進行深入研究,重點探討“綠色信貸---企業綠色生產經營---環境保護”的作用機理和對策;二是擬對綠色產業集群融資進行深入研究,重點探討“利用外資---綠色產業集群發展---環境保護”的作用機理和對策。
圍繞研究方向,張偉迄今已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在高水平刊物《統計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軟科學》等發表論文50多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主持國家軟科學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項目10多項;先後出版著作5部,主編教材4部;獲得山東省、國家統計局等優秀科研成果獎10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