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緣
冰緣
冰緣,專業名詞,由波蘭的W.洛津斯基於1909年提出,原指冰川邊緣地區,現泛指無冰川覆蓋的氣候嚴寒地區。
冰緣
冰緣
西方在18世紀後期或19世紀前期才有類似的觀察和描述。20世紀初,洛津斯基在第11屆國際地質學會上發表論文《機械風化的冰緣相》,首次提出冰緣一詞和冰緣相概念,指出冰緣過程和氣候之間的密切聯繫。40年代末,出現了第一批利用古冰緣現象重建古氣候環境的成果。50年代以來,各國經濟建設的需要使冰緣地貌研究獲得較快發展,在對冰緣地區化學風化和物理風化的速率及其理論模式研究,以及對凍脹過程的野外觀察和室內模擬試驗等方面,都取得明顯進展。
指地表由於氣溫的年度和日變化及水的相態變化所產生的一系列凍結和融化過程。典型的冰緣區一年中氣溫波動在0℃上下的天數可達150~200天,使地表物質發生凍脹、熱融、凍融蠕流和雪蝕作用等該區特有的過程,形成形態眾多的冰緣地貌。
冰緣
隨著氣候的地帶性變化,冰緣地貌的類型和分哺有相應的變化。按氣候條件劃分,冰緣地貌劃分為海洋性、過渡性和大陸性。中國海洋性冰緣地貌主要分佈在四川西部和西藏東南部等季風海洋性氣候區,此區溫度高、降水量大,地表凍融過程不強烈,冰緣地貌發育微弱。中國大陸性冰緣地貌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北部,此區地處大陸腹部,海拔高、氣溫低,地表凍融過程強烈,是世界上典型的冰緣地貌區之一。界於上兩者之間是過渡性冰緣地貌,如祁連山、喜馬拉雅山北坡、天山等。在世界上,海洋性冰緣地貌包括阿爾卑斯山、挪威及瑞典山地等,大陸性冰緣地貌包括南美安底斯山等,其他山地為過渡性的。
冰緣地貌區按地帶性,可劃分為緯度(地帶)冰緣帶和高度(地帶)冰緣帶。前者包括世界高緯冰緣區,在中國為東北北部冰緣區;後者包括中國青藏高原和世界各地高山冰緣區。緯度和高度因素往往同時控制冰緣地貌的分佈與發育。如中國東北現代凍土南界在西部阿爾山一帶要比東部偏南2度(47°N),海拔為1000米;東端嘉蔭一帶為49°N,海拔僅100米。中國青藏高原從北往南,隨緯度降低冰緣地貌發育的。
即冰水湖。也叫冰邊湖。
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冰緣地區因凍融作用為主所產生的各種表土構造和獨特的地貌現象的總稱。
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冰川風對冰磧物、冰水沉積物和凍融堆積進行吹蝕、搬運,使細顆粒的粉砂和粘土等遠揚而堆積於冰緣地帶,即冰緣黃土。
冰緣地區,由凍融作用塑造形成的特殊河谷形態。它的谷底堆積了凍融岩屑和泥流物質。縱剖面很平緩,水流作用以側蝕為主,河漫灘發育好,形成寬而平的平底谷。
又稱冰緣凸岩。由冰劈和凍脹作用形成的突出於地面的柱狀或條形岩體。有兩種類型:冰緣岩柱與下部基岩相連(有根),是直向節理或裂隙發育的岩石,如玄武岩、砂岩、片岩和片麻岩等,在冰劈作用下形成的“單循環”冰緣岩柱,其本身未發生過鉛直或水平移動。岩柱一般高數十厘米至l~2米;與下部基岩不相連(無根),是埋在凍土層內的長條形岩塊經長期的多循環凍脹作用不斷抬升而成的。岩柱一般僅數十厘米高,多呈傾斜狀,不穩定。冰緣岩柱出現在氣溫很低的冰劈作用強烈的多年凍土層,具有標誌氣候的意義。
不被冰川覆蓋受寒冷氣候影響並以凍融作用為主的地區。現代冰緣地區,包括現代冰川外圍的廣大高緯地區和一部分高原、高山地區。第四紀時期,寒冷氣候帶南移,雪線下降,使冰緣地區也相應地向緯度低和高度更低的地方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