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溝

位於朋曲河下游的重要支流嘎瑪藏布

嘎(ga)瑪溝:位於朋曲河下游的重要支流嘎瑪藏布(地圖上也寫作 甘瑪藏布或卡瑪曲),從定日縣曲當鄉南部到定結縣陳塘鎮東部,主體在曲當鄉南部,是雪山河流侵蝕形成的谷地,55公里長,海拔從2100到五千多米。藏語嘎瑪是星星。

範圍:西起於珠穆朗瑪峰東坡下的窮卓冰川,東達陳塘溝(匯入朋曲),北至卡達(卡得)藏布與嘎瑪藏布的分水嶺(朗瑪拉—曲拉山脈),南抵尼泊爾巴隆國家公園。

嘎瑪溝以其陡峻的峽谷、蔥鬱的森林、五彩的杜鵑花及清澈的泉水聞名於世。此外,從嘎瑪溝里可看到世界最高峰珠峰及其東坡,從北坡觀賞到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

1921年,英國探險家霍華·巴瑞先生在《珠峰考察》一書中稱之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山谷”;1995年,美國高山研究所所長丹尼爾·泰勒博士的《西藏紀實》一書中稱之為“世界十大景觀之一”。

日喀則幾條溝里,它作為最具徒步價值的溝而開發,有半小時央視紀錄片《徒步嘎瑪溝》。

地域介紹


藏語嘎瑪是星星,這裡好看星空,梵語翻譯的佛語嘎瑪則是因果業力。嘎瑪在藏區是經常出現的語詞,例如,318國道上邦達鎮往東有嘎瑪溝,往西的業拉山底部有嘎瑪村。
嘎瑪溝
嘎瑪溝
珠峰地帶,從嘎瑪河(地圖上也寫作甘瑪藏布或卡瑪曲)谷底與朋曲河匯合處海拔僅2100米直至珠穆朗瑪峰相對高差達6000餘米,山谷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8公里,總面積約440平方公里,在此區域內森林生態類型豐富多彩,有山地常綠、伴唱綠闊也林、半常綠闊葉林、亞高山陰暗針葉林等原始森林,其中最具該谷地特色的森林類型是圓柏林,它們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開闊盆地形成大面積過熟的原始森林,其蒼勁古老的外觀給人一以一種歲月到弛、回歸遠古的奇特感覺。
合冊
合冊
嘎瑪溝
嘎瑪溝
嘎瑪溝
嘎瑪溝
據有關專家考證,嘎瑪(甘瑪或卡瑪)谷地的園柏林由垂枝柏和滇藏方枝柏兩種群落組成。前者主要分佈在海拔2800——3600M處,後者則自3600一直分佈至4000M的林線附近,在林線以上形成盤伏於地的灌木叢林。垂枝園柏林生長非常高大,一般樹高25—30M,胸徑50—60M,滇藏方枝柏生長地域靠邊林線,一般樹高15—25M,胸徑30—50CM。兩種園柏林林下都比較乾淨,林內透光性較強,適合於深入林中遊覽與露營。嘎瑪谷地以它茂密,蔥鬱的森林,五彩繽紛的杜鵑,清澈的泉水和溪流,探遂陡峻的峽谷,豐富多彩的飛鳥為特色,特別是在谷地里可以從東坡看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第四高峰——洛子峰和從北坡觀賞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的壯麗景觀。
在日喀則幾條溝里,它作為最具徒步價值的溝而開發,有半小時央視紀錄片《徒步嘎瑪溝》 。

資源


嘎瑪溝
嘎瑪溝
嘎瑪溝
嘎瑪溝
由此可見,嘎瑪(甘瑪或卡瑪)谷地在珠峰自然保護區乃至該區環境保護與生態旅遊發展戰略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該谷地從低部的亞熱帶氣候,隨著海拔高度的直線上升,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垂直生態類型,在這些生態類型中發育著長蕊木蘭、參三七胡黃連、杜鵑等具有較高藥用和觀賞價值的野生植物。
該谷地及其周邊地區又是珠峰自然保護區標誌性動物——雪豹長尾葉猴、紅胸角雉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棲息地,是喜瑪拉雅及毗鄰地區生態質量判別的“本底”區域,同時又是該地區物種資源的儲源地,是拯救和保護珍惜瀕危物種,探索生物資源永續利用方式和研究基地,因此,嘎瑪谷地除了它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之外還具有生物、地質、冰川、環境等諸多科學的研究價值,是一個天然的生物遺傳基因庫。因此,它被列為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特色


嘎瑪溝, 喜馬拉雅幾條溝中只有嘎瑪溝不通公路,位於珠峰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內,它與世隔絕,遠離城市的喧囂,惟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氂牛。它被譽為“世界十大景觀”之一,“世界最美麗的山谷”、 “世界十大經典徒步線路之一”,風景非常震撼,珍稀野生動植物繁多,高原湖泊星羅棋布,可以近距離欣賞世界第一的珠峰、世界第四的洛子峰、世界第五的馬卡魯以及全景都在中國境內的第二高山峰珠穆郎卓等世界級雪山帶來的震撼之美,人跡罕至,恍若夢中的香格里拉。直到2001年,中國政府才首次首次組織科考人員和記者, 徒步穿越嘎瑪溝,填補了中國人對嘎瑪溝考察地歷史空白。
這條高海拔地區、帶有探險性質的高海拔深度行攝線路,可以近距離拍攝我國喜馬拉雅核心地帶的3座8000米以上山峰和周邊眾多6000-7000米的雪山。

範圍


東起陳塘鎮

陳塘溝
陳塘溝
東達陳塘溝(匯入朋曲),這裡海拔2100米。

西達珠峰東坡

西達珠穆朗瑪峰東坡下的窮卓冰川。
珠峰東坡(Everest’s eastern face ),最早是西方探險者踏足這裡,西方稱之為Everest kangshung face,直到現在。關於珠峰東坡的記錄,目前已知是1921年喬治﹒馬洛里關注珠峰的考察日記。1921年,英國登山隊對珠峰的攀登路線進行實地考察,喬治﹒馬洛里就是其中的成員之一。他進入嘎瑪溝上游窮卓谷(Kangshung Valley)考察攀登珠峰的線路而到達珠峰東坡下的窮卓冰川(Kangshung g Glacier)。
我們通常所說的“珠峰東坡”徒步線路屬於廣義上的叫法,它實際上是包含了蘭花谷、嘎瑪溝(國外叫Kaamo Tsangpo valley)和窮卓谷(Kangshung Valley)三條山谷,需要翻過曉烏拉和郎瑪拉兩個高海拔埡口。嘎瑪溝因嘎瑪藏布(Kaamo Tsangpo)而得名,嘎瑪藏布發源於嘎瑪崗日的嘎瑪冰川(Rabka Glacier)。窮卓谷因窮卓藏布得名,窮卓藏布發源於海拔6000米左右、位於珠峰東坡腳下的窮卓冰川。蘭花谷的這條溪流目前還不知道名字。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嘎瑪藏布的源頭是位於珠峰東坡腳下的窮卓冰川,然後順溝一路流向東南奔騰而下,在海拔約2100米的陳塘鎮與朋曲匯合,流向尼泊爾境內,全長55公里。

沿途高峰


珠穆郎卓峰

珠穆郎卓(Chomo Lonzo),維基稱為珠穆隆索,位於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北五公里處,是完全位於中國西藏**境內的一座山峰,主峰海拔7804(一說7816)米,共有三個頂峰,主峰位於南部。7804m的主峰通過7250的山坳連接7540的**峰,**峰再經過7000的山坳連著7200的北峰,這三個峰在步期間獨霸視線,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從巴當營地對面的山腳拔地而起,東北面3000米大岩壁對登山者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至今還無人從東東坡和東北山脊登頂。珠穆郎卓被稱為“神鳥峰”(bird goddess),從東北面看極像一直展翅翱翔的雄鷹。
1954年來自法國的簡·庫日和萊昂內爾·泰瑞(Jean Couzy and Lionel Terray)為考察馬卡魯的攀登線路,通過7200米分開馬卡魯和珠穆郎卓的Sakietang埡口,從相對平緩的西南山脊首次登上了珠穆郎卓南峰主峰。1993年,日本登山隊開闢西北山脊再到西南山脊的新線路,成功登頂主峰。1994年,日本隊再次從傳統的西南山脊線路成功登頂主峰。
珠穆郎卓的**峰和北峰直到2005年都是未登峰。1999年,法國一登山隊嘗試東北山脊失敗。 2005年4月,一法國登山隊再次嘗試東北山脊線路未果后,繼續從西北山脊攀登,Yannick Graziani, Christian Trommsdorff和 Patrick Wagnon三人於5月7日成功首登北峰,另外兩人Stéphane Benoist和 Patrice Glairon-Rappaz也是沿西北山脊於5月16日登頂北峰,並計劃於5月21日登頂攀登中鋒和南峰主峰,完成三峰連登后從Sakietang埡口下撤到尼泊爾,實現前所未有壯舉,但未成功。

馬卡魯峰

馬卡魯(Makalu):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尼邊境,其西北方向距珠穆朗瑪峰24公里,沿西北—東南山脊為界,北側在中國西藏境內,南側在尼泊爾境內。馬卡魯山有五條主要山脊,分別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北山脊。北山脊上的衛峰名叫珠穆隆素峰,海拔高度為7816米。西北山脊的衛峰為馬卡魯2峰,海拔7640米。東南山脊的衛峰稍高,海拔8010米。1955年法國登山隊的9名隊員首次登上峰頂。截止到2015年12月馬卡魯峰登頂人數434人。

洛子峰

洛子峰,英文名Lhotse,海拔8516米,地理坐標為北緯27°96′,東經86°93′,為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意為“南面的山峰”,就因為它地處珠穆朗瑪峰以南3公里處,兩峰之間隔著一條山坳,即通常所說的“南坳”。洛子峰藏語稱之為“丁結協桑瑪”,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以山峰的北山脊與東南山肯為界,其東側在中國西藏**境內,其西側屬尼泊爾王國。洛子峰有兩個衛峰分別是洛子中峰(海拔8516m)和洛子夏爾峰(LhotseShar,海拔8382m),旁邊還有著名的Nuptse峰。迄今為止,洛子西壁上只有一條成功的攀登路線,那就是1956年5月18日首登時的路線。由A.Eggler率領的瑞士隊首先沿珠峰路線攀登到7800米,然後轉向狹窄的冰雪槽路線,最終登頂。除了傳統的“瑞士路線”,還有兩條位於尼泊爾一側的南壁路線可以登頂洛子峰。此外還有3條路線可以登頂LhotseShar和洛子**峰,但位於西藏境內的東壁至今無人登頂。截止到2015年12月洛子峰登頂人數604人。

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Qomolangma),又叫聖母峰,國外稱之為Everest,為世界第一高峰,氣勢磅礴,舉世無雙,是登山者心中的聖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被稱為“地球的第三極”。珠峰,對於喜歡山的朋友來說,是最值得嚮往的山峰,世界第一的誘惑還是巨大的。截止到2015年12月珠穆朗瑪峰登頂人數7001人。

注意事項


嘎瑪溝
嘎瑪溝
嘎瑪溝
嘎瑪溝
1、嘎瑪溝交通:進入嘎瑪溝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氂牛與馬匹,一般進入嘎瑪溝至返回需要10天左右的時間。從定日縣曲當鄉出發,途經桑窮拉山、莎吉塘等地到達核心區。這段行程需要很好的體力,否則進入核心區會很吃力。氂牛隊出租一般是每頭40元/天,嚮導費40元/天(負責驅趕氂牛)。
嘎瑪溝
嘎瑪溝
2、由於這是屬於徒步探險觀光旅遊,對體力的要求很高,所以在進入之前應先衡量自己能否支持,再考慮進入。此途中沒有商店,更不要說有東西賣,因此進入之間應做好一切準備,吃的,喝的,用的,應全部考慮齊全,並且要寧可多帶也勿少帶,睡袋、帳篷是必須帶的,以保證你的睡眠休息,衣物上應帶防害防水的外套。最重要的是要找一雙適合步行旅遊的鞋,這樣可以幫你減輕負擔,讓你行走起來更方便一點。如果你不想行程結束后臉上掉皮的情況發生,那就去專門的戶外運動店購買專業的防晒用品,準備好墨鏡保護你的雙眼。

通行時間


嘎瑪溝景區開放時間為每年5月份到10月份(每年5-10月份埡口積雪少才可以進山,十月中旬以後就大雪封山了)。定日縣旅遊局公布的2016年6月初開放景區。

幾條路線


進出嘎瑪溝有四條徒步路線:1,翻越郎瑪拉埡口 2,翻越曉烏拉埡口 3,翻越桑窮拉埡口 4,從陳塘沿嘎瑪藏布進出。
珠峰東坡嘎瑪溝徒步線路,分為大環線、小環線、反穿大小環線和陳塘線(數字為該地海拔,單位為米)。為方便大家以後查閱資料,把能夠查閱核實的地名的英文名稱全部標註上。
曲當鄉(Karta County)3640,優帕村(Yuba)3930,曉烏措(Shao Lake)4655,曉烏拉埡口(Shao La)4900,卓湘(Joksam)3985,夏濃(Sharlung)4384 ,湯湘(Tangsum)4522 ,巴當(Pethang)4310,俄嘎4679 ,白當(Pethang Ringmo)4950,珠峰東坡大本營 5300,熱嘎(Raga)4224,措學仁瑪(Tsoshutrima) 4979,朗瑪拉埡口( Langma La ) 5344,拉則4800 ,倫珠林村(Lhundrubling )4174,陳塘2040

大環線

嘎瑪溝
嘎瑪溝
曲當鄉→優帕村→曉烏措→曉烏拉埡口→卓湘→夏濃 →湯湘 →巴當→俄嘎→白當→珠峰東坡大本營→白當→俄嘎 →熱嘎→湯湘→措學仁瑪→朗瑪拉埡口→拉則→倫珠林村→曲當鄉
定日縣曲當鄉是徒步的起點,這裡也是環線徒步的終點。實際徒步是從離曲當鄉3公里遠的優帕橋開始的。
將物資交予氂牛託運,只需要背負當天所需的飲水、路餐等簡單物資,11點左右從優帕村開始徒步,一路緩坡上行,飄蕩在山間的雲霧和刺眼的陽光,讓你相信自己走進了真正的西藏,下午在曉烏錯湖畔露營。
曲當鄉(海拔3650米)—優帕橋(海拔3750米)—曉烏措(海拔4650米),徒步約5小時,海拔上升900米。
更多過程,《徒步珠峰東坡 嘎瑪溝13天(世界著名徒步線路)》有介紹,第四天起繼續多日才能完成徒步。

小環線

曲當鄉→優帕村→曉烏措→曉烏拉埡口→卓湘→夏濃 →湯湘 →措學仁瑪→朗瑪拉埡口→拉則→倫珠林村→曲當鄉
註:大環線線路已包含了小環線

反穿大環線

曲當鄉→倫珠林村→拉則營地→朗瑪拉埡口→措學仁瑪→湯湘 →巴當→俄嘎→白當→珠峰東坡大本營→白當→俄嘎 →熱嘎→湯湘→夏濃→卓湘→曉烏拉埡口→曉烏措→優帕村→曲當鄉

反穿小環線

曲當鄉→倫珠林村→拉則營地→朗瑪拉埡口→措學仁瑪→湯湘→夏濃→卓湘→曉烏拉埡口→曉烏措→優帕村→曲當鄉

陳塘線

從陳塘沿嘎瑪藏布進出

觀景台


傳統珠峰東坡徒步行程中著名的觀景平台有:
1,下曉烏錯:遠觀馬卡魯和珠穆隆索,可以拍倒影;
珠東錯
珠東錯
2,湯湘:近觀珠穆隆索,遠觀珠峰和洛子;
3,白當:珠穆隆索北坡下,中距離觀賞珠峰和洛子;
4,EBC:傳說中的珠峰東坡大本營,近距離觀賞珠峰和洛子峰;
5,措學仁瑪:拍攝馬卡魯、珠穆隆索、洛子和珠峰倒影最著名的地方;
事實上嘎瑪溝內優秀的觀景平台還有很多,只是未經發掘。經過反覆勘察,我們確認了如下新的觀景平台:
6,上曉吾錯:堪比措學仁瑪的觀景平台,距離馬卡魯更近,可拍倒影;
卡貞浦冰磧壟下的草原
卡貞浦冰磧壟下的草原
7,卡貞浦:近距離欣賞馬卡魯和珠穆隆索之地,高山杜鵑非常多;
8,下郎木措:近距離欣賞珠穆隆索,可拍倒影;
9,珠東錯:近距離欣賞珠峰洛子峰,可拍珠峰洛子峰倒影和馬卡魯峰倒影,可近距離接觸冰川;
相對於傳統的觀景平台,這些新的觀景平台的視覺效果更加震撼,嘎瑪溝的景色也顯得更加壯麗輝煌。
詳細內容看參考資料里大量解釋和照片。

六條名溝


附:喀則喜馬南麓六條名溝
嘎瑪溝
嘎瑪溝
在日喀則最繁華的十字路口上海廣場,樓群之上,巨大的戶外牌介紹:喜馬拉雅五條溝。(不涉及日喀則範圍之外的勒布溝等)——
亞東溝:血浴紅河谷
,氣蒸米糧倉;
陳塘溝:這裡封存了夏爾巴人的原始檔案;
嘎瑪溝:珠峰長出的生態園;
樟木溝:懸於峭壁之上的要道;
嘎瑪溝
嘎瑪溝
吉隆溝:小河谷裝下了半部西藏史。
絨轄溝:苦行僧米拉日巴尊者圓寂地。
附:
山南市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名溝,東西排列是:三安曲林溝(在三安曲林鄉,三安曲林寺是噶舉派名勝)、扎日溝(扎日山等宗教名勝地)、勒布溝、(小溝)浪坡溝(作為勒布溝旅遊的輔助項目)、洛扎溝。
林芝地區名溝是北麓的南伊溝(還有察隅縣的慈巴溝即察隅慈巴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察隅溝、獨龍江上游峽谷)。
拉薩五條溝是:娘熱溝、奪底溝、支溝、協溝和嘎巴溝。這五大溝均有緊鄰拉薩城區的區位優勢和典型的西藏田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