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胡琴

牛角胡琴

牛角胡琴源於唐代的奚琴北宋,出現用馬尾弓拉弦的胡琴,是當時主要的拉弦樂器,據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的記載,馬尾胡琴形狀長柄、無品、音箱梨形、兩弦,琴頭上鑲著龍首,用馬尾弓拉奏,曲聲抑鬱。

樂器簡介


牛角胡琴
牛角胡琴
北宋元豐五年(1082),駐守在北部邊疆的宋代軍隊中,就已廣泛使用以馬尾做弓弦的拉奏的胡琴。
到了南宋,胡琴已比較流行。我國大批製造絲弦,也始於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之際,故絲弦又有“杭弦”之稱。
元代,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廣為交流、融匯。這時的胡琴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吸收了蒙古族彈弦樂器的特點而形成的。其形制與今日流行的龍頭二胡已比較接近。甘肅榆林石窟元代壁畫中有一樂伎拉奏樂器,卷頸,二弦,以弓拉奏。元代胡琴不僅在宴樂中用於獨奏或合奏,還廣泛用于軍隊的演奏活動中。從元代開始,胡琴之名已逐漸成為拉弦樂器的泛稱。
明代胡琴隨著戲曲、曲藝和民間器樂合奏的繁榮而更加發展。在《麟堂秋宴》一圖中,有一童子奏胡琴、卷首,龍頭,二弦,用馬尾弓拉奏,琴桿上已有固定弦長的千斤。
明末清初,胡琴傳到藏區巴塘(今四川西部),頗受民間藝人歡迎,並就地取材做成了牛角胡琴。當時產生的藏族民間歌舞弦子,就是因有胡琴伴奏而得名。
清代除了原有的胡琴或二胡之外,又出現了四弦的四胡、伴奏京劇的京胡和伴奏梆子戲板胡等。為伴奏不同的地方戲曲和演奏民間器樂的需要,形制各異的胡琴類拉弦樂器紛紛問世,如廣東的粵胡、湖南的大簡、河南的墜胡、蒙古族的馬頭琴和壯族的馬骨胡等。
胡琴類樂器表現力豐富,它可以用不同的弓法,指法深刻細緻地表達音樂內容。由於它在民間流傳很廣,民間藝人創造的一些特殊表現技巧,如模擬各種人的聲調、唱腔、道白和歡笑聲,自然界中飛禽走獸的鳴叫聲,等等,使它更有一種獨特的表現力,富有韻味。
牛角胡琴
牛角胡琴,彝稱“夫惹”,系用牛角做琴筒,用羊小肚做膜,馬尾作弦。形狀規格有大有小,定弦、指法和演奏技法與月琴基本接近,多用滑音和打指造成裝飾音,在演奏風格上帶有歌唱色彩,曲調也常取材於民歌。
參考資料
http://www.yrgz.com/show.asp?id=9034
http://www.chinamedley.com/langyuan/hu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