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堇科

罌粟目紫堇科植物

紫堇科(拉丁學名:Fumariaceae)又名荷包牡丹科,16屬,約450種,主要分佈於北溫帶,少數種類分佈於非洲,我國7屬,約220種,各地均產。其中紫堇屬(Corydalis)種類最多,約有320種,主產亞洲,我國約200種,西南部山區最多,雲南約70種,滇西北迪慶州現知46種。大多生長在海拔4000米以的地高山流沙灘、礫質草甸地帶,種類分化明顯,是研究科、屬內植物系統演化的好材料。紫堇屬是花形趨於特的地一自然類群,花兩側對稱,花瓣中的一片基部有距,距的長短、形狀各不一樣;花色藍、黃或紫紅,葉片多肉質細裂,很美觀。生長在高山強烈風化碎石灘中的紫堇種類,其根深植於岩石碎屑中,有彎彎曲曲的長葉柄,有的還形成耐寒耐旱的鯪莖,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和適應能力。有些生長在高山流沙灘的紫堇,葉片的顏色和周圍碎石的顏色幾無差別,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叫“擬態”。

概述


紫堇科植物
紫堇科植物
也叫荷包牡丹科,共有16屬約450種,主要分佈於北溫帶,少數種類分佈非洲,中國有7屬約218種,分佈在全國各地。本科植物皆為草本,有水狀汁液,有的種類為攀援植物;葉基生、互生或很少近對生,常分裂;花兩性,左右對稱,通常排成總狀花序;萼片2,花瓣4,2列,其中外列的1或2枚有距,內列的較小,頂部有時粘合;雄蕊6,2列;子房1室;胚珠1至多顆生於2個側膜胎座上;果不開裂或為2瓣裂的蒴果。有許多種類可以作為觀賞植物進行栽培。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和罌粟科一起單獨劃分一個罌粟目,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將這個目合併到毛茛目中,認為本科可以選擇性地和罌粟科合併。

特徵


紫堇科
紫堇科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直立或匍匐,有根莖或塊莖;莖單生或叢生。葉深裂成1-2回3出複葉或2回3出分裂。花白、藍、黃或紫色,成總狀花序;萼片2,細小,鱗片狀;花瓣4,外面2片大小不等,前面1片平展,後面1片基部微膨大或有距,裡面2片有瓜,頂部分離或連合;雄蕊6,2體,與外面2花瓣對生,靠後面1片的花絲有蜜腺插入距內;子房1室,花柱線狀,柱頭2裂。蒴果卵形、長圓形或線形,分裂成2果瓣;種子細小,假種皮有或無。


荷包藤屬Adlumia Raf. ex DC.
粉堇屬 Capnoides Mill.
藤堇屬 Ceratocapnos Durieu
紫堇屬Corydalis DC.
墊狀煙堇屬 Cryptocapnos Rech. f.
南非堇屬 Cysticapnos Mill.
紫金龍屬Dactylicapnos Wall.
荷包牡丹屬Dicentra Bernh.
翅果煙堇屬 Discocapnos Cham. et Schltdl.
煙堇屬Fumaria Linn.
黃花煙堇屬 Fumariola Korsh.(?)
角茴香屬Hypecoum Linn.(?)
頭花煙堇屬 Platycapnos (DC.) Bernh.
假煙堇屬 Pseudofumaria Medik.
岩堇屬 Rupicapnos Pomel
肉煙堇屬 Sarcocapnos DC.
三棱煙堇屬 Trigonocapnos Schltr.

所屬目


毛茛目
毛茛目
毛茛目(學名:Ranunculales)在植物分類學上是位於真雙子葉植物分支較原始的一個目。本目包括了下列幾個科:
小檗科Berberidaceae
星葉草科Circaeasteraceae
領春木科Eupteleaceae
荷包牡丹科(紫堇科) Fumariaceae
獨葉草科Kingdoniaceae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防己科Menispermaceae
罌粟科Papaveraceae
蕨葉草科Pteridophyllaceae
毛茛科Ranunculaceae
在以前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中,本目不包括領春木科,而且罌粟科、荷包牡丹科(紫堇科)和蕨葉草科分屬於其他目。

藥用價值


紫堇中許多種類是重要的藏葯。囊距紫堇(C.benecinta)和三葉紫堇(C.hemidicentra)藏藥名叫“莪德瓦”,全草可治發燒、流感。

代表植物


囊距紫堇

特徵:
多年生灰綠色草本,高15—30厘米。根莖肉質肥厚,約長3—6厘米,粗5毫米,分枝或不分枝,基部具鬚根,頂端具少數鱗片和柄殘基。莖大部分裸露,具2—4枚披針形或卵圓形鱗片,近基漸狹,潛生土下,上部具葉,不分枝或上部。葉三出,具長柄;小葉橢圓形,卵圓形或倒卵形,約長1.5—3厘米,寬1—2.5厘米,具弧形葉脈;葉柄多少寬展,基部鞘狀。花序近傘房狀,具3—10花。苞片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1—)2—3(—4.5)厘米,寬3—7毫米,密集,多少類總苞狀排列。花梗扁,長2—4厘米。萼片干膜質,卵圓形或近圓形,長約2毫米,邊緣具齒。花淡紫色或紫紅色,長1.8—2.5厘米。上花瓣多少弧形彎曲,瓣片寬展,具淺雞冠狀突起;距粗大,囊狀,寬4—7毫米,約與瓣片等長;蜜腺體短,長約3毫米。柱頭近圓形,頂端2淺裂,具8乳突。蒴果橢圓形,約長7毫米,寬3毫米,俯垂。花果期6—7月。
分佈及生境:
產中甸、德欽;生於海拔4 000—4 5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灘。分佈於四川西部(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