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2條詞條名為張毅的結果 展開

張毅

著名舞蹈家

目錄

正文


著名舞蹈家張毅
著名舞蹈家張毅
在新中國的文藝史上,有一位著名的舞蹈家被冠以“花鼓王”的美譽,他就是國家一級舞蹈編導、原大連歌舞團藝術總監張毅。在40多年的舞蹈生涯中,他參與創作、編導的舞蹈、舞劇共有70多部。早在上世紀50年代,由他編導並主演的《花鼓舞》便享譽國內外,曾獲1957年世界青年聯歡節金質獎,並被評為中華民族20世紀經典舞蹈作品之一。文藝青年北上旅大
1934年4月,張毅出生在浙江海寧。由於自幼酷愛文藝,喜歡唱歌和表演,1949年,張毅瞞著母親,隻身一人前往上海,參加了中國青年文工團的招生考試。不久后,團內分配部分成員到旅大,張毅偷偷地申請了北上。於是,1949年的冬天,從未到過北方的張毅給母親留下一封信,踏上了北上的列車,來到了他奮鬥一生的地方——大連。
由於從未經歷過系統的學習,來到大連后,張毅並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憑藉在上海時有過打腰鼓的經歷,他被選進了舞蹈隊。當時流行跳蘇聯舞、芭蕾舞,但組織也號召大家學習民間舞。一次偶然的機會,一種由民間藝人表演的鳳陽花鼓進入了張毅的視線。
不過,原始的鳳陽花鼓表演時鼓不是固定的,需要左手扶著鼓,跳動起來也比較困難,因此學了一段時間后大家就放棄了。“大概一年以後,團里要求我們搞創作,有人提議將鳳陽花鼓編成舞蹈。”張毅想到了將鼓棒的穗子加長,同時把鼓綁在身上,這樣一來解放了左手,也可以跳起來,擴寬了動作幅度,而且一米長的穗子甩起來特別好看。但隨之也增加了擊鼓的難度,由於穗子長,很難擊打在鼓上。為了攻破這個難題,張毅幾乎花了一年的時間。“除了演出,其他時間都在研究。我覺得還是可以成功的,只不過沒找到駕馭兩根穗子的方式。於是不停地琢磨和練習,打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沒一處好地方。”
原創舞蹈名揚世界
蒼天不負有心人。經過整整5年的精心排練,張毅原創的花鼓舞問世了。
1954年,張毅開始將他原創的花鼓舞教授給演員們。經過近一年的排練,1955年的勞動節,花鼓舞正式在大連亮相,舞蹈表現了社會主義時代人們生活的歡樂情緒,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快,文化部專員專程來連考察,隨後便安排旅大文工團出訪蘇聯、蒙古等國,並進入中南海為毛主席等領導人演出。
1957年,張毅創作並主演的舞蹈《長穗花鼓》作為全國選出的三個舞蹈節目,代表中國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勇奪金質獎章。這是中國文藝在國際大賽上獲得的第一個金獎。“那場演出極其成功,沒有一點兒失誤,台下觀眾幾次要求返場。我聽見下面有人喊‘中國,毛澤東,鼓’,當時激動極了,我們將從此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形象很好地表現出來了!我們為國爭了光!”講到這裡,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眼裡不禁放出了光芒。
學成歸連挑戰難題
隨後的日子裡,張毅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恩師。為了培養舞蹈編導人才,文化部主辦、北京舞蹈學校承辦了編導班,請來前蘇聯著名舞劇大師彼安古雪夫授課,張毅有幸成為這個團體中的一員。這段經歷,對他後來的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彼安古雪夫的鼓勵下,張毅如饑似渴地學習。兩年多的時間裡,他沒有一天在零點之前睡覺,正是由於他的刻苦努力,最終以全班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其第二部參與創作的大型舞劇《魚美人》再次轟動全國,並獲得“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舞劇經典作品”金像獎。
畢業后,張毅拒絕了恩師出國深造的邀請和文化部的挽留,選擇回到了大連。“大連培養了我,學成后應該回去。此後,張毅一直在旅大文工團工作。
系統的專業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張毅的藝術理論修養和造詣。回到大連后,他開始挑戰自己的目標。“舞蹈創作的現實題材很難,但我們要勇敢面對,想辦法衝破傳統。”在張毅的作品中,70%以上都是反映現實的題材,比如《養豬姑娘》、《鐵索橋》、《海姑娘》《碼頭工人》等。
偶然機會走上講台
1980年,在張毅的牽線之下,第一屆全國舞蹈比賽在大連舉行,取得了圓滿成功。在這次比賽中,張毅編導的以朝鮮舞為素材的舞蹈《瀑布》獲得編導二等獎。令張毅沒有想到的是,此次比賽不僅給了他榮譽,還為他帶來了一次全新的機會。為了提高編導的藝術水平,主辦方組織了得獎學習會,由舞蹈編導們選出5人作講座,張毅便是其中一人。“我以前從沒想過講課,很緊張,準備了三天三夜,將自己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了一下。”講座十分成功,張毅的講稿也被留下,作為論文發表。
正是有了這次契機,張毅開始走上了講台。1985年,張毅在北京舞蹈學院任舞蹈編導課程教師,填補了該領域的教學空白,帶出中國第一批舞蹈編導專業的大學本科學生。由於張毅自成體系的教學方法,既不照搬蘇聯做法,又有獨特的發現,很受學生歡迎,並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舞蹈編導人才。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副導演陳維亞便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
年過七旬堅持教學
1983年,張毅參加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的創作與排練,擔任序幕《祖國晨曲》與尾聲的編導。1995至1997年,張毅連續三次擔任大連國際服裝節開幕式廣場藝術晚會總導演。1998年出任中國舞蹈的最高獎——“荷花獎”第一屆頒獎晚會的總導演及評委。
2003年,應中國歌劇舞劇院的邀請,張毅根據自己曾執導過的大型舞劇《棗花》改編成《籬笆牆的影子》。該劇的音樂部分由著名作曲家徐沛東操刀,演出取得巨大成功,獲得第四屆荷花獎銀獎,成為張毅藝術事業的另一座高峰。
現在,張毅已經75歲了,早在1998年他就退休了,但他一直閑不下來。退休后的他,不僅繼續從事理論研究,還接受了多所藝術院校的邀請授課。記者到張毅先生家中採訪的當天,他還在研究花鼓舞的教材修改,第二天一早還要去講課。雖然比較忙,但張毅一點不覺得辛苦。“這是我藝術生命的延續,一方面覺得自己還有價值,對生活充滿信心;另一方面每天有優美的音樂和舞蹈相伴,賞心悅目,是一種難得的享受,應該叫藝術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