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2條詞條名為張毅的結果 展開

張毅

藥理學家

張毅(1902—1980),湖南省寧鄉縣人,中共黨員,民盟盟員(字版)。中國著名藥理學家、醫學教育家,曾任大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主任、大連醫學院教務長、副院長等職。張毅長期致力於祖國醫學和藥學遺產研究,對《本草綱目》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所載被認為有利尿作用的全部50多種單味葯和3個中藥復方進行了系統研究,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了有益資料。

個人簡歷


1928—1929年 任湖南省湘鄉春原中學教員。
1929—1932年 在上海中央大學醫學院學習。
1932—1935年 任上海中央大學醫學院藥理科助教、講師。
1935—1938年 先後在英國倫敦大學愛丁堡大學學習,獲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1938—1949年 任上海醫學院藥理科講師、副教授、教授兼藥科主任和上海天豐藥廠廠長。
1949—1969年 任大連醫學院藥理組主任、教授、教務長、副院長、旅大市副市長。
1969—1980年 任遵義醫學院藥理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副院長。
1956—1980年 先後任中國生理科學會理事兼貴州省分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兼貴州省分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生理科學會藥理學會名譽主任委員。
1980年11月30日 逝世於遵義。

生平介紹


張毅
張毅
1902年11月18日出生於湖南寧鄉縣一個中醫的家庭。1913—1916年就讀於湖南省寧鄉縣立雲山第二高小時,接受了革命前輩何叔衡、謝覺哉等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進步思想熏陶。1921年,畢業於長沙私立岳雲中學。1921—1926年在湖南湘雅醫學院學習。1925年,先後參加了共產黨和國民黨。由於在學校積極參與反軍閥統治、反對列強侵略的學生運動,張毅被學校當局認為是過激分子,於1926年被開除了學籍,轉入武漢醫學專科學校繼續學習。他仍積極參加當時的革命活動,不久參加了葉挺將軍率領的部隊,在北閥軍中擔任上尉軍醫,經常出沒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為搶救英勇的北閥軍戰士而忘工作。后隨葉挺部隊到了南昌,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旋即南下,轉戰會昌、瑞金、長沙、上杭、潮州潮陽等地。最後,在海陸豐一戰,部隊被打散,他藏身禾田,躲過了敵人的搜捕,后被一位農民發現並給以幫助,逃出虎口。於1928年初,輾轉回到寧鄉,在縣立林山高小和湘鄉春原中學教書年余。1929年初,張毅離開家鄉,來到上海,進入上海中央大學醫學院(現上海醫科大學前身)繼續學習。他雖身居鬧市,但從不上街遊逛,連公園也不去,3年學習期間只看過一次電影,他說:“的興趣就是學習科學。努力,持之以恆,就是的經驗。”由於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1932年,被留校任藥理科助教、講師。1935年,張毅考取了庚子賠款留英,先後在倫敦大學生理系和愛丁堡大學藥理系攻讀研究生。留英3年,他只參加過一次中國留學生組織的郊遊,連世界聞名的白金漢宮、威斯敏斯特教堂、倫敦塔等名勝古迹也顧不上參觀。他每天除吃飯睡覺外,全部時間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終於在哺乳動物心臟的新陳代謝、心臟能量來源以及藥物或缺氧時對心肌代謝的影響等研究方面取得優異成果,在英國《實驗生理學》(季刊)上發表了《關於哺乳動物心臟新陳代謝的研究》等5篇論文,獲醫學和哲學博士雙學位。他發現的不同種屬動物心臟對藥物反應的差異及其與心臟糖代謝的關係,在當時是有開拓性的。這些研究成果曾被英國著名生理學家伊文思主編的《生理科學進展》及美國藥理學家索爾門主編的《藥理學指南》所引用,推動了心臟生理學、生物化學和藥理學理論的發展。他的導師克拉克(A.J.Ckark)在祝賀他取得成就時稱讚道:“你的論文是多年所未見到的。”並一再挽留他繼續留在英國共同搞科學研究。但他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不能貪戀異國的物質生活和科研條件,應該把力量獻給自己的祖國,因而在學成后毅然攜眷離開倫敦,回到烽火連天、災難深重的祖國。
1938年7月,張毅回到了母校上海醫學院,先後任藥理科講師、副教授、教授兼藥科主任和上海天豐藥廠廠長。除教學外,他克服了當時實驗條件差的困難,因陋就簡地繼續從事有關心肌代謝的實驗研究,並對局部麻醉藥的藥理作用進行了探討,發表論文10餘篇。1949年2月,張毅在地下黨的安排下,冒著生命危險,秘密地離開上海,繞道香港,來到大連,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從此,他找到了理想的歸宿,並把自己的後半生獻給了新中國的醫學教育事業。到大連后,他積極參加了大連醫學院的創建,先後任藥理組主任、教務長、副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並於1961年重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69年,又隨學院南遷遵義,任遵義醫學院藥理學教研室主任、副院長。他不僅負責藥理教研室日常教學、科研及師資培養,還擔負繁重的全院教學科研領導工作,事無巨細,他都一一過問,親自處理。
1958年後,他先後任旅大市副市長,第三、第四屆民盟中央委員,第三、第四、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民盟貴州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兼貴州省分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生理科學會理事兼貴州省分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生理科學會藥理學會名譽主任委員。此外,他還擔任全國性學術刊物《生理科學進展》顧問、《中國藥理學報》編委。他十分重視專業學會組織在傳播科學知識和交流學術經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並積極參加學會的組織和領導工作。1979年9月,當時他已重病在身,還不辭辛勞,親自出席在成都召開的全國藥理學會成立大會和12月在南京召開的中國藥學會第四屆年會,分別作了《中國藥理學的回顧與展望》和《中國藥學會第四屆年會總結》發言,為學會工作者樹立了光輝榜樣。1980年9月當《中國藥理學報》問世時,張毅已卧病在床,他翻閱著自己寫的創刊詞,微笑地說:“祝中國藥理學報越辦越好。”

畢生致力於醫學教育 參加創建大連醫學院


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張毅就參加了大連醫學院的創建工作。他曾任大連醫學院和遵義醫學院的副院長,主管全院教學科研工作。他根據革命和建設各個時期的需要,在繼承老解放區辦學的優良傳統基礎上,適當吸收國外醫學教育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反覆為學校制訂和修改教學計劃。1958年以後,有的院校教學計劃年年修訂,政治運動衝擊教學,隨便破課程體系或立課程體系,搞大合大改,但他始終把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實現培養目標放在首位,不受大合大改的影響。為了保證各個時期教學計劃的實施,他認真細緻、積極穩妥地組織全院各科室進行落實。1963年,衛生部肯定了大連醫學院在貫徹《高教六十條》中提高教學質量所取得的成績。
他十分重視基礎理論課,認為在醫學教育中,基礎理論課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一個醫科學生基礎課學好了,臨床課就容易學,基礎課只學一次,而臨床課則學一輩子。因此,他對基礎課學時的分配、師資力量的安排、實驗室的建設都作了合理的安排,保證了基礎課的教學質量。
他一直把培養學生獨立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學生勤於動手,重視實踐。在全院各科教學中,他反覆強調要按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嚴(嚴肅態度、嚴格要求、產密方法)進行教學。各科教學內容不要重複太多,教學時數要減少,自學時間要增加。為了使同學有更多動手機會,他提出各課程實驗小組編組人數不要過多。1961年衛生部進行全國醫學院校教學質量檢查時,大連醫學院學生實驗考查成績優良,受到讚揚。在領導臨床教學中,早在1954年,他就提出要解決好醫療與教學關係的意見,強調附屬醫院各科室要在提高醫療質量的基礎上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從而加強了教學和醫療工作。
張毅治學嚴謹,誨人不倦。在教課期間,他認真備課,在精練內容上下功夫。他講課一貫以少而精、邏輯性強聞名全校,深受廣大師生歡迎。有的教師曾說:“張教授講課,一句也不能丟。”

編著藥理學教材


張毅在上海醫學院講授藥理學時,都是沿用外國教材。這些書不符合我國國情,理論脫離實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早在1951年,他就為大連醫學院編寫了第一本藥理學教科書——《應用藥理學》。他歷來主張教科書要重點突出,要有科學性、邏輯性,要簡明扼要,既能反映國內外新成就,又要通俗易懂。他認為講課要少而精,教材也要少而精,書不能越寫越厚。1979年,他為《基礎藥理學》編寫總論時,根據他多年來對藥物作用的理解和構思,從五個方面歸納並提出了藥物作用的基本規律,既簡化了內容,又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30多年來,由他主編、編寫和主審的藥理學教科書或參考書共12部,多數為全國高等醫藥院校及醫療、研究單位所採用。這些教材、參考書內容豐富新穎,有些屬國內權威性著作,深受廣大讀者和藥理工作者的歡迎和好評。為了編寫這些教材,他幾乎放棄了自己全部休息時間,而樂此不疲。1980年,他已卧床不起,還對家人說:“我還有5名研究生未畢業,還想編幾本書,如果再給我一年時間,我就滿意了。”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想到的仍是為人民多做貢獻。

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藥藥理


早在1921—1926年,張毅在湘雅醫學院學習時,每逢暑假回家,他除抓緊時間複習課程外,總要擠出時間學習父親的中醫手抄本,鑽研中醫藥知識。他還利用當地中藥材,結合自己所學西醫知識,以中西醫結合方式治療外科瘡癤,收到良好效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積極貫徹黨的中醫政策,並認為走中西醫結合道路是我國在醫藥事業上能趕超世界水平的捷徑。他以身作則致力於中草藥的研究,堅持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整理中草藥。在他的指導下,他的助手們根據中醫傳統理論,系統地研究整理了具有利尿、降壓、抗癌、降血糖及止咳、平喘等類別中草藥百餘種,並對有效單體的藥效學與葯代動力學進行了深入研究,發表論文30餘篇。這些研究成果不僅為臨床用藥提供科學論據,整理併發揚了祖國醫藥遺產,而且在中藥藥理研究方面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組織領導全院科研工作方面,他提倡搞大協作,破除門戶之見,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從不同學科角度共同搞清某個問題。在他的主張與推動下,學院曾組織臨床與基礎有關學科的協作組對急腹症的理論與醫療實踐進行深入研究,使該學科領域的研究在國內居領先地位。
張毅在病重期間仍念念不忘他為之奮鬥30餘年的大連醫學院和遵義醫學院,關心兩院的辦學,關心人員的去留,體現出他對醫學教育事業的一片赤誠之心。在他彌留之際,他要求組織上將其遺體進行解剖,並將腫瘤做成標本,獻給教學、醫療和科研。他把一切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醫學教育事業。

主要論著


張毅
張毅
1 張毅,應用藥理學,大連:大連醫學院,1951
2 張毅,藥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8;1962,
3張昌紹主編,張毅評閱,藥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8;1962;1965,
4 陳敏珠,張毅,白朮的利尿作用,生理學報,1961,24(3,4):227,
5 袁文學,張毅,鉤藤的鎮靜作用和降壓作用,生理學報,1962,25(6):162,
6 王琍文,蘇成業,劉國雄等,豬苓的利尿作用,藥學學報,1964,11(12):815—817,
7 張昌紹,張毅,藥理學總論(第一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4,
8 劉國雄,馮克玉,張毅,烏蘇里藜蘆混合鹼的降壓作用,生理學報,1966,29(1):57—隊
9 葉雨文,卞如濂主編,張毅主審及編寫,基礎藥理學,杭州:浙江人民衛生出版社,1979,
10 張毅,蘇成業,關於人體藥物反應個體差異的近代見解,生理科學進展,1979,10(1):2128,
11 張毅,中國藥理學的回顧與展望,在全國藥理學會第一屆學術會議上的發言,1979。

人才培養


他十分重視基礎理論課,認為在醫學教育中,基礎理論課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一個醫科學生基礎課學好了,臨床課就容易學,基礎課只學一次,而臨床課則學一輩子。因此,他對基礎課學時的分配、師資力量的安排、實驗室的建設都作了合理的安排,保證了基礎課的教學質量。
他一直把培養學生獨立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學生勤於動手,重視實踐。在全院各科教學中,他反覆強調要按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嚴(嚴肅態度、嚴格要求、產密方法)進行教學。各科教學內容不要重複太多,教學時數要減少,自學時間要增加。為了使同學有更多動手機會,他提出各課程實驗小組編組人數不要過多。1961年衛生部進行全國醫學院校教學質量檢查時,大連醫學院學生實驗考查成績優良,受到讚揚。在領導臨床教學中,早在1954年,他就提出要解決好醫療與教學關係的意見,強調附屬醫院各科室要在提高醫療質量的基礎上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從而加強了教學和醫療工作。
他在培養研究生和青年教師時,總是教導他們要重視科學的思維與開創精神,這樣即使在簡陋的條件下,也能創出高水平的成果。50年代,他的第一批研究生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較好地完成了畢業論文。他主張放手讓青年去實踐,到科學的大海洋里去游泳。他反覆強調事實是科學研究的基石,有多少事實講多少話,不要誇大,也不要縮小。他經常為青年教師逐字逐句地修改講稿,進行檢查性聽課。從50年代到70年代他先後培養了多批研究生,主辦過高、中級藥理師資進修班,還接收過許多由全國慕名而來的進修生,他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藥理學專業人才,分散在國內外,其中絕大多數已成為所在單位的負責人或骨幹。此外,對各地專程來訪或來信求教的同志,他總是親自接待,親自回信,耐心指導,滿腔熱情地給予鼓勵和幫助。1980年下半年,他已身患晚期癌症,當腹腔巨大的腫瘤迫使他不能坐著書寫時,他就躺在床上,把研究生的論文稿墊在牆上,側著身子為他們一字一句地修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