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斯·夏侯

帕特里斯·夏侯

帕特里斯·夏侯(Patrice Chéreau),1944年11月2日出生於法國萊津涅,法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1975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愛的肉體》 。1983年,憑藉編導犯罪片《受傷的男人》獲得第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原創劇本獎。1994年,憑藉劇情片《瑪戈皇后》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1998年,執導劇情片《愛我就搭火車》獲得第2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第5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2001年,執導愛情片《親密》獲得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2003年,執導劇情片《死亡詩篇》獲得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同年,擔任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05年,編導愛情片《情逝》獲得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2009年,憑藉劇情片《被迫害妄想》獲得第6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2011年,執導一部70分鐘的雙人劇《我是風》 。 2013年10月7日,帕特里斯·夏侯因肺癌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68歲。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3年《厄勒克特拉》歌劇
2011年《我是風》歌劇
2009年《被迫害妄想》電影
2008年《死屋手記》歌劇
2005-2006年《女人心》歌劇
2005年《情逝》電影
2003年《死亡詩篇》電影
2001年《親密》電影
1998年《愛我就搭火車》電影
1994-1996年《唐·喬萬尼》歌劇
1994年《瑪戈皇后》電影
1993-1999年《沃采克》歌劇
1987年《法蘭西旅館》電影
1984年《露契奧·西拉》歌劇
1983年《受傷的男人》電影
1979年《露露》歌劇
1978年《朱迪·泰普沃》電影
1976-1980年《尼伯龍根的指環》歌劇
1975年《愛的肉體》電影
1973-1980年《霍夫曼的故事》歌劇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9年《被迫害妄想》電影
2008年《死屋手記》電影
2005年《情逝》電影
2003年《死亡詩篇》電影
2001年《親密》電影
1998年《愛我就搭火車》電影
1994年《瑪戈皇后》電影
1987年《法蘭西旅館》電影
1983年《受傷的男人》電影
1978年《朱迪·泰普沃》電影
1975年《愛的肉體》電影

製作影片

時間名稱類型
2008年《死屋手記》電影
2005年《情逝》電影

獲獎記錄


戛納國際電影節
▪ 1998 第5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愛我就搭火車(提名)
▪ 1994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瑪戈皇后(獲獎)
▪ 1994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瑪戈皇后(提名)
▪ 1983 第3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受傷的男人(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2009 第6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迫害(提名)
▪ 2005 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情逝(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2003 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獎 死亡詩篇(獲獎)
▪ 2003 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死亡詩篇(提名)
▪ 2001 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親密(獲獎)
▪ 2001 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藍天使獎 親密(獲獎)
歐洲電影獎
▪ 2001 第14屆歐洲電影獎觀眾獎-最佳導演獎 親密(提名)
法國電影凱撒獎
▪ 2006 第3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情逝(提名)
▪ 2002 第27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親密(提名)
▪ 1999 第2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愛我就搭火車(獲獎)
▪ 1999 第2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劇本獎 愛我就搭火車(提名)
▪ 1995 第2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影片獎 瑪戈皇后(提名)
▪ 1995 第2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劇本獎 瑪戈皇后(提名)
▪ 1995 第2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瑪戈皇后(提名)
▪ 1984 第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受傷的男人(獲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
▪ 1996 第4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獎 瑪戈皇后(提名)

人物評價


帕特里斯·夏侯作為一位法國中生代導演,他擅長表現人與人之間情慾糾葛,他同時還是一名優秀的戲劇導演。他自從上世紀70年代起至今一直活躍在法國電影圈和戲劇界,為法國電影評論學會獻出自己的貢獻。 (1905電影網評)帕特里斯·夏侯最初以戲劇導演出名,後來也導演歌劇,成為法國歌劇界的旗幟性人物。 (今日早報評)
文化界為之哀痛,因為法國失去了一位藝術家,帕特里斯·夏侯是法國的驕傲。 (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評)帕特里斯·夏侯是一個絕對堅守歐洲文藝片路線的導演。 (搜狐娛樂評)作為一個戲劇、電影導演,帕特里斯·夏侯註定是法國歷史上引人注目的一位,不僅是因為他曾多次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譽加冕,同時他也被無數次推上輿論與爭議的風口浪尖。 (網易評)
帕特里斯·夏侯上世紀70年代在法國開始了自己的電影生涯,除了熱衷導演工作外,夏侯還是一位出色的演員。夏侯的多才多藝在他這一輩的導演中是出類拔萃的,他永遠都不會滿足某一個固定的角色,電影導演、歌劇導演、演員、編劇這些身份的轉換對他來說是駕輕就熟、輕而易舉之事。 (鳳凰娛樂評)
帕特里斯·夏侯可能是許多人心目中現代歌劇導演的定義性人物。 (外灘畫報評)帕特里斯·夏侯是近50年來歐洲最具影響力的話劇和歌劇導演,他導演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是第一個“高概念歌劇”,徹底改變了歌劇的形態。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總經理彼得·蓋爾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