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3條詞條名為紅星村的結果 展開

紅星村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鶴嶺鎮下轄村

紅星村是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鶴嶺鎮下轄的一個村莊,位於雨湖區北部鶴嶺鎮境內的雨湖工業集中區北部,面積8.5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紅星村共有3200餘人,38個村民小組。

2015年,雨湖區行政區劃調整,原陳蒲村與谷湖村合併,成立新的紅星村,隸屬鶴嶺鎮。紅星村以低崗與平原為主,多河湖池塘,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降水豐富,雨熱同期。

紅徠星村有X008縣道經過,靠近岳臨高速,臨近長沙與湘潭的邊境,距離長沙城區與湘潭城區都不足30分鐘。

建制沿革


1995年撤區並鄉,由原仙女、南谷、響塘三個小鄉合併為響塘鄉。
2010年區劃調整,由湘潭縣成建制劃歸湘潭市雨湖區管轄。
2014年12月15日,響塘鄉撤鄉建鎮。
2015年,雨湖區鄉鎮區劃調整,原鶴嶺鎮與原響塘鎮合併成新的鶴嶺鎮,鎮政府駐原響塘鎮政府;同時原陳蒲村與谷湖村合併為新的紅星村,村民委員會駐原陳蒲村村委會。

地理環境


紅星村花團錦簇,地處要塞,山清水秀,廣聚人氣。
紅星村
紅星村
地理位置
紅星村地處鶴嶺鎮中部,岳臨高速以東,面積8.56平方千米,距長沙城區和湘潭城區均不足20千米。
紅星村內河湖池塘較為密集,村北是南谷山,而東則是鳳凰山,西是仙女山,類似於一個盆地的地貌。紅星村地形特徵是平原與丘陵相間,河流與池湖同行,也可概括為崗地。
氣候特徵
紅星區位於南亞熱帶溫度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自然資源


主要農產品有洋菇,小胡蘿蔔,無花果,美洲南瓜,番石榴蕪菁,洋芋,油桃等,還有白雲岩,銀等礦產資源,也有豐富的林業資源。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紅星村有人口3200餘人,在鶴嶺鎮是較大的村集體。

經濟概況


湖湘印刷廠鶴嶺分廠,水泥廠,絲綢廠,模具有限公司,種子基地,農機修造廠是村內的主要企業,還有陳蒲酒家,陳蒲農家樂,戈洛萬KTV,洪都匯KTV等娛樂性場所。近年因為鶴嶺工業園與雨湖經開區的設立,招商引資有了質的飛躍。
同時,鎮政府,村委的惠民生政策實現了家家通公路,主幹道綠化和亮化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提升,為湘潭申辦全國文明城市做了重要的貢獻。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紅星村共有36個村民小組。

交通運輸


紅星村距離長沙城區與湘潭城區都不足30分鐘,交通十分便利,X008和村內的混凝土主幹道構成了井田路網。同時,規劃的長株潭磁浮快線,長株潭西部快線鐵路和京廣複線也將經過村內。

歷史文化


自2013年以來,響塘鎮積極響應市、區相關會議要求和精神,多方合力、多措並舉整治農村環境衛生,呈現多重亮點。
以包片包組強化責任意識
嚴格落實村幹部分片包干制度,村幹部各自管理若干個村民小組,黨員組長包戶,各片區村幹部相互檢查環境衛生整治效果,以相互監督、相互比較、相互促進。
以模範帶頭加強宣傳教育
注重加強黨員、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份子的模範帶頭作用,以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引領樹立愛衛創衛新風尚。任用老黨員和老幹部負責驗收評比工作,並對後進戶進行幫扶,努力在全鄉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
以檢查評比掀起整治熱潮
以堯家村為例。堯家村某農戶因周圍鄰居都評比為“清潔”或“最清潔”,自己感到落後和羞愧,於是決心全力整治,將自己房屋及附近區域進行了徹底的大檢查、大掃除、大清潔,終於在第二次評比中獲得“清潔”評價,也由此帶動周邊群眾投入到大整治活動中。
以項目申報推動環境整治
鄉政府鼓勵各單位、村委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獎勵機制。小泉村的富家組、栗子組在修建村級公路時,因注重保護環境衛生和保持道路清潔,著力實行分戶分片包段責任制,在全鄉樹立典型模範,現已決定實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爭先進與新農村項目建設優先申報相結合的獎勵措施,為進一步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進入2014年度,紅星村大力整治村內的衛生打掃工作,現已經連續3年被評為模範村。村內道路乾淨,有專人每天進行維護,主幹道和次要道路都進行了大量的綠化工作,特別是主幹道全線均裝配了太陽能帆板路燈,同時每戶村民年年都進行植樹活動,使得接近工廠的紅星村不像一個受到威脅的村莊。

政治


黨總支書記:楊桂香。
截至2017年,紅星村有黨員96人。

榮譽稱號


2016年-2018年,湖南省衛生村。
湘潭市農村環境衛生先進村。
雨湖區垃圾分類處理先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