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硪歌
打硪歌
打硪歌又稱勞動號子,是農村挑台基、築堤壩時唱的一種傳統民歌,硪是砸地基或打樁子時所使用的一種工具,通常是一塊圓形石頭或鐵餅,周圍系著幾根繩子。沔陽打硪歌,聲調高亢,節奏性強,一唱眾和,邊打邊唱,群眾在修堤築壩時,用以協調動作,緩解疲勞。句式一般是七字、十字,也有用五字句的。建築工地打硪時唱,與打夯號子近似。打硪又有抬硪與飛硪之分。打輕硪時將硪甩過頭頂,又稱飛硪,打的速度較快;打重硪則間歇時間較長。打硪用四人、八人、十人不等,領唱時不打硪,眾唱時打硪。
打硪歌
打硪歌
沔陽硪歌是在特殊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下產生的。沔陽位於江漢平原中帶,境內有東荊河、通順河、通州河、西流河、排湖(古時叫 沔陽湖)、沙湖、鯽魚湖、蘆林湖等大小湖泊十多個。由於地勢低洼,湖多河多,因此常常出現十年九水,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民眾為了生計,經常和洪水作鬥爭,年年修堤築壩。在艱苦的勞動中,沔陽人民創造了無數的打硪號子,沔陽打硪歌因此應運而生。
打硪歌
第一種為是石磙硪。它是農家在禾場上壓穀子用的石磙,綁上四根木杠,由八人提打。
第二種是片硪,又稱方石硪或飛硪。它是由一塊重百餘斤的大方石,四角鑿有孔繩,由八人持繩拋打,時高時低,起落如飛,情緒高昂,場面壯觀。
第三種是木硪。木硪有兩種,一種是方柱形的,一種是圓柱形的,只需要一個人、最多兩個人就能提打。
打硪歌
曲調有慢硪調、急硪調、郎當調、海揚花、也嗬也、咳喲嗬等10多種。根據打硪的速度可分為最慢的“四平調”;慢速的“高腔”;中速的“四塊皮”;快速的“海揚花”、“郎當調”;最快的“划龍船調”等,其中以中速的用得最多。 1962年,省音協對沔陽硪歌進行搜集整理,在《湖北民間歌曲》上刊出。
隨著時代的進步,修築堤壩都由機械代替,優美動聽的打硪歌再也聽不到了。沔陽硪歌作為一項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產,儲藏在傳統的民間藝術寶庫中。
上京都、下湖廣、男女廣有;聽我把、粗大腿、細表從頭。
大不該、下深水、摸魚踩藕;陰風吹、受寒溫、起禍根由。
人講道、用皮硝、一壺老酒;幾床絮、翁得我、虛汗直流。
孔怕得、接一位、高名醫手;醫好了、粗大腿,大有出頭。
一生的、逞英雄、全靠腳手;只恨得、腳背上、一塊肥肉。
幾十人、上大路、我在後頭;跟不上、眾兄弟、同船過渡。
話說時、瞌睡來、哈欠巴果;不由人、如山倒、鼾聲不休。
三月里、修田埂、不用榔頭;跌幾跌、踩幾踩、勝似硪墮。
千般重、萬活路、我都干過;或舂鐵、或扒碓、苦淚暗流。
七歲時、上私塾、學好孔孟;尊師長、孝父母、理在情周。
十一歲、因家窮、輟學放牛;風裡來、雨里去、牧笛悠悠。
士君子、學李密、牛角掛書;遵古訓、守根本,漁樵耕讀。
爾聽得、洪水涌、河堤潰口;為搶險、跳水裡,水往倒流。
小時候、娃娃親、父母訂就;她與我、盟山誓、意合情投。
生同衾、死同穴、不棄不丟;自打我、下身腫、看水流舟。
八個人,圍桌坐、狗也難過;牛火腿、像個鬼、黃水直流。
九月里、孤雁飛、凄聲啾啾;冬又去、春又來、二十八秋。
子不語、無鬼神、命中注定;前世孽、今世還、不可強求。
佳住在、漢陽府、沙湖沔州;湖廣熟、天下足、世間少有。
作兒女、理應該、孝敬父母;生父他、敗家業、又賭又抽。
仁戌年、發大水、雙親亡故;是叔嬸,撫養我、將兒收留。
可誰想、絲蟲病、傷及下肢;一雙腿、只爛得、膿瘡紅肉。
知了鳴、蚊叮咬、黑血直流;嫩樹葉、貼滿腿、綁塊布頭。
禮佛堂、燒紙錢、來把苦訴;這就是、粗大腿、人生春秋。
我出身,本是在,高山之上;我姓石,叫磙子,來到稻場。
多虧了,石匠們,將我鑿上;一頭大,一頭小,又圓又光。
農友們,收割時,把我用上;架磙盤,用牛拖,幫忙打糧。
忙完了,季節活,將我閑放;反說我,不如磨,愚蠢非常。
昨夜裡,睡土台,耳聽人講;說政府,搞建設,修築堤防。
又說是,片硪輕,難保質量;趕不上,我石磙,身壯力強。
次日里,硪工們,紮上轎杠;十二人,抬起我,像抬新娘。
抬到了,工地上,開口就唱;他一唱,我一蹦,不慌不忙。
論深度,打到了,八寸以上;把堤壩,築成了,鐵壁銅牆。
哪怕它,洪水大,能夠抵擋;修好堤,保豐收,增收棉糧。
我翻身,搞建設,出了力量;感謝了,共產黨,辦法周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