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花鼓戲

戲曲流派

仙桃徠花鼓戲又稱沔陽花鼓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沔陽(現名仙桃市)位於湖北中心腹地,漢水之南,一眼平川,百里沃野.內有通順河,通州河、東荊河流經,溝渠網織,湖塘星布,乃“楚聲”和“南風”的繁衍聖地之一。

作品內容


仙桃花鼓戲
仙桃花鼓戲
薅草歌、打麥歌此起彼伏,漁歌、硪歌號子衝天,三棒鼓、彩蓮船、蓮花鬧、蚌殼精徠普及鄉野……正是這些民間的音樂、舞蹈、故事、風俗孕育出了江漢平原獨具地方風格的傳統民間戲曲劇種——沔陽(仙桃)花鼓戲。

創作背景


仙桃(沔陽)花鼓戲,是湖北三大地方劇種之一,形成於清嘉慶年間,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據《沔陽州志》載,沔陽花鼓以一種戲曲形式出現在民間藝術舞台上,是在1796——1820年的清代嘉慶年間。沔陽花鼓戲發源於沔陽通順河一帶和襄河一帶,形成於沔陽,天門地區。1954年改名為“天沔花鼓”,后又改為“荊州花鼓”。目前,沔陽花鼓戲已成為湖北三大地方劇種之一。沔陽花鼓戲的發展軌跡,令人難忘。
(一)最早見於記載的沔陽花鼓藝人乃康熙時期,"汪源發五名家小(因)捉拿玩的人,無家可歸,隱姓埋名姓王名水發,雖入了江湖,總是傳戲,推車花鼓,彩蓮船,唱小曲子,打連廂,瓦子板。傳與兒子……又傳汪春保."(見藝人劉天黨1944從其師保存下來的汪家門徒師承譜))載).汪春保乃"汪家門第八代傳人了.
(二)“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
1.在1724年沔陽州發生特大洪災,當時《沔陽州志》就有"穿街過市流浪苦,沿門乞生唱花鼓"的紀實。據考,沔陽花鼓戲的形成乃在清道光年間,也正是汪春保學戲的時期.
2.1845牟(清道光二十五年),沔陽州昌家灣汪春保"自幼喜玩唱彩蓮船,迎神賽會常為首理事",十三歲就"從藝拜汪愷為師,工旦角,中年改生角。師父謝世后,繼領汪班'.在技藝上博採眾長,自立一派,首創沔陽花鼓"汪家門頭"(據《荊州花鼓戲志》載).、
3.作為戲曲形態的沔陽花鼓戲,其演出活動最早見於記載的也在道光年間。據傅卓然的茅江夜話載:"道光年間,戴家場有賀四郎組班唱戲,漁鼓簡板伴奏,現者圍坐,場無虛席,聲譽卓著,鄉人謂之平台花鼓".這說明沔陽花鼓戲已開始走上舞台,不再是"沿門花鼓",'椎車花鼓"了.
4.到咸豐,同治牟間,沔陽花鼓已進入了它的第一個鼎盛時期,又從"平台花鼓"發展到"六根檸'(一種舞台形式),藝人已從三五人一班發展到"七緊八松九停當"的規模,劇目也從"單篇戲"發展到"對子戲","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如掐菜薹)),雙撇筍》,三官堂))等。常在迎神,賽會,祝壽,賀喜時演出,被稱為"神戲","燈戲","會戲",演出盛況空前,在沔陽農村形成了'五里三台"戲的演出規模.
5.從道光至咸豐同治年間,自"汪氏門頭"出現后,其影響不斷擴大,又相繼出現了"黃,史,賀"三個門頭,共稱沔陽花鼓"四大門頭"。
6.:以汪春保(1832?1910)為代表人物的"汪家門頭",傳徒近百,遍及江漢。汪擅工正旦,二旦等行的【高腔】劇目。以史旺(1832-1916)為代表人物的"史家門頭".史系沔陽州南鄉金船灣(今洪湖漢河)人。秀才出身,因鄉試不第,仕途心灰,結識汪春保戲班后,尊汪為師,習學花鼓。始習旦,后改生,也能寫戲編詞,以【高腔】,【圻水】劇目為長。以黃二生(1853-1913)為代表的"黃家門頭"(沔陽州回龍灣趙趕河人).黃從小愛看"三棒鼓",''地花鼓",暗記唱詞,避于田野練唱。其父見狀,將子送汪春保戲班學戲,工旦,十六歲登台,后離師獨辟途徑,自成一派,偏重[四平腔】與小調。以賀霞令(7.1928)為代表的"賀家門頭"(監利縣三官殿賀家灣人).賀由於幼小喜愛花鼓戍癖,被族中長者斥逐出走,參師沔陽藝人史旺,由旦改工生角,鑒於花鼓藝術行"-3缺乏,改工丑角,勤學苦練,為觀眾所喜愛,稱其為"賀派".他的門派皆工丑,側重於[丑四平】,[圻水腔】和專用小調。以此看來,"四大門頭乃沔陽花鼓之祖,"汪家門頭"乃"四大門頭"之首,可見沔陽化.4-鼓戲源於沔陽.
7.宣統元年(1909),沔陽花鼓戲第一次打進武漢三鎮亮相亮牌,花鼓藝人盧金玉,周高等組班,進入武昌徐家棚,漢口火車站,漢陽鸚鵡的露天(劇)場和茶樓酒肆,演出了站花牆,柳林寫狀,三官堂等節目,為期兩月而不掉座,譽滿三鎮。進入民國六年(1917),沔陽化.4-鼓戲。乙4-人陳新苟,陳加林,沈四,謝春城,唐石頭,姚玉春,黃黑苟,五福興等二十餘人第二次進入漢口法租界共和昇平樓(這是當時武漢三鎮第一家正式劇場)演出,結果又以精彩的唱腔和表演轟動了江城.
8.民國初年,沔陽花鼓戲出了第一代女藝人段鳳(生卒年不詳),系沔陽戴家場(今屬洪湖)竹林灣的農家女,首次登台演出掐萊薹就嶄露頭角,被譽為"真鳳凰".繼她之後,又有一批較有影響的女演員衝破世俗偏見和舊的習慣勢力粉墨登場。如王乾,吳翠,蔣金,黃金秀,李在安等。她們對豐富沔陽花鼓戲旦角的唱腔和表演藝術作出了積極貢獻.2年代末,沔陽花鼓戲出現了第一個最有影響的科班,專1培養花鼓戲人才。班主崔松(1887一952),沔陽藝人。從民國十七年(1928年)起,先後在馬口,藏鶴亭,石土地,多家灣,三江口等地設帳,共七屆,歷二十餘年,授徒八十餘人。民國時期,許多花鼓藝人毅然參加了國內革命運動,投身於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中,沔陽西流河花鼓藝人杜金庭,王乾(女)被捕,后壯烈犧牲.
9.民國二十三年,沔陽花鼓藝人劉四保,曾小春參加賀龍領導的洪湖蘇維埃政府的宣傳工作。抗日戰爭時期,沔陽花鼓名老藝人宋金貴之高徒項幺(京山人)組班唱戲,常活動於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在京山八字門,大小煥嶺為新四軍第五師部隊慰問演出,並受命掩護去日偽占區的偵察員,並編演時裝花鼓戲進行抗日宣傳活動.
10.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黨一二八師師長"王勁哉組建抗日宣傳隊,沔陽花鼓藝人黃考香,黃楚香,黃崇香,盛香,楊篤清等應邀開展連隊花鼓戲教學及抗日宣傳活動,當時全師擁有花鼓戲班四十五個,演員一千四百三十五人,聲勢浩大。許多沔陽花鼓藝人為了抗日救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年華乃至生命。在沔陽花鼓戲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極其珍貴的一頁。抗戰勝利后,蔣偽政權繼續"禁演花鼓淫戲",戲班被迫解散,藝人有的遭到監禁,有的回家務農,有的流落外鄉。大多數藝人為求生存,不得不與漢劇楚劇(黃孝花鼓)乃至河南的越調戲組成"三合班','二合班",改唱漢戲或楚戲,或"半台"(即一半唱漢劇或楚劇,一半唱花鼓戲,俗稱'惜屋躲雨")直到全國解放。解放初期,由於歷史的原因,許多沔陽花鼓藝人多以唱楚劇為業,組建了許多楚劇團。在沔陽境內有影響的有"藝光","光復","復聯","聯合"四個楚劇團,他們以"魚咬尾"方式命名,在唱楚劇的同時,也唱花鼓戲。

劇團發展


新中國建立給沔陽花鼓戲和藝人帶來了和煦的春天。
1.1951年,沔陽縣政府在沔城召開文藝工作會議,貫徹國家政務院《關於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登記戲曲社團與知名藝人。經縣文教科批准,沔陽花鼓眾多藝人組成四個專業楚劇班(后改為花鼓劇團),劇團名稱為“藝光”、“光復”、“復聯”、“聯合”,首尾字相連,意為“兄弟劇團本一家”,接受沔陽縣文教科行政管理,從此,沔陽花鼓戲有了政府承認的合法正規劇團四個。
2.“藝光”劇團由王壽銀、倪新平負責,成立后駐監利演出,稱為監利“藝光楚劇團”。1954年因水災流落鍾祥,鍾祥縣政府接收改為“鍾祥縣花鼓劇團”,楊篤卿任團長。1957年到潛江演出並落戶,改名“潛江縣花鼓劇團”,後為“潛江市荊州花鼓劇團”,再后升格為“湖北省實驗荊州花鼓劇團”。1991年名演員胡新中為團長。至今,仍然活躍在潛江及周邊縣市。
3.“光復”劇團組建時由邵發青、趙德新負責,到嘉魚解洲駐地演出,后改為“嘉魚縣楚劇團”,至今仍巡迥演出於咸寧市各地。
4.“復聯”劇團初建時由喻浩生、李祥煥負責,1952年11月遷天門岳口落戶。1954年到天門城關欲名“天門花鼓劇團”,因劇團魏澤斌、蕭作君(女)等大批沔陽名演員要離團回沔,經有關部門協調,遂名“天門縣天沔花鼓劇團”,選李新年、沈山為正副團長。現在仍在天門各地巡演。
5.“聯合”劇團劉明仿、陳花志負責。1953年選崔六斤任團長,龔一香繼任團長,1955年後黃崇香、束小雲任正副團長。1956年5月正式定名“沔陽縣花鼓劇團”,任命黃崇香為團長,程蘭亭、歐情生為副團長。1960年任命金民倜為團長。1973年恢復花鼓劇團建制,1977年調郭百榮任書記兼團長,蕭元林、束小雲、謝桂仿任副團長。1986年拆縣建市后,改名為“仙桃市沔陽花鼓劇團”,現仍然演出於市內外城鄉。
6.由於可見,沔陽(仙桃)周邊縣市專業劇團演唱的花鼓戲都源自沔陽!!!

作品鑒賞


仙桃花鼓戲的唱腔主要來源於沔陽當地民歌、小曲和漁鼓、道情音樂,很多唱腔滲透著民歌音調,有些仍保留著民歌原形。同時也吸收了某些楚劇、漢劇、漢灘小曲的音調和曲牌,豐富了本劇種的唱腔。其聲腔有高腔、圻水、打鑼、四平四大主腔和九十多種小調,戲劇台詞不用韻白,而是採用當地人民的口頭語、歇後語。具有主動、明快、幽默的藝術風格。沔陽花鼓戲的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千奇百態,形象逼真,摩仿力強,使其表演更貼近生活,而又有一定藝術性。如原沔陽花鼓戲劇團知名藝人程蘭亭琢磨的“六步”、“八段”、“十神”的摘花表演,形象地表現了看、聞、聽、摘、刺、攀、打、放、扎等姿態。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塑造人物講究真實,敢於突破,不拘一格,極大地豐富了劇種的表現力,表現了沔陽花鼓戲的藝術特色。
沔陽花鼓戲的打擊樂除了吸收兄弟劇種鑼鼓經外,其牌子的打法、樂器的配備,又別具一格,如“草鈸”、“亂劈柴”、“走錘”、“高腔、悲腔、打鑼腔更子”、“圻水三起板”等鑼鼓牌,都有獨特的打法。樂器除鼓、板、鑼、鈸外,馬鑼的運用能烘托氣氛、聲音悅耳動聽,把觀眾帶人劇情特定的藝術境地,,顯示出濃郁的地方特色。
現在,仙桃(沔陽)花鼓得到不斷創新與發展,並培養了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創作表演人才,民間花鼓藝人遍及鄉間。正因為沔陽花鼓戲作為民間文化根植在農民生活中,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悠長的歲月中傳承和發展,演繹世人的感情,繼而譜寫了中華優秀民間文化的華章。
仙桃花鼓戲有傳統劇目150多個,改編和創作的現代劇目近100個。其中傳統劇目《站花牆》、《秦雪梅》、《王瞎子鬧店》、《秦香蓮》和現代戲《紅爐》、《小堅決》《向老三招婿》等優秀劇目深受群眾歡迎。

發展現狀


立足江漢平原拓展省內市場
——沔陽花鼓“跳”出仙桃“掙”人氣\酒好也怕巷子深!”這個道理對現在的沔陽花鼓戲來說,已經從意識變成行動。\湖北沔陽花鼓戲劇團團長陳光說:“我們正著眼拓展省內市場,在湖北省內的各個城市進行‘試水’,反響很好!”\2006年,該團跨市演出場次對比去年增加10餘場,演出地則從江漢平原升格為下武漢、到孝感的“運動作戰”。作為地方性小戲種,沔陽花鼓戲正逐步“跳”出仙桃,向鄂東、鄂南、鄂北乃至省外進軍。\
據了解,過去,沔陽花鼓劇團演出地主要集中於本土及周邊的洪湖、監利。現在,劇團南上北下,左進右出,足跡遍及漢川、天門、武漢、孝感等地,公益演出、商業演出等不同類型的演出場合,沔陽花鼓在省內各地的曝光率都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沔陽花鼓“跳”出仙桃的現實舉措得益於其兼收並蓄的改革,主要體現為劇團在創作、管理、宣傳及人才培養上的系列動作,基本達到了“你要看什麼,我就演什麼”的初步要求,實現了與市場的充分互動。定期的人才培訓制度,則為劇團“走出去”奠定了基礎。\
目前,劇團平均演出場次已達320場以上,江漢平原市場日益穩固,並與多家外市企業、學校等單位達成演出意向。

特別介紹


湖北省沔陽花鼓劇院
仙桃的一所專業花鼓戲戲曲團,屬財政差額撥款副科級事業單位。現擁有固定資產近千萬元,演職員工118名,其中二級演員15名,二級作曲5名、二級導演1名,二級舞美2名。配備了演出專用客車、流動舞台車和雪機、霧機、電腦字幕、電腦轉換燈等高科技舞台演出設備。目前,劇院已步入戲曲、歌舞、小品並頭髮展的良性軌道,成為全省較有影響的,綜合性較強的專業藝術院團。
前身油陳花志、胡順興、龔一香、劉明仿等十九名花鼓戲藝人組合的戲班,於1951年在沔陽縣登記,接受管理時更名為聯合楚劇團。
劇團成立於1956年,50多年的風雨歷程,幾輩人的辛勤努力,目前,劇團已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演職員工128名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
1956年5月,正式定名為沔陽縣花鼓劇團,
50多年來,劇團不僅唱遍了農村,而且演進了中南海,先後受到朱德、李德生、王平、王任重、王生鐵、曹禺、余笑予等領導和戲曲界權威的接見和好評。
1979年,新編大型清裝戲《十三款》參加荊州地區慶祝新中國成立30周年調演,獲劇本創作、演出一等獎。1979年,現代戲《小堅決》參加湖北省創作劇目評獎演出,獲創作一等獎、演出獎。
1980年由湖北電視台錄製成電視片,同時錄製了現代小戲《好親家》電視片,先後在湖北和中央電視台播放。
1982年11月現代戲《向老三招婿》參加湖北省創作劇目評獎,獲創作二等獎,演出一等獎,1988年奉調赴京在中南海演出。
1987年,摺子戲《送香茶》參加中南五省專業劇團創作劇目觀摩評獎,獲演出、劇本改編、導演、音樂設計一等獎。
1988年9月應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和《戲劇評論》邀請進京演出,將整理的傳統劇目《送香茶》、創作的大型現代戲《向老三招婿》演進了中南海,並參加中國藝術節(中南片)演出。
1990年,新編古裝戲《白狐傳奇》參加湖北省首屆荊州花鼓戲藝術節,獲演出、劇本、優秀音樂、優秀導演、舞美獎;新編大型現代戲《泥塑》獲演出獎、劇本獎、優秀導演獎、優秀舞美獎、音樂獎。
1996年定名為湖北省沔陽花鼓劇院,該團連續多次被湖北省文化廳評為“百團上山下鄉’,先進集體。
1998年,新編現代戲《下崗之後》參加湖北省戲劇新作展演,獲演出獎。
2001年,移植改編的摺子戲《訪友》參加全省戲劇新作電視展播,獲演出三等獎。
2000—2001年,《十三款》、《莫愁女》等八個大戲,《斬經堂》、《濟公下山》等五個小戲由揚子江音像出版社錄製成VCD光碟向海內外發行。
2002年,創作改編的大型現代戲《黑色驚嘆號》,由省委宣傳部等七個廳局發文,在全省巡演,引起強烈反響,成為全省禁毒及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重點劇目。
2005年,移植改編的大型現代戲《江姐》成為全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必看劇目。
2006年,創作演出的大型現代戲《桃花》在湖北省第八屆楚天文華獎評獎中分別獲編劇、導演、音樂創作、主演二等獎。
2000年,團長陳光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工作者,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朱鎔基、李嵐清等領導的親切接見。劇團連續15年被省文化廳評為“百團下鄉先進集體”;
2000年,劇團被授予“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演出活動先進集體”。
2003年,國家二級演員程瓊獲湖北省第六屆戲劇牡丹花獎。
2004年、2006年,國家二級演員嚴愛軍被評為全市勞動模範和全市十大文化名人。
新世紀以來,劇院通過深化改革,現已成為以歌舞、戲曲、小品等多種表演形式為主的綜合性藝術院團,2003年為交警創作的小品《雪本無過》獲公安系統調演一等獎,
2004年與地稅局合作創作的小品《留對聯》獲全省稅務系統演出一等獎;
2003、2005年分別為華新集團仙桃公司創作的小品《徵婚》,歌伴舞《華新水泥譜新篇》獲演出二等獎。
2005年為市國稅局創作的小品《審報表》獲全省稅務系統演出一等獎。劇院還先後與市計生委、市水利局、市科協、聯通仙桃公司等單位合作,創作小品20多個,承辦大型歌舞晚會近30台。
2008年在首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上,劇團選送的大型古裝花鼓戲《貶官記》、傳統摺子戲《陳琳拷寇》、現代小戲《老鄰居》等一大兩小三出花鼓扛鼎之作,以其厚積薄發的藝術水準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實力,在強手如林的藝術節上脫穎而出、炫耀荊楚,一舉攬獲十四項獎項。尤其是《貶官記》,分別摘取優秀移植劇目獎、音樂創作一等獎和演員表演一等獎三項藝術桂冠。
2010年,湖北省荊州花鼓戲藝術節,選送的大型新編現代花鼓戲《古柳坡》獲藝術節劇目獎,該劇還獲得編劇、導演、作曲、舞美三等獎。
今年以來,該團下鄉演出採取了“戲曲打頭炮,歌舞來收尾”的演出形式,讓廣大農民既領略到了花鼓戲的醉人神韻,又感受到了現代歌舞青春時尚的誘人芳香,極大地豐富了基層群眾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