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染是指繪畫的一種技法,也可用於女士化妝技術操作。
暈染
我國繪畫起初不事暈染,
戰國時代開始在人物頂部飾以紅點。兩漢時代才在人物面部兩頰暈染紅色,以表現面部的色澤,雖然有一定的立體感,但不強。
西域佛教壁畫中的人物,均以朱紅通身暈染,低處深而暗,高處淺而明,鼻樑塗以白粉,以爾隆起和明亮。這種傳自印度的凹凸法,到了西域為之一變,出現了一面受光的暈染;到了
敦煌又有所改進,並使之與民族傳統的暈染相融合,逐步地創造了既表現人物面部色澤,又富有立體感的新的暈染法,至唐而達到極盛。正如畫史上評
吳道子的壁畫時所說的“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動”, “
道子之畫如塑然”。所以
段成式讚歎吳道子的畫是“風雲將逗人,鬼神若脫壁。”這樣的形象,在敦煌壁畫里比比皆是。這種新的暈染法,促使壁畫的寫實風格不斷地發展和完善。
暈染
高賀琪暈染的山水淋漓自然,尤其是霧靄層層。仔細揣摩高賀琪畫中的暈染的人物山水、花鳥魚蟲,便會發現它們無不渾身散發著東方藝術氣韻中的“靈光”。著名美學家
宗白華先生曾在《中國書法里的美學思想》一文中充滿激情地寫到:“中國人這支筆,開始於一畫,界破了虛實,留下了筆跡;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萬象之美。”正如此說,畫中深心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