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監
舉監
舉徠監,科舉制度中監生名目之一。明、清時代以舉人資格入國子監讀書者稱舉監。
舉人
在國子監中肄業諸生,統稱監生。其名始於唐代。明清入監之途甚多,主要來自考選,或由皇帝特許,有舉監、貢監、生監、恩監、蔭監等名目。
監生根據入學的資格,分為四類:一曰舉監,二曰貢監,三曰蔭監,四曰例監。
北京國子監
國子監是明代中央設立的最高學府,屬大學性質,是科舉取仕的主要的預備場所。
明代的學校制度與歷代不同,在學制上的一個重要變化是當時學校制度,不獨與科舉制度同時并行,而且學校教學目標與內容,都與科舉有直接關係,學校無形中就成為科舉的預備場所,學校教育是純粹的科舉預備教育。
明代學校可分為中央設立與地方設立兩大類。中央設立的有國子監、太學,系屬大學性質,宗學、武學、醫學、陰陽學等,系屬專門學校性質;府學、縣學、社學等等,為地方所設立。
明代的國子監,創立於太祖初定金陵時(1356年),初改應天府為國子學,后至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建校舍於雞鳴山下,改學為監,名曰國子監。至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設北京國子監,從此國子監有南北二學之分。永樂十五年(1417年)遷都北京,就以北京國子監為京師國子監,而以此國子監為南京國子監。
規模
國子監的學生眾多,校舍規模相當宏大。
凡入國子監的學生,通稱監生。監生的名額時多時少,因年代而異。初時學生數極多,達數千人。後來,則逐漸減少,至永樂二十年(1422年),監生人數激增近萬人,為明代國子監監生最發達的時期。
國子監除了本國學生外,還吸收外國留學生。洪武初,即有高麗遣金濤等四人入國學讀書。至洪武四年金濤登進士,授以縣丞,不就,與三人皆遣歸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日本遣子弟入監,增國子監號舍。洪武二十八年八月,琉球國王遣其子及陪臣之子日孜每等入監,帝命工部給羅絹為秋衣服,並給以鋪蓋。永樂二年,琉球中山王從子良亹等九人,以謝恩至京,奏請入監,給賜一如洪武中故事,並令工部建王子書房於監前。嘉靖五年(1526年),琉球國王中山王尚清遣蔡廷美等四人,至中國留學,十一年始歸國。嘉靖十七年(1538年)三月,尚清又送梁炫等四人再來留學,至二十三年歸國。
雞鳴山下的國子監,“為正堂一,支堂六。正堂十五間,匾曰彝倫。左列鼓架,右建鐘樓,堂前樹石晷甚巨。東堂為齋宿所,西堂為考課所。祭酒廂房在東,凡七間。西廂房為監丞繩愆廳。博士恆居考課所,亦呼為博士廳。六堂在正堂之後,乃支堂也。一曰率性,二曰修道,三曰誠心,四日正義,五曰崇志,六曰廣業;助教,學正、學錄分居之。每堂各十五間,中五間設師座,左右各五間,設大凳桌,為弟子肄業所。庭前各樹以杉檜。”可見當時的國子監規模宏大,設備完善,其“輝制之備,人文之盛,自有成均,未之嘗聞也。”盛況空前。
徠監生來源、資格
凡入國子監的學生,均通過嚴格的考試,擇優錄取。
作用
明代國子監的作用,一是網羅天下優秀學生納入學校,培養他們成為馴良的為統治者服務的人才。明代科舉各試,都有規定名額,規定南京國子監,並南直隸共八十名。國子監是明代官吏的主要來源之一。
二是收藏圖書資料,編輯書籍。明朝永樂元年,明成祖命令國子監的解縉、姚廣孝、曾棨等二十多人編寫了一部我國最早的百科全書,加上抄寫和搜集資料的有兩千多人參加。在南京花了六年時間才編成,共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因為這部書是“永樂”年間編的,所以定名為《永樂大典》。
“貢監”生是從各地方學校生員中選貢到國子監肄業的,又有“歲貢”、“選員’、“思貢”、“納貢”之分。“歲貢”初由各府、州、縣每年各舉一名入監,后又變更為府學每年舉二人,州學每二年舉三人,縣學每年舉一人。“選貢”,各府州、縣各學於歲貢之外,另選優等生員,三年或五年選員一名,稱謂“選貢”。“恩貢”是由政府特開恩典而選入的,“納貢”是百姓納資而選入的。
“蔭監”生是三品官以上子弟或勛戚子弟送入監內肄業生,故又有“官生”、“恩生”、“功生”之分。
“例監”生是由監生缺額,或因國家有事,國用不足,百姓捐資納粟於政府後,特准許他們的子弟送入監內肄業,故又稱“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