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激光照排系統

中國印刷術第二次革命

北京大學漢字信息處理研究室,綜合運用精深的數學、計算機等多學科知識,歷經15個寒暑,研製開發成功“華光激光照排系統”而被譽為中國印刷術第二次革命,為漢字告別鉛字印刷開闢了通途。

大概介紹


活字印刷術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活字印刷主要有三個步驟,即制活字、排版和印刷,現在書報生產依然仿照這個過程。漢字字數繁多,排字架組織複雜,佔地廣大,揀字也極費時間。因此漢字排字一直是印刷術中一個難題。十九世紀末以來,各國都在迅速地擺脫傳統的活字排字方式,而向照相排字方式發展。近年來興起的電腦排版技術,由於漢字比西方文字複雜得多,也未能在我國推廣。長期以來,我國印刷行業始終難以擺脫手工揀字拼版的落後狀況。
傳統的報紙圖書都是用鉛字印刷。因此離不開“鉛”與“火”。當時先用火熔化金屬鉛,爾後再鑄成鉛字。這種工藝勞動強度大,污染環境,有礙排字工人身體健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電子激光技術逐步取代了“鉛”與“火”。“華光”激光照排系統則是中國電子出版領域的先行者。

激光系統


應用激光照排系統后,報社的出版效益和報紙印刷質量大大提高,但仍然不能異地同步出版。1989年全國只有三、四家中央級大報在外地設有代印點印刷,傳版手段主要是靠航空和傳真。可航空傳版效率低下,傳真傳版信息失真嚴重。怎樣使外地讀者看上當天的報紙呢?王選想到了北大自行研究制定的頁面描述語言,他決策跨過報紙傳真機,開發用頁面描述語言傳送報紙版面的創新技術。經過幾番努力,在1991年8月29日,北京大學與人民日報社合作,在北京和湖北日報社之間首次成功地進行了報紙衛星實地遠傳試驗。到1992年底,人民日報社已通過衛星向全國22個城市傳送版面。從此,全國大多數地區都在同一天看上了《人民日報》。當時,規模如此大的、基於頁面描述語言的遠程傳版在中國報業中屬第一家,在西文報業中也很少見。這一新技術物美價廉,很快在國內推廣開來。到1994年,有大約100家報紙實現了遠程傳版。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報紙都採用這種方式將報紙版面遠傳到外地,極大地提高了質量和效率,取得了重大經濟效益。
進入80年代,王選認為,隨著激光輸出設備和彩色掃描輸入設備精度的提高,電子分色機遲早會被開放式的桌面彩色出版系統所取代。同時,多年來形成的超前意識使王選相信自己的判斷,他又要把握住歷史的機遇。於是,在老師的充分信任下,肖建國等學生的創造慾望再次被激活,很快開始了掛網、校色等關鍵技術的開發工作。
1991年8月,彩色出版系統有了一定的新成果和應用前景。經過調研,大家決定選擇《澳門日報》為樣板用戶。1992年1月21日,這一天是值得方正紀念的日子,北大方正彩色出版系統在《澳門日報》投入生產性使用。同年5月,《大公報》成為香港第一家購買這一系統的報紙,緊接著,《明報》等報紙也紛紛採用。《科技日報》也於1992年6月1日成為大陸首家採用方正彩色出版系統的報社。1994年北大計算機所又研製成高檔彩色桌面出版系統,質量可與電子分色機媲美,從而進入了畫刊、彩色雜誌領域。不久,一場告別電子分色機的技術革新在全國掀起,中國印刷業又一次實現了彩色出版的技術跨越
20世紀90年代,世界計算機技術開始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神奇的觸角延伸到世界每個角落。因此,激光照排系統的關鍵技術,也必須順應這一潮流。1992年,北大計算機所適時推出維思1.0,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基於Windows的中文專業排版軟體,也是國內Windows上的第一個大型應用軟體。幾年後,北大計算機所陸續推出了維思2.0和3.0版,功能大大增強,成為進軍海外的一隻拳頭。此外,1990年,王選還做了一個更重要的決定,給了年輕人超越自己的機會——改寫王選的前五代RIP方案,開發支持國際上流行的PostScript頁面描述語言、採取軟體RIP加高度并行的協處理晶元的嶄新技術。
1993年秋天,基於調頻掛網技術的高檔彩色出版系統問世。當時正值香港最大的報業集團《明報》採用招標方式採購先進出版系統的時機,方正電子出版系統經過艱苦拼搏,終於技壓群芳,贏得了《明報》的大單。從此,海外市場的大門應聲敞開了,作為當時唯一具備“支持PostScript2、基於Windows排版、後端掛網”技術的中文電子出版系統,方正出版系統征戰南北,所向披靡,最終拿下港澳東南亞和北美地區80%的華文報業市場。通過科研人員的大量開發工作,1999年方正直接製版系統研製成功,在《羊城晚報》正式投入生產性使用。這不僅提高了印刷質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隨著直接製版所用版材價格的逐漸下降,直接製版機代替激光照排機的潮流必將在中國迅速推廣,方正再一次引領了這一潮流。
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奠定了方正集團的發展基礎,也讓“創新”這一基因深深植入了方正文化之中。1992年1月21日,北大方正彩色出版系統在《澳門日報》投入生產性使用。
2002年2月1日,王選教授榮獲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