鱇浪白魚

鱇浪白魚

鱇浪白魚是中國特有魚類,個體小,數量多,為雲南省四大名魚之一、雲南特產經濟魚類之一,其肉細味鮮美,刺軟,鱗小,香味可口,腌製成干品,放置一年不變味。可供燒、烤、煎、炸食用,別具風味,為魚中的上等佳品。

體細圓而不顯著側扁,整個身體輪廓成一狹長的紡錘形,腹圓呈淺弧形,背部稍平直。頭長,其長顯著大於體高。吻尖。口亞上位。鰓耙35~38。側線位體側中線的稍下方,前端急劇下彎。背鰭無硬刺;臀鰭起點位背鰭末端的後下方。下頜前端的突起與上頜的凹陷不甚顯著,無須。腹棱自腹鰭基部逐漸隆起向後延伸至肛門。鱗小,在腹鰭基具兩枚相互重疊的細長腋鱗,側線在胸鰭上方徐徐向下彎折;體呈銀白色,背部較暗;鰭為灰白色,眼上下緣紅色。

分佈範圍


僅產於雲南撫仙湖

生活習性


喜水質新鮮、含氧量較高的水域環境。游泳迅速,抗風浪能力強,為中上層魚類。平時棲居開闊的敞水面。主食枝角類、橈足類、絲狀藻和水生昆蟲。

生長繁殖


生殖期集中在6~7月。

種群現狀


鱇浪白魚
鱇浪白魚
鱇浪白魚為撫仙湖的特產魚類,曾是該湖主要的經濟魚類,佔全湖漁產量的60%以上。80年代中期,由於星 雲湖引進銀魚,其從與撫仙湖相通的隔河大量湧入,銀魚的食性與鱇浪白魚相似,佔據了鱇浪白魚的生態位,再加之大量使用小規格絲網捕魚、酷魚濫捕、過量捕撈、水質環境惡化,導致數量急劇下降,接近瀕危的邊緣,市場價格一度攀升至500-2000元每公斤,全湖漁產量不足數百公斤。1999年,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通過對鱇浪白魚進行人工授精孵化、人工餌料培育和篩選、人工馴養繁殖及其魚病防治等一系列研究使這一珍貴魚種得以保護,為撫仙湖該魚種的增殖回放產生了積極的效果。

地方特產


鱇浪白魚
鱇浪白魚
鱇浪白魚是撫仙湖特產,2011年被評選為雲南六大名魚之一。但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快、過度捕撈、水利水電 建設等因素干擾,鱇浪白魚產量由上世紀80年代的年產400噸下降至年產不足0.5噸。2007年以來,省市相關部門連續6年在撫仙湖舉行土著魚種增殖放流活動,成效顯著,“車水捕魚”情景重現撫仙湖畔。生活在開闊水面的中上層。以食浮遊動物為主。生殖期集中在6~7月。個體小,數量多,肉味鮮美,為雲南特產經濟魚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