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港

武穴港

武穴港是國家規劃建設的重要港口,武穴市位於長江中游北岸,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由田鎮、盤塘、武穴、龍坪四個港區組成。

武穴港是長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在長江北岸武漢至安慶433公里的區間內,唯有武穴港可停靠5000噸級以上的客貨輪船,客流量在湖北僅次於武漢港。武穴港年發生的貨物吞吐量,僅水泥產量806萬噸,化肥638萬噸,兩項物流,己超過1440萬噸,還有黃砂、粹石、石材等本地建材和其它醫藥化工產品物化量超過2000萬噸,己形成長江中游水運樞紐的局面。

2009年,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1000萬噸。

歷史沿革


武穴港
武穴港
武穴市地扼吳頭楚尾,歷來是鄂、皖、贛毗連地段的“三省七縣通衢”。武穴是長江中游北岸深水良港,早在明代成為臨江重鎮,清初發展成為“商賈雜處鱗聚之要埠”,《煙台條約》闢為外輪停泊港口,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列入開發計劃,民國中期成為鄂省“七大商埠”之一,素有“入楚第一門”、“鄂東門戶”之稱。城西田家鎮一帶江窄水急,扼長江之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被喻為“楚江鎖鑰”。
武穴港地處吳頭楚尾,外江內湖,形成“舟楫之利”,為鄂贛皖三省七縣市的水上交通樞紐。早在先秦時,就有原始捕魚的村落。在東方侯國的影響下,出現水運的蹤跡。漢之後,設立城池,逐漸形成港口。早期形成北江、中江和南江水道,據陸遊入蜀記》中記載“遇一木伐,廣十餘丈,長五十餘丈,上有三、四十人家,妻子雞犬皆具,中為阡陌往來,亦有祀祠”。至元明清,武穴港漸成規模,是南漕北運的交通要道。
武穴港開港於16世紀末。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后,外商在此設置碼頭,曾成為鄰近三省七縣的物資集散地之一。1953年在武穴成立廣濟民船管理站,1980年改為縣港航管理站,1975年成立縣碼頭管理所,后合併為縣航務管理站。長航在武穴設有港務站,后又改設港務局。1876年,清政府與帝國主義列強簽訂《煙台條約》,被迫闢為通商口岸,侵略者侵入港口掠奪營運,刺激港口民族運輸業畸形發展,武穴港載著喜馬拉雅山樣沉重屈辱負重航行。至1937年,日軍侵佔武穴港,對港口進行狂轟濫烽,從此港口一片蕭條,航業日趨衰敗。1949年5月6日,武穴解放,武穴港獲得新生,港口從此長足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春風吹來,武穴港開創出一片新天地,港口貨運量和吞吐量逐年增加,港口機械設備更新升級,碼頭船舶面目一新。1990年,港口接納船舶9360餘艘次,貨物吞吐量為744萬噸,解放前70倍,解放初的30倍。
2002年,武穴港在黃沙生產禁採的形勢下,結構調整,鞏固老貨源,廣攬新貨源,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港口的競爭力,三代公司為江西亞東水泥廠做好進出口貨物代理服務,輪駁公司通江達海,長江539船隊、港安輪船隊租賃給長航集團。武穴港共有碼頭泊位12個,最大靠泊能力5000噸級,庫場面積1。83萬平方米,拖輪4艘,船隊4個,裝卸機械25台,現有固定資產4753萬元。下設7個職能科室,4個公司,3個港務站。

港口現狀


武穴港轄區上自蘄州釣魚台,下止小池口,港區岸線長127公里,水域面積133.35平方公里。武穴港務局除管連武穴本港外,還管轄黃顙口、田鎮富池、龍坪、小池5個港務站。港轄區碼頭72座(含泊位),本埠碼頭21座。躉船19艘,其中3000噸級1艘。錨地4個,包括田鎮、盤塘、武穴3個待泊錨地和一個油輪錨地。進口航道:下行沿仙姑山(南岸)順航道而下,掉頭靠北;上水沿火焰山(南岸)而上,進入狗頭磯后打斜過江靠港。港務局擁有倉庫2325平方米,堆場2.46萬平方米。地方和貨主擁有庫場9.2萬平方米。港務局擁有港作船舶3艘,總功率為845.25千瓦。 1990年、武穴港本埠共完成吞吐量300.3萬噸,其中武穴港務局完成105。5萬噸,地方194.8萬噸。主要貨種為建材、煤炭、黃砂、金屬和非金屬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