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王乃彥的結果 展開

王乃彥

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乃彥,1935年11月21日出生於福建福州,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核工業研究生部名譽主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

1956年王乃彥從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畢業后被分配到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9年至1965年在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工作;1965年回國后在二機部九院工作;1978年調到原子能研究院工作;1985年至1986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學訪問學習;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7年至2004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的主任;2000年擔任泛太平洋地區核理事會正理事長;2004年獲得世界核科學理事會全球獎。

王乃彥參與研製並建立起中國第一台在原子反應堆上的種子飛行時間譜儀;參加和領導了核武器試驗中近區物理測試的許多課題;在中國開闢並發展了粒子束慣性約束聚變研究。

人物經歷


王乃彥
王乃彥
1935年11月21日,王乃彥出生於福建福州。初中三年級的時候,福州解放了,他從福州第三中學考到了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
1952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
1955年,大學三年級分專業時,國家作出了建立和發展中國原子能事業的戰略決策,王乃彥被分配學習原子能專業。
1956年,從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畢業后被分配到中國原子能研究所,在錢三強擔任組長的小組做中子能譜學研究。
1959年,錢三強推薦王乃彥前往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工作,作為第二批人員,24歲的王乃彥破格到聯合所中子物理實驗室工作了6年時間。
1965年,由於中蘇關係破裂,王乃彥及所有在研究所的中國人員全部撤回國,回國之後在二機部九院位於青海金銀灘的地方從事科研。
王乃彥
王乃彥
1978年,王淦昌帶著王乃彥一起調到中國原子能研究院。
1985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學訪問學習,在一年時間中發表了5篇文章。
1986年,應邀在日本長岡舉行第二屆國際相對論性電子束慣性約束聚變會議上做特邀報告。
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7年—2004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主任。
1998年,擔任中國核學會副理事長,參加競選泛太平洋地區核理事會的副會長,副理事長在兩年之後會自動升為正理事長。
2000年,擔任泛太平洋地區核理事會正理事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王乃彥參加研製並建立了中國第一台在原子反應堆上的中子飛行時間譜儀,測得第一批中子核數據。對Yb和Tb同位素的中子共振結構的研究作出了貢獻。參加和領導了核武器試驗中近區物理測試的許多課題,為核武器的設計、試驗、改進提供了重要的實驗數據。在中國開闢並發展了粒子束慣性約束聚變研究,創建了相應的研究室。在電子束泵浦氟化氪激光研究中取得具有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建成了六束百焦耳級的氟化氪激光裝置。
王乃彥領導和參加了核武器試驗中極其重要的多種近區物理測試項目,對探測器系統的響應函數、測試數據的解卷積的復原處理等重要問題做了創造性研究,促進了中國核武器設計和測試技術的不斷改進,對慣性約束核聚變領域的物理和技術問題做了系統研究,在高功率脈衝技術、束流物理和束靶相互作用諸方面取得在中國國內外具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
學術論著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19.05​《激光與核 超高強度激光在核科學中的應用》​王乃彥​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2015.06​《激光核物理》​王乃彥著​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2005.12​《新世紀物理學》王乃彥主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1.03​《聚變能及其未來》​王乃彥編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2.06​《新興的強激光》​王乃彥主編​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84.06​《中子源物理》丁厚本,王乃彥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4​《高等學校試用教材 原子核物理》​丁厚本,王乃彥​北京:科學出版社

人才培養

講座報告
2015年10月8日,王乃彥做客武漢大學珞珈講壇第114講暨第12期長江學術論壇,作題為《激光核物理的發展概況》的報告。
2018年10月11日,王乃彥受邀參加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致遠大講堂”第76講暨迎建校四十周年高端學術講座,作了題為《艱苦奮鬥發憤圖強,院士談我國核工業發展歷史》的報告。
2019年3月27日,王乃彥應邀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職工、北京大學等六所高校研究生300多人,做主題為《激光與核-高強度激光在核科學與技術中的應用》專題報告。
2019年4月,王乃彥受邀參加在泰安英雄山中學泰安實驗中學舉行的山東科學大講堂專家報告會,作了題為《營造創新人才成長的環境和條件》的報告。
教育思想
王乃彥教導更多年輕人要敢於突破前人的思維,大膽提出新的思路。他認為:孩子天生熱愛探索,“要保護青少年的好奇心,要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擴展思維,這能成就他們終身學習的興趣和創新的能力。”
講授課程
王乃彥在給原子能研究院的學生講課,課程的名稱是《激光核物理》,每學期36學時。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9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4年​世界核科學理事會全球獎
​2015年12月30日​2015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稱號
​2020年1月15日​中國核工業功勛獎章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97年—200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主任
​1998年—​中國核學會第四屆副理事長、第五、六屆理事長
​2000年—2007年​《物理學報》主編
​2000年—​太平洋地區核理事會理事長
​北京師範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核工業研究生部主任

個人生活


家世背景

王乃彥的祖父去世很早,父親能由中國當時最高的測量學堂畢業,全靠姑姑做衣服納鞋底的收入。父親在生活上克勤克儉,在子女的讀書上卻決不吝惜。王乃彥兄妹四個,他排行老三。哥哥上大學后,姐姐也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解放后,父親成為福建農學院的教授,哥哥也大學畢業。王乃彥上大學時一切費用都由國家負擔了。大舅和二舅都是學化工的,二舅是化學家侯德榜的助手,從事制鹼工藝。受此影響,王乃彥的哥哥姐姐都是學化工的。

學習英語

1979年,王乃彥調到原子能研究院以後,參加院里組織的英語班。1998年,當選泛太平洋地區核理事會副會長后,他知道要主持會議,要深入交流,63歲的他每天早晨5點起床以後,晚上睡覺之前都是固定的學英語時間。

人物評價


王乃彥在高功率脈衝技術、束流物理和束靶相互作用諸方面取得在中國國內外具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北京師範大學評)
王乃彥精力充沛、作風嚴謹、工作勤奮,一直堅持在科研第一線。(科普中國評)
王乃彥在中國開闢並發展了粒子束慣性約束聚變研究,並取得突出成就,是第一位獲得世界核科學理事會全球獎的中國人。(《光明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