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日僑大遣返

葫蘆島日僑大遣返

20世紀初,日本國策移民之下,東北日僑人數迅速增長。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國民政府將東北大部分日僑與俘虜集中在葫蘆島進行遣返,總人數超過100萬。相對日軍在中國的殘暴,日僑則沒有受到中國軍民的報復,而同期被蘇聯紅軍俘虜的日本戰俘則在西伯利亞森林中作為苦役

2006年6月25日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60周年回顧暨中日關係展望論壇25日在遼寧省葫蘆島市舉行,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出席了開幕式並發表了講話。

事件背景


1946年5月7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二,二戰後最大的僑民遣返行動在中國東北拉開帷幕。
從這一天到1946年12月25日,在232天的時間裡,經葫蘆島港遣返的日本僑俘共158批,總計1017549人(含日本俘虜16607人)。由於諸多原因,這段經歷幾乎被塵封了半個多世紀。
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14年,從國內移民到中國東北的人數高達160多萬人。當時,東北各大中城市風景優美的地區,多半劃為日本人的住宅區。在廣大農村,日本移民“滿洲開拓團”也享有特殊待遇:日本政府不但予以較多補貼,每戶還給耕地、草場各10町步(1町步約合1公頃),而這些耕地草場原本是中國農民的。在“太陽旗”的庇護下,許多日本僑民自視高中國人一等,專橫跋扈,為所欲為,給中國老百姓帶來巨大的傷害。
眼看著戰局日益吃緊,在東北的日本高官家屬和富有的僑民十幾萬人如鳥獸散先行撤離。而天皇投降詔書一下,遺留東北的百萬日僑瞬間便成了“難民”。更讓這些日本僑民心寒的是,日本政府採取“棄民”政策,使他們陷入了極度困難的境地。據日本編纂的《滿洲國史》記載,僅在戰敗后潰逃過程中自殺、餓死、病歿的日本人就達到174022人,其中“開拓團”的團民死亡了78500人。僥倖活下來的日僑,絕大多數彙集到難民收容所中,苦苦地等待回國。
當時在哈爾濱日本難民聯絡會工作的村井光雄先生回憶說:1945年10月以後,桃山小學難民收容所每天約有30人死於飢餓、寒冷和斑疹傷寒,男女老少的屍體都堆放在學校操場上,直到第二年5月,才用馬車將這些屍體運送到公共墓地安葬。這些人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殉葬品。
國共美三方合作遣返日僑
作為“二戰”中承受最大民族犧牲的戰勝國,中國人民無法忘記日本軍國主義的“三光”政策,無法忘記中國富饒的物產被劫掠,無法忘記中國成千上萬老百姓死於日寇的屠刀下。但是,中國人民在勝利后沒有以暴易暴、以怨報怨,而以最博大的胸懷、最人道的態度開始遣返日僑工作。
東北光復后的第44天,即1945年9月29日,中美聯合參謀長會議在致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的備忘錄中,就提到“東北(滿洲)日本人遣送計劃”。
1946年,經當時的“軍調處三人小組”(美國馬歇爾、中共周恩來、國民黨政府張群)協調決定,除丹東的日本僑民7.5萬人由東北民主聯軍負責經朝鮮遣返、大連的日本僑民27萬人由蘇軍直接遣返之外,在東北地區的其餘日本僑民全部集中到葫蘆島港進行遣返。
儘管抗戰勝利后,國共兩黨為控制東北爭奪激烈,軍事摩擦不斷。但是在遣返日僑這件事上,國共雙方以大局為重,相互協調,互為方便。當時,共產黨控制區內的日僑約有30萬人,國民黨控制區內的日僑有80萬人。雙方經協商,決定分批分期有序遣返日僑。在當時制定的計劃中,反覆強調“為便利日僑和減少途中困難,以保全家老小一同遣送為準則。”“保證日人自所在地出發,至葫蘆島登船,沿途不受到強姦、掠奪、侵犯、搶劫、勒索、恐嚇或其他任何不法舉動,其生命財產不受到侵犯。”
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歲月,中國政府仍撥出了大批糧食、燃料、藥品和13441節火車皮,以供遣返之需。僅1946年5月至8月,遣返經費開支就達14712萬元(東北流通券)。中共控制區的吉林省政府主席周保中也簽署命令,要求對遣返日僑中無力購糧者“可按旅程日數發給每人每天一斤半糧食、十五元菜金。”許多善良的中國人給日僑中的小孩老人騰出熱炕,端水送飯。有一次,葫蘆島的日僑轉運所暴發霍亂,致使數以萬計的日僑滯留瀋陽,薪材出現短缺。中方立即從撫順緊急調運燃煤500噸。為了保證日僑俘及時治病,在葫蘆島還專門設立了有外科、腸道科和婦產科的醫院,並保證了足夠多的床位。為了便於日僑了解遣返政策和進程,中方甚至還辦了一份日文的《東北導報》,前後共出版了498期。
在遣返日僑過程中,當時的美國政府也做了許多協調性的工作,包括為大遣返急調120艘船隻,其中既包括第六艦隊的大型運輸艦,也有日本的民船如“北斗丸”、“大郁丸”等。這些艦船日夜穿梭,往返於葫蘆島港和日本的佐世保、博多、舞鶴等港口,航次多達800餘次,最終完成了任務。(《瞭望新聞周刊》 魏運亨 文)

刊載內容


大遣返

1946年1月,中美雙方在上海會晤,決定自4月份起,全面遣返滯留在中國東北的日本僑俘。
就這樣,滯留在東北的日本僑俘,終於等來了回國的消息。他們奔向葫蘆島,經由那裡開始他們返鄉之路。時任東北行轅日僑俘管理處處長的李修業中將在回憶錄中寫道,“日僑中婦女佔70%左右,兒童佔10%,老人佔5%”。“年輕婦女擔心途中遭遇蘇聯人,都把腦袋剃成禿子,臉上抹了鍋底灰,把胸脯緊緊束起,想方設法把自己打扮成男人模樣。運送日僑俘的列車多是敞篷的貨車廂,日晒雨淋,人又擁擠,車速又慢,種種艱難苦處自然不少。”此外,還不得不提防土匪及傳染病的威脅,而預想中的中國人大規模的報復行為卻很少發生。

勞工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能回到祖國。儘管之前《波茨坦公告》明白無誤地宣稱“日本軍隊在完全解除武裝以後,將被允許返其家鄉”。
據統計,直到1946年末,美國扣留了將近7萬名投降的日本兵做勞工,用於逐步淘汰在菲律賓群島、沖繩島和太平洋海域的戰時設施。
對日俘扣留時間最長的則是前蘇聯。據估計,加上被俘的平民,大約有160萬到170萬日本人落入蘇軍之手,很多被運往了西伯利亞。
一篇題為《日本武士的俄羅斯墳墓》的文章,記載了當年日本僑俘到達俄羅斯的情形:“1945年11月,第一批5000名關東軍戰俘被蘇軍專列押送至潭波夫州坦波夫市,”作者卡捷琳娜·薩日涅娃援引一位市民的回憶說,“我們在車站等了好多天,日本人剛下火車,我們所有的人立刻就向他們撲去,搶奪他們的東西。一會兒,他們就窮得連褲子都穿不上了。”

歸國

與滯留在外的同胞相比,能夠返回國內的也不見得更好。在每一個海港,到岸的船隻上擠滿了失去孩子的母親和失去父母的兒童。他們少得可憐的行李中,最為常見的是親人或戰友的骨灰盒。“許多成年人,數年後從海外歸來,發現自己的家已經無跡可循。城市中的街區整個被夷為平地。父母妻子在空襲中被炸死或疏散到了鄉下。”當時,日本有近900萬人無家可歸,從海外歸來的人們又不斷加入難民的行列。
一些老兵回到家鄉后,竟見到了自己的墓碑或是傷心地發現妻子已經改嫁他人。而“對於絕大多數原陸海軍士兵來說,最大的遺憾,莫過於發現自己歷經千難萬險,卻被當作賤民對待”。約翰·W·道爾在《擁抱戰敗》一書中說,“到1946年歸國潮蜂擁而至之時,國內的民眾已經持續了解到帝國部隊在中國、東南亞、菲律賓,乃至對盟軍戰俘令人髮指的暴行。結果,許多退役軍人發現,他們不僅被看作是沒能完成使命的失敗的群體,而且被假定為參與了不可告人的壞事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