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鐘寺的結果 展開

大鐘寺

北京著名歷史建築之一

大鐘寺原名覺生寺。位於海淀區北三環路聯想橋北側,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

大鐘寺本為皇家佛教寺廟,於1985年闢為古鐘博物館,館內展示中、外古代鍾鈴共400多件。

大鐘寺在1996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成為受國家保護的古迹。

歷史沿革


大鐘寺
大鐘寺
覺生寺始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雍正帝下旨敕建,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冬天正式獲賜名覺生寺,現時覺生寺山門的“敕建覺生寺”匾額乃由雍正帝御筆手書。根據雍正帝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立的《敕建覺生寺碑文》記載,雍正帝選址西直門外曾家莊(今海淀區內)建寺,乃在於該處高朗乾爽,林木佳茂,而且“右隔塵市之囂,左繞山川之勝”,適宜用作“寂靜清修之地”。該碑文又記載,雍正帝有雲“以無覺之覺,覺不生之生,所謂覺生也”,是故雍正帝為寺廟取名覺生寺,希望借佛寺“振其大覺之道,達夫正覺之旨”。
覺生寺最初為皇家佛教寺廟,到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帝將位於萬壽寺的永樂大鐘移到覺生寺,故覺生寺又被俗稱為“大鐘寺”。乾隆帝在位期間,曾多次親赴覺生寺祈雨,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更下令辟覺生寺為祈雨場所之一,此後祈雨活動一至持續至清末。
大鐘寺曾在1957年10月28日被北京市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來文化大革命完結后,大鐘寺寺內建築凄涼破敗,極需維護,北京市政府遂於1980年2月批准成立大鐘寺文物保管所,后又於1984年11月批准成立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開始對全寺展開修繕工程,終於在1985年10月正式開放,並舉行了建館典禮。
在1996年,覺生寺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時大鐘寺雖已改成博物館,但每年農曆正月也會舉行昔日的廟會。

建築特色


寺院布局

大鐘寺
大鐘寺
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3.8公頃,由南往北依次為照壁(已毀)、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藏經樓、大鐘樓和東西翼樓,另有六座配廡分佈於兩側。寺內最具特色的核心建築為大鐘樓,立於巨大青石台基之上,兩層,上層頂為圓形,下為方形,象徵“天圓地方”,樓內兩側有樓梯盤旋而上,上層各面均設有窗戶,透光性好,可使鍾鈕和鐘身頂部十分清楚;懸鐘的架子以粗大的木樑製成,8根主柱頂部向內傾斜,主柱上3根橫樑巧妙地將力過度到主柱上,分攤到更多斷面之上;鐘下青石台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池深70厘米,直徑4米,距離鐘口1米,既可減低鍾架的高度,又可有很好的共鳴作用。

主要景觀


永樂大鐘

大鐘寺
大鐘寺
永樂大鐘世稱“鐘王”。鑄於明代永樂年間,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大鐘通高6.94米,鐘口直徑3.3米,鍾唇厚度220毫米,重約四十二噸。鐘身內外鑄滿佛教名經。總計二十二萬七千多字,書體為楷書,相傳為當時的書法名家沈度手筆。《大英百科全書》將永樂大鐘排在世界著名大鐘的前列。大鐘以銅為主,是採用無模鑄造法一次鑄成的,沒有磨削加工的痕迹。

鍾林

大鐘樓東面的庭院里陳列著40餘口古鐘,最早的是宋代熙寧年間鑄造的,距今900多年。按年代順沿分別有宋、元、明、清各代古鐘。藏經樓一樓是古鐘簡史陳列廳。展品中最小的香煙盒大小的陶鍾,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最古老之鐘。展品中的精品有商代青銅鐘、三件一組的編鐘,西周編鐘、春秋編鐘、早商青銅鈴、西周合瓦形編鐘,曾候工編鐘等。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6:30(16:00停止售票)。每周一閉館。

交通線路

特8外環特8內環運通101線運通201線300快車外環388路87路361路422路425路604路614路88路658路695路718路617路,地鐵十三號線,到大鐘寺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