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活性單位

50年代以前通常用的單位

酶活性單位是20世紀50年代以前通常用慣用單位,即用先報道某種酶測定方法的臨床酶學家的姓氏來命名其單位。例如,測定AMY的Somogyi單位,轉氨酶的賴氏單位(Reitman-Frankel)等。不僅酶不同,單位不同,即使是同一種酶也因方法不同而可有數種活性單位,參考值差別也很大,給臨床實際工作帶來很大不便。1963年國際生化協會酶學委員會推薦採用國際單位(IU)來統一表示酶活性的大小。1976年對酶活性單位定義為:在特定的條件下,1 min能轉化1μmol底物的酶量,即1IU=1μmol/min。

單位


酶活性單位
酶活性單位
國內外大多數臨床實驗室常省略國際二字,即將IU簡寫為U。
1979年國際生物化學協會為了使酶活性單位與國際單位制(SI)的反應速率相一致,推薦用Katal單位(也稱催量,Kat)。即在規定條件下,每秒(s)鍾催化轉化1 mol底物的酶量,即1katal=1mol.s。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制中,酶催化活性單位為katal,因表示血漿中酶量時過大,故常用mkatal或 nkatal表示。IU和katal間關係如下:1katal=60000000U,1U=16.67nmol.s=16.67nkatal。
通常使用FCC標準(食品化學法典)所用到的測量單位,用於表示各種酵素的真實活性水平。
各個國家會有不同的酶的活性計量單位,FIP是根據國際藥學聯合會的方法所測定的酶的實際活性值;美國藥典使用USP單位;英國藥典使用BP單位;歐洲藥典使用PhEur單位。
各個酵素活性計量單位之間可以換算,從FIP / BP / PhEur單位轉換為USP單位如下:脂肪酶:1 FIP / BP / PhEur單位= 1 USP單位;對於澱粉酶:1 FIP / BP / PhEur單位= 4.15 USP單位;對於蛋白酶:1 FIP / BP / PhEur單位= 62.5 USP單位。

濃度單位


酶活性濃度以每單位體積所含的酶活性單位數表示。近些年來,我國及世界各國的臨床實驗室幾乎都習慣用U/L來表示體液中酶活性濃度。考慮到各級醫護人員都對katal不太熟悉,如使用katal/L報告酶活性濃度結果時,最好同時註明相應的U/L。在對酶活性濃度單位計算時,可根據所測定的酶所用方法的不同,利用標準管法、標準曲線法或吸光係數法進行計算求取酶活性濃度單位。
用連續監測法進行酶活性測定時,常根據摩爾消光係數(e)計算酶活性濃度。例如用連續監測法測定在線性範圍內每分鐘吸光度的變化(DA/min),以U/L表示酶活性濃度時,則可按圖中公式進行計算:
酶活性單位
酶活性單位
式中:V為反應體系體積(ml)、e為摩爾消光係數(cm.mol)、v為樣品量(ml)、L為比色杯光徑(cm)、∆A為吸光度變化、10^6為將mol換算成μmol。

應用


酶催化活性或活性濃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與測定方法及測定條件有關。不同的測定方法,酶活性的結果可以相差數倍,以至各實驗室之間的測定結果難以比較,參考值也難以統一,給臨床醫生帶來不少麻煩。為了更直觀地反映酶含量的變化,很多實驗室不局限傳統的報告方式(U/L),而開始使用正常上限升高倍數(upper limits of normal, ULN)這一表示方法作為酶活性濃度的表示法。
所謂ULN是指把酶測定值轉換為正常上限值的倍數。簡單地說,就是用測得的酶活性結果除以參考範圍的上限值。由於酶學測定中,一般以酶增加的異常較多,故不取正常下限值作為倍數指數。如將ULN進一步適當分級,還可制定出輕度、中度及極度增加的範圍。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臨床醫生可以不要因記參考值範圍而煩惱,但是對於臨界升高的病情判斷將帶來新問題。尚缺乏統一的校正品或標準以前,測定方法也不能完全統一的前提下,使用ULN有一定的好處,但對其臨床意義應重新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