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文翁石室的結果 展開
- 四川省成都市的公立中學
- 林和生所著圖書
文翁石室
林和生所著圖書
圖書封面
作者:林和生
蜀人左,不知文書、禮樂……巴蜀好文雅,確始文翁?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也許是一句機智的雙關語,然而站在今天,我們至少可以說:歷史是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位一體。歷史上的人和我們都蹚在同一條歷史之河中。這是又一個版本的“眾生如一”。就此而言,《漢書》中關於“文翁興學”的簡約文字包含著豐富的信息,恐怕超出多數人的估計。發掘這些信息,可能導致北緯30°成都坐標點上某個全新發現。
文翁石室
副標題:科舉和文官制度的搖籃
作者:林和生
出版社:成都時代
ISBN:9787807054870
出版日期:2007-06-01
開本:20開
頁數:106
裝幀:平裝
歷史上的文翁石室圖
文翁像(圖)
文翁石室故址(圖1)
·序 《漢書》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與《史記》相比,它更注重史料的客觀、翔實、嚴密,自古有“文瞻而事詳”、“瞻而不穢,詳而有體”之譽。 《漢書·循吏傳》記載了這樣一件“文翁興學”的歷史事實:文翁,廬江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見蜀地辟陋有蠻夷風,文翁欲誘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餘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博士,或學律令。減省少 府用度,買刀布蜀物,齎計吏以遺博士。數歲,蜀生皆成就還歸,文翁以為右職,用次察舉,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學官於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弟子,為除更徭,高者以補郡縣吏,次為孝弟力田。常選學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縣,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出入閨閣。縣邑吏民見而榮之,數年,爭欲為學官弟子,富人至出錢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學於京師者比齊魯焉。至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自文翁為之始雲。文翁終於蜀,吏民為立祠堂,歲時祭祀不絕。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從人類學、考古學的角度看,四川這片土地非常重要。一提四川,人們還會想到中國文學的鼎盛時期。 ——希拉克
·1.佛羅倫薩、希拉克、成都·
2.西方文官系統史略(1)
·2.西方文官系統史略(2)